紹興賀知章秘監(jiān)祠
賀知章秘監(jiān)祠(賀秘監(jiān)祠),俗稱湖亭廟。
相傳宋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郡守莫將在賀知章讀書的故地重建“逸老堂”,以祀賀知章和李白。乾道五年(公元ll69年),太守張津重修。寶慶三年(公元l227年),太守胡矩重新進(jìn)行維修。元至元年間(公元1335-l340年),逸老堂和涵虛館合并,改設(shè)水馬站,分為南北二館,賀秘監(jiān)祠被廢址。至正十九年(公元l395年),浙江分省命理問邱修館舍,得知章像于蕪穢中,于是就在驛站東西的偏房作祠堂祀之。明洪武初年,南北二館合并為一驛站,將祠堂遷至今天的位置上。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l782年?)建后殿。現(xiàn)存建筑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該建筑共有三進(jìn),均為五開間。正殿門額題有“唐秘書監(jiān)賀公祠”,祠內(nèi)原有北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的《眾樂亭詩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馬光等十五人詩二十首;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元至正二十年(公元l360年)《賀秘監(jiān)祠堂記》劉仁本撰文,史銓書,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l543年)《敘唐秘監(jiān)賀公知章碑》,沈愷撰文方仕集唐李邕書等碑刻。有的已遷至天一閣東園。
賀知章秘監(jiān)祠(賀秘監(jiān)祠),俗稱湖亭廟。
相傳宋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郡守莫將在賀知章讀書的故地重建“逸老堂”,以祀賀知章和李白。乾道五年(公元ll69年),太守張津重修。寶慶三年(公元l227年),太守胡矩重新進(jìn)行維修。元至元年間(公元1335-l340年),逸老堂和涵虛館合并,改設(shè)水馬站,分為南北二館,賀秘監(jiān)祠被廢址。至正十九年(公元l395年),浙江分省命理問邱修館舍,得知章像于蕪穢中,于是就在驛站東西的偏房作祠堂祀之。明洪武初年,南北二館合并為一驛站,將祠堂遷至今天的位置上。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l782年?)建后殿。現(xiàn)存建筑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該建筑共有三進(jìn),均為五開間。正殿門額題有“唐秘書監(jiān)賀公祠”,祠內(nèi)原有北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的《眾樂亭詩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馬光等十五人詩二十首;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元至正二十年(公元l360年)《賀秘監(jiān)祠堂記》劉仁本撰文,史銓書,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l543年)《敘唐秘監(jiān)賀公知章碑》,沈愷撰文方仕集唐李邕書等碑刻。有的已遷至天一閣東園。
上一篇: 胡銓 | 下一篇: 韓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