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宗師(?-約821)唐散文家。字紹述。樊澤之子。南陽(今屬河南)人,一作河中(府治今山西 永濟(jì)西)人。唐憲宗元和三年(808)“軍謀宏遠(yuǎn),堪任將帥”科登第。
樊宗師登第后,授著作佐郎。歷太子舍人、綿州刺史、絳州刺史等職。樊宗師為官治理有方,家富好施。對妻子卻很吝嗇。后改任諫議大夫,未及上任而卒。他雖為武舉出身,對文學(xué)亦難割舍。其文刻意求奇,喜用生僻詞語。他是韓愈等人倡導(dǎo)的古文運動的參加者之一。
著有《春秋傳》等文百余篇,別集尚多。對晚唐及宋初散文有一定影響。
樊宗師元和年間舉軍謀宏遠(yuǎn)科,曾任綿州、絳州刺史,轉(zhuǎn)任諫議大夫,病卒。為文力主詼奇險奧,流于艱澀怪僻,時號“澀體”。原有集,已失傳,今僅存散文兩篇,詩一首。后人輯錄元、明、清各家有關(guān)兩文之注釋,為《樊諫議集七家注》。樊宗師:字紹述,河中人。始為國子主簿。元和中,擢軍謀宏遠(yuǎn)科,授著作佐郎。歷金部郎中,綿、絳二州刺史。進(jìn)諫議大夫,未拜,卒。詩七百六十九篇。今存一首。
上一篇: 范傳正 | 下一篇: 繁知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