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后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如《狄公案》,此外,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更是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
《大唐狄公案》
西方漢學大師高羅佩的經典之作,列入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生必讀書目。全書以中國唐代宰相狄仁杰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縣及京都為官斷案,為民除害的傳奇經歷。全書一共16個中長篇和8個短篇,案情兇險,情節扣人心弦,謎底逼人追索。作者筆下的狄公迥異于中國傳統公案小說的“青天大老爺”,他有獨到的辦案風格:重效率而輕縟節,講操守而又善變通,重調查推理,而不主觀妄斷。狄仁杰斷案如神,被西方讀者稱為古代中國的福爾摩斯。20世紀50年代此書英文版一經面世,即在歐美引起轟動。至今已譯成10余種文字,在西方風靡一時,不斷再版;《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在上世紀(20世紀)80年代初被介紹到中國,由陳來元等人譯為中文,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2006年3月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再版時更名為《大唐狄公案》。
高羅佩(1910—1968),通曉15種語言,主要任職于遠東各國。他曾評價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職業,漢學是他的終身事業,寫小說是他的業余愛好。高羅佩對中國古代琴棋書畫十分癡迷。他20歲習中國書法,且終生不輟;他研究中國古琴,師從古琴大師葉詩夢,并與于右任、馮玉祥等組織天風琴社;《大唐狄公案》的插圖均為他自己所畫。1943年,高羅佩任荷蘭駐重慶使館一秘,與中國洋務大臣張之洞之外孫女水世芳結為伉儷。他一生研究當學著作頗豐,學琴,著有《中國琴道》,考證中國文獻中的猿,親自飼養猿,著有《長臂猿考》,出版《書畫鑒賞匯編》,教西方人辨識中國文物;編《東皋禪師集刊》,翻譯陸時化的《書畫說鈴》。 他研究的另一重要領域是中國古代性文化,寫下《秘戲圖考》、《中國古代房內考》。而大型推理探索小說集《大唐狄公案》則是一部在東西方讀者中影響最大的書。
《大唐狄公案:上卷》:作者自序、《大唐狄公案》及荷蘭作者高羅佩、前言(一)、前言(二)、狄公年表、黃金案、五朵祥云、紅絲黑箭、雨師秘蹤、四漆屏、湖濱案、斷指記、朝云觀、蓮池蛙聲、銅鐘案、黑狐貍、御珠案
《大唐狄公案:下卷》:跛腿乞丐、真假寶劍、玉珠串、紅閣子、迷宮案、紫光寺、太子棺柩、除夕疑案、鐵釘案、飛虎團、柳園圖、廣州案、作者后記、網評《大唐狄公案》
《狄公案》
作者:(清)佚名著,王玉杰 校點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狄公案》描寫了狄仁杰在州、縣及京都任上,為官斷案,與民除害的不凡經歷。作者筆下的狄公有別于傳統公案小說中的“青天大老爺”形象,他有獨到的辦案風格:思維縝密,注重細節,分析推理,環環相扣,從不主觀妄斷,無論多么復雜兇險的案件,一經他手,均可神奇破獲。一生斷案無數,被中外的讀者稱為“中國的福爾摩斯”。
《狄公案》版本較多,此次整理是以清光緒庚寅十六年(1890)上海書局石印本《繡像武則天四大奇案》為底本、錦章書局民國28年(1939)的《繡像仿宋本武則天奇案》為參照本進行。在參照本的第十五回和第三十五回的結尾分別載有《馬詞開篇》和《彈詞開卷》,因與作品內容無內在聯系,故刪去不表,特作說明。
《狄仁杰評傳》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內容簡介:對于歷史人物傳記來說,僅僅做到事跡真實還不夠,還應該從更多的方面豐富人物的形象,給讀者一個鮮活的立體的印象;為此本書還從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關系、同僚關系等方面,對狄仁杰進行研究和評價;此外,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由于歷代都有以狄仁杰為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出出,為了反映不同時代對他形象的描寫,使讀者便于對歷史上真實的狄仁杰和文學藝術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本書在附錄中對這些作品進行了介紹,并加了簡略的評論;本書所要做的就是要全面客觀地寫出狄仁杰曲折坎柯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把一個完整的真實的歷史人物的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以便和文學作品中的狄仁杰形象相區別。
第一篇 家世與童年、第二篇 初涉宦海、第三篇 歷官各地、第四篇 巡撫江南、第五篇 汝南風波、第六篇 酷吏誣陷、第七篇 改朝換代之際、第八篇 安撫河朔、第九篇 同僚之間、第十篇 輔弼女皇、第十一篇 詼諧與忠直、第十二篇 桃李天下、第十三篇 迎歸廬陵、第十四篇 匡復唐室、第十五篇 狄氏世系、附錄
作者簡介:杜文玉,男,1951年1月出生,陜西省渭南市人。現為陜西師范大學唐史研究所所長、教授,并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從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和教學,代表作有《唐代軍事史》、《南唐史略》、《唐高祖與唐太宗》、《狄仁杰評傳》、《長安吏治》等。
