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机,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

唐詩 宋詞 元曲 近代詩 文言文 寫景的古詩 論語 詩經 孫子兵法 愛國的詩句 李白 杜甫
當前位置:查字典>>詩詞>>戴復古

戴復古

 ?、僮鳛榻娙?,戴復古作詩以苦吟求工,帶有四靈余習,然能在盛唐名家中轉益多師而自辟蹊徑。
  ②像四靈一樣,戴復古將創作精力放在了五律上,其《石屏詩集》中五律的數量占了一半。與四靈的五律多詠景物不同,他的五律多寫人情世事,大多采取白描手法,清健輕快,無斧鑿痕。
  相關詩作
  望江南
  戴復古
  石屏老,家住海東云。
  本是尋常田舍子,如何呼喚作詩人?
  無益費精神。
  千首富,不救一生貧。
  賈島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語不妨村。
  誰解學西昆?
  戴復古詞作鑒賞
  作者在這首《望江南》序中說:“仆既為宋壺山說其自說未盡處,壺山必有答語,仆自嘲三解。”宋壺山,名自遜,字謙父,號壺山。工詞,有《漁樵笛譜》,已失傳。這首詞是宋謙父寄戴新刊雅詞后,戴讀其自說生平《壺山好》后而寫,是三首為自己解嘲的《望江南》中的第一首。
  這是一首極罕見的、以詞論詩的作品,繼承了辛棄疾《虞美人》論杜叔高詩的傳統,頗感可貴。詞中肯定了賈島、杜甫的詩歌,對譏刺杜甫為“村夫子”的西昆體詩人,提出了批評,又流露了對自己詩詞的自負感。詞的語言樸實,但詞意卻曲折婉轉,“詩乍一看,非常淺顯,其含意卻很深刻。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實際上表達了自己的深刻見解。這種婉轉的風格,主要是通過反說對比手法表現出來的。
  上片,“田舍子”與“詩人”對比。詞的起首“石屏老,家住海東云”,以平實的語言,點明自己的住處和出身,對自己隱居故里、生活清貧感到安然自得。但是竟被稱為詩人,而作詩是“無益費精神”的事。這是自我解嘲,一則表現了自己的一種懊惱心境,二則流露了對自己作詩人的自負。運用對比反說,似直而實曲。
  其次,“富”“貧”對比。“千首富,不救一生貧”,是上片的注腳,是下文的起始,承上啟下,合情合理。
  物質貧乏,精神富有,是自己處境的寫照,又是賈島、杜甫的寫照。表達了對賈島、杜甫的同情,對自身境況的感嘆,“不救”透露了一種憤慨之情?!案弧庇职鴮ψ约涸娫~的自負感。“富”“貧”并用,互相映照,似淺顯,含意卻深遠。
  再次,賈島、杜甫的“瘦”“村”與西昆并提,形成對比。賈島一生凄苦寂寞,他的詩以善于錘煉字句取勝,以苦吟著稱,蘇軾有“郊寒島瘦”之說;杜甫也一生貧窮困頓,漂泊轉徙,詩以沉郁頓挫的風格受人贊賞,而西昆體詩人楊億卻貶他是“村夫子”(見劉攽《貢父詩話》)。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一“瘦”一“村”,組織成句,其間包含著極豐富的內容,“瘦”、“村”既是賈島、杜甫在形模、言語上的特點,也是他們詩作的突出風格,“元自”、“不妨”二字顯示出作者對這兩種風格的肯定。詩人固窮,窮是詩人的生存狀況,正是“窮”,成就了詩名。“誰解學西昆”,為什么不去學呢?原來西昆體詩歌,內容空虛,形式上追求對仗與華美,不過摭拾典故、堆積詞藻而已。似乎是不“瘦”不“村”,其實是華而不實。
  雖然作者沒有明說,而是巧妙地運用了這個反問句,構成了對比,對西昆體的否定,就包含了對賈島、杜甫的肯定。造語平直含義卻是曲折婉轉,耐人尋思。
  總之,這首詞以自我解嘲的筆觸抒寫自己的情懷、見解,造成了一種獨特的幽默氣質,詞中暗含著對自己詩作的自負,又對賈島、杜甫詩和西昆體表明了態度。運用對比反說的寫法,尤其巧妙增強了說服力,使詞情趣橫生,旨意深刻,耐人尋味。
  ●柳梢青·岳陽樓
  戴復古
  袖劍飛吟。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
  問有酒、何人共斟?
  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戴復古詞作鑒賞
  戴復古一生潦倒,浪跡江湖,足跡所至,常有吟詠。他遠離官場,有相對自由的心靈和超脫的情懷,用不著蠅營狗茍,所以內心有更大空間容納祖國的奇山異水,又時刻不忘抗金復國大業。登臨之際,他的愛國豪情油然而生。這首登臨岳陽樓之作即是如此。
  “袖劍飛吟”,據《唐才子傳》記載,呂洞賓嘗飲岳陽樓,醉后留詩曰:“朝游南浦暮蒼梧,袖里青蛇(指劍)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贝鲝凸爬僳E南北,兼有豪邁胸懷,與呂洞賓詩中所表現的氣質有相似之處。這里借用來抒發自己壯游洞庭的情懷,一開始就樹立了一個飄泊江湖的詞人形象,與那些淺斟低唱的形象大不相同。“洞庭青草,秋水深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稱,這里作者只用“深深”二字,極凝練地概括出了它的特征。詞篇至此,氣象也更為開闊。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單點明登樓時令,還以秋日多風和入秋百花凋零為下文“一快披襟”、“變盡人間”作鋪墊,同時又與作者的蒼涼胸懷相映襯。
