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維儀(1585—1668)女,字仲賢,安徽桐城人,著名女詩人、書畫家,方大鎮次女,方以智的二姑母。
其父方大鎮,明萬歷年間進士,官至大理寺少卿。維儀幼從家學,工于詩,長于畫。年十七嫁同鄉姚孫棨為妻,夫患絕癥,不久病逝,丈夫死后,維儀生下一女,不足一歲,又遭殤殂。關于她的凄涼身世,她有一篇《未亡人微生述》,寫得呼天搶地、如訴如泣:“余年十七歸夫子,夫子善病已六年……明年五月,夫子疾發……至九月大漸,傷痛呼天……遺腹存身,未敢殉死;不意生女,撫九月而又殂。天乎!天乎!一脈不留,形單何倚?”
維儀年紀輕輕喪夫喪女,守志“清芬閣”,孤身伴影,潛心研究詩畫。堂妹方維則十六孀居,兩人過往甚密,切磋詩畫藝法;胞弟方孔炤妻吳令儀及其姐吳令則,與維儀大姐方孟式皆好詩畫,五姐妹常聚“清芬閣”,吟詩作畫,推敲唱和。維儀的詩風細膩纏綿,平俗易懂,維則、令儀敬佩而推為師。
吳令儀早逝后,孔炤官任湖廣,教養侄兒方以智的重任落在維儀身上,她日日細心指點,督促課讀,并以氣節來鼓勵以智。方以智后成文化宗師、科學名流,是與姑母維儀苦心教育分不開的。《桐城方氏詩輯》中載:方維儀“教其侄以智,儼如人師。”方以智自己則這樣描述:“智十二喪母,為姑所托。《禮記》、《離騷》,皆姑授也。”
維儀精心研讀文史,輯錄古今女子詩作,編著《宮闈詩史》1部,另著《清芬閣詩集》7卷,均為珍貴的名媛史料和佳詠。方以智為其《清芬閣集》題跋時感嘆:“嗟夫!女子能著書若吾姑母者,豈非大丈夫哉!”維儀繪畫師法宋代李公麟,特別是白描《觀音大士圖》形神兼備,許多人爭相收藏。
方維儀17歲守寡,至84歲壽終。死后專祠奉祀,祠中匾曰:“今之大家”。
上一篇: 樊增祥 | 下一篇: 方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