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如下:
《寒 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時候長安處處飄絮又飛花,寒食節日風吹皇家花園柳枝斜.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簡析】:此詩含蓄而有情韻。前二句描繪出京城落花飛舞、楊柳搖曳的暮春景色,寫花用一“飛”字,寫柳用一“斜”字,均極為工巧傳神。后二句寫出寒食日宮廷生活的一個插曲,頗有意趣。
《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齊, 山靄蒼蒼望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 秋河隔在數峰西。
《同題仙游觀 》
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簡析】:
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藝術再現,表達了詩人心境的空靈和出世之念。
《復 偶 見 》
半身映竹輕聞語,一手揭簾微轉頭。
此意別人應未覺,不勝情緒兩風流。
《復 偶 見 》
桃花臉薄難藏淚,柳葉眉長易覺愁。
密跡未成當面笑,幾回抬眼又低頭。
《復 偶 見 》
霧為襟袖玉為冠,半似羞人半忍寒。
別易會難長自嘆,轉身應把淚珠彈。
《想 得》
兩重門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嬌羞不肯上秋千。
《章 臺 柳》
章臺柳,章臺柳,[1]往日青青[2]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注釋】
[1]章臺:在陜西長安縣故城西南,戰國時建。臺下有章臺街。
[2]:青青:柔軟貌。《詩·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簡析】:
這是一首寄人的小令。柳氏是韓翃的歌妓,兩人感情很好。后來作者外出作官,因時局動亂,不敢帶眷自隨,只好把柳氏暫置京城,約好到任后再接她去。但一連三年都因故失約。于是就寫了這首《章臺柳》寄給柳氏。
《羽林少年行》(選一)
千點斑斕玉勒驄,青絲結尾繡纏鬃。
鳴鞭曉出章臺路,葉葉春衣楊柳風。
【注釋】《羽林少年行》原是樂府《雜曲歌辭》的舊題,有多種名稱與詩體,均出自東漢辛延年的《羽林郎》。此首詩雖取舊題,卻采用七言絕句的格律。
上一篇: 韓琮 | 下一篇: 韓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