《大唐狄公案》
西方漢學大師高羅佩的經典之作,列入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生必讀書目。全書以中國唐代宰相狄仁杰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縣及京都為官斷案,為民除害的傳奇經歷。全書一共16個中長篇和8個短篇,案情兇險,情節扣人心弦,謎底逼人追索。作者筆下的狄公迥異于中國傳統公案小說的“青天大老爺”,他有獨到的辦案風格:重效率而輕縟節,講操守而又善變通,重調查推理,而不主觀妄斷。狄仁杰斷案如神,被西方讀者稱為古代中國的福爾摩斯。20世紀50年代此書英文版一經面世,即在歐美引起轟動。至今已譯成10余種文字,在西方風靡一時,不斷再版;《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在上世紀(20世紀)80年代初被介紹到中國,由陳來元等人譯為中文,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2006年3月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再版時更名為《大唐狄公案》。
高羅佩(1910—1968),通曉15種語言,主要任職于遠東各國。他曾評價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職業,漢學是他的終身事業,寫小說是他的業余愛好。高羅佩對中國古代琴棋書畫十分癡迷。他20歲習中國書法,且終生不輟;他研究中國古琴,師從古琴大師葉詩夢,并與于右任、馮玉祥等組織天風琴社;《大唐狄公案》的插圖均為他自己所畫。1943年,高羅佩任荷蘭駐重慶使館一秘,與中國洋務大臣張之洞之外孫女水世芳結為伉儷。他一生研究當學著作頗豐,學琴,著有《中國琴道》,考證中國文獻中的猿,親自飼養猿,著有《長臂猿考》,出版《書畫鑒賞匯編》,教西方人辨識中國文物;編《東皋禪師集刊》,翻譯陸時化的《書畫說鈴》。 他研究的另一重要領域是中國古代性文化,寫下《秘戲圖考》、《中國古代房內考》。而大型推理探索小說集《大唐狄公案》則是一部在東西方讀者中影響最大的書。
《大唐狄公案:上卷》:作者自序、《大唐狄公案》及荷蘭作者高羅佩、前言(一)、前言(二)、狄公年表、黃金案、五朵祥云、紅絲黑箭、雨師秘蹤、四漆屏、湖濱案、斷指記、朝云觀、蓮池蛙聲、銅鐘案、黑狐貍、御珠案
《大唐狄公案:下卷》:跛腿乞丐、真假寶劍、玉珠串、紅閣子、迷宮案、紫光寺、太子棺柩、除夕疑案、鐵釘案、飛虎團、柳園圖、廣州案、作者后記、網評《大唐狄公案》
《狄公案》
作者:(清)佚名著,王玉杰 校點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狄公案》描寫了狄仁杰在州、縣及京都任上,為官斷案,與民除害的不凡經歷。作者筆下的狄公有別于傳統公案小說中的“青天大老爺”形象,他有獨到的辦案風格:思維縝密,注重細節,分析推理,環環相扣,從不主觀妄斷,無論多么復雜兇險的案件,一經他手,均可神奇破獲。一生斷案無數,被中外的讀者稱為“中國的福爾摩斯”。
《狄公案》版本較多,此次整理是以清光緒庚寅十六年(1890)上海書局石印本《繡像武則天四大奇案》為底本、錦章書局民國28年(1939)的《繡像仿宋本武則天奇案》為參照本進行。在參照本的第十五回和第三十五回的結尾分別載有《馬詞開篇》和《彈詞開卷》,因與作品內容無內在聯系,故刪去不表,特作說明。
《狄仁杰評傳》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內容簡介:對于歷史人物傳記來說,僅僅做到事跡真實還不夠,還應該從更多的方面豐富人物的形象,給讀者一個鮮活的立體的印象;為此本書還從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關系、同僚關系等方面,對狄仁杰進行研究和評價;此外,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由于歷代都有以狄仁杰為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出出,為了反映不同時代對他形象的描寫,使讀者便于對歷史上真實的狄仁杰和文學藝術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本書在附錄中對這些作品進行了介紹,并加了簡略的評論;本書所要做的就是要全面客觀地寫出狄仁杰曲折坎柯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把一個完整的真實的歷史人物的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以便和文學作品中的狄仁杰形象相區別。
第一篇 家世與童年、第二篇 初涉宦海、第三篇 歷官各地、第四篇 巡撫江南、第五篇 汝南風波、第六篇 酷吏誣陷、第七篇 改朝換代之際、第八篇 安撫河朔、第九篇 同僚之間、第十篇 輔弼女皇、第十一篇 詼諧與忠直、第十二篇 桃李天下、第十三篇 迎歸廬陵、第十四篇 匡復唐室、第十五篇 狄氏世系、附錄
作者簡介:杜文玉,男,1951年1月出生,陜西省渭南市人。現為陜西師范大學唐史研究所所長、教授,并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從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和教學,代表作有《唐代軍事史》、《南唐史略》、《唐高祖與唐太宗》、《狄仁杰評傳》、《長安吏治》等。
上一篇: 杜易簡 | 下一篇: 東方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