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載字叔言[1],五代十國時南唐宰相,青州(山東北海)人。后唐同光進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殺而逃離中原南奔,南唐李昪(biàn)時,任秘書郎,輔太子于東宮。李璟時,遷吏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書舍人。
交泰元年(958年)貨幣貶值,提議鑄鐵錢,提高幣值。一枚新大錢,當十枚舊錢;一枚新小錢,當二枚舊錢。仿“開元通寶”規格,徐鉉為書篆文。新錢鑄成,廣為流通。韓熙載拜戶部侍郎,充鑄錢使。后升任兵部尚書,勤政殿學士承旨。
韓熙載博學,善文,史稱“制誥典雅,有元和之風。”,工書法,與徐鉉齊名。性格放蕩蓄有愛妓王屋山。卒后追封為右仆射同平章事,謚“文靖”。有《定居集》、《擬議集》(已佚)、《格言》50余篇。
交泰元年(958年)貨幣貶值,提議鑄鐵錢,提高幣值。一枚新大錢,當十枚舊錢;一枚新小錢,當二枚舊錢。仿“開元通寶”規格,徐鉉為書篆文。新錢鑄成,廣為流通。韓熙載拜戶部侍郎,充鑄錢使。后升任兵部尚書,勤政殿學士承旨。
韓熙載博學,善文,史稱“制誥典雅,有元和之風。”,工書法,與徐鉉齊名。性格放蕩蓄有愛妓王屋山。卒后追封為右仆射同平章事,謚“文靖”。有《定居集》、《擬議集》(已佚)、《格言》50余篇。
上一篇: 韓昭裔 | 下一篇: 韓定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