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要創建者之一。1958年5月,為了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加速培養國防建設和尖端科學技術方面急需的專門人才,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由中國科學院創辦一所新型大學的建議。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書記處會議的批準。同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長(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
此后,郭沫若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長達20年,顯示出淵博的知識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領導下,科學院貫徹“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校方針,實施科研與教育一體化政策,充分發揮科學院各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設備優良的優勢,全力支持科大建設;確立了教學與科研、科學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原則,倡導了“勤奮學習,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優良校風,建立了培養新興、邊緣、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體制,形成了開明開放、兼容不同學派的民主學術氛圍,這些都在中國科大以后的辦學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簡稱“中科大”,“中國科大”,“中國科技大學”,或者英文簡稱“USTC”。1958年9月20日成立于北京,1970年搬遷至安徽省合肥市,學校性質為國立,中科院直屬院校,全國重點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院校,985工程九校成員。中國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際,在東區校園樹立郭沫若銅像,并命名彼廣場為郭沫若廣場。?
1980年2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準中國科技大學設立以郭沫若名字命名的“郭沫若獎學金”?!肮舄剬W金”是中國科學院利用任科大校長20年之久的郭沫若院長生前交給院黨組的15萬元稿費設立的專項獎學金,用以激勵莘莘學子努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該獎學金為新中國設立最早的獎學金。
此后,郭沫若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長達20年,顯示出淵博的知識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領導下,科學院貫徹“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辦校方針,實施科研與教育一體化政策,充分發揮科學院各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設備優良的優勢,全力支持科大建設;確立了教學與科研、科學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原則,倡導了“勤奮學習,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優良校風,建立了培養新興、邊緣、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體制,形成了開明開放、兼容不同學派的民主學術氛圍,這些都在中國科大以后的辦學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簡稱“中科大”,“中國科大”,“中國科技大學”,或者英文簡稱“USTC”。1958年9月20日成立于北京,1970年搬遷至安徽省合肥市,學校性質為國立,中科院直屬院校,全國重點大學,985工程和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院校,985工程九校成員。中國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際,在東區校園樹立郭沫若銅像,并命名彼廣場為郭沫若廣場。?
1980年2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準中國科技大學設立以郭沫若名字命名的“郭沫若獎學金”?!肮舄剬W金”是中國科學院利用任科大校長20年之久的郭沫若院長生前交給院黨組的15萬元稿費設立的專項獎學金,用以激勵莘莘學子努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該獎學金為新中國設立最早的獎學金。
上一篇: 高翥 | 下一篇: 顧貞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