  “萬頃波光”仍寫洞庭:“秋水深深”言其深邃,此句表其廣袤,兩相配合,極見情致?!霸狸枠巧希豢炫蟆?,塑造出一個獨立樓頭、任風吹開衣襟的超曠、酒脫,豪情滿懷的詞人兼愛國者形象。“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有風,更重要的還由于深深秋水和萬頃波光的感染。總起來看,上片詞風豪中帶逸,作者登樓的快意在這里得到了有力發揮。
  下片開始,詞人筆鋒陡轉,“快”意頓生波瀾:“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不攜酒的原因是無人共斟,冷靜道來,中有無限孤寂感傷之情。
  此過片處實乃轉折之處,縱覽全詞,上片寫美景游情,下片抒興廢之嘆,兩片情感有異。但這兩句轉折得很自然,達到了“發起別意”的目的,算得上“才高者”的杰作。“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揭破主題。戴復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時收復北方領土已經無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風雨飄搖之中。所以詞人面對“自古如今”巋然不動的“一點”君山,難免要想起備受踐踏的“偌大”中國。可是當時的統治者流連光景、或茍且度日,有誰能共飲作者之酒呢?
  由此可見上文的“不須攜酒”幾字包含著無限感慨,而這里的“變盡人間”實為振起全篇的關鍵:因為只有“人間”才是作者真正關切的地方,而正因為這個“變”字,作者也才由眼前美景聯想到國家命運,進而感物傷懷的。南宋詞人中有很多受到了辛棄疾的影響,戴復古在《望江南》詞中說:“歌辭體兒有稼軒風”,可見他也有意學稼軒。但他的學習不是模仿,他沒有稼軒參加抗金斗爭的真切體驗,但他長期身處下層,歷盡滄桑,抗金復國的要求因而特別強烈,這使得他在審美體驗上向稼軒靠攏,常常抒發今古茫茫的感慨,如本詞的“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但都是審美境界的自然展現,而不是生硬的模仿照搬。
  ●滿江紅·赤壁懷古
  戴復古
  赤壁礬頭,一番過、一番懷古。
  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
  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
  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
  形勝地,興亡處。
  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
  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
  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戴復古詞作鑒賞
  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左右,戴復古曾在鄂州吞云樓譜寫一闋《水調歌頭》的詞作,《滿江紅·赤壁懷古》詞,約寫于《水調歌頭》的前后,此時詞人正在鄂州、黃州一帶漫游,黃州城外有赤壁磯(又叫赤鼻磯),雖有人考證這里并非赤壁之戰的戰場,但時人可能有些傳說,前此又有蘇軾的“大江東去”一詞,詞人過此,也難免生發懷舊的感情,繼蘇軾之后,再寫一篇赤壁懷古詞。
  這首詞,風格豪邁,蒼勁有力,在自然樸素的描寫中,不時有濃重之筆與用力之筆出現,平淡之中見奇偉。清人紀昀十分欣賞這首詞,覺得它的豪壯之氣并不遜于蘇東坡。
  上片開頭說“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與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相比,復古詞顯得起勢平淡,遠不如蘇詞的氣勢雄偉;但戴詞以樸素的敘述入題,倒也顯得自然輕快。蘇詞中的周瑜形象,著墨較多,形象較鮮明;復古詞寫周郎,僅寫他“氣吞區宇”的英雄氣慨,別是一種寫法。對赤壁大戰場面的描繪,蘇軾僅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句;復古詞則用濃墨重采,極力渲染氣氛,藝術地再現這一驚心動魂的大戰?!叭f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兩句,用精工的對偶句,把戰爭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生動、貼切地描繪出吳蜀聯軍的高昂士氣,寫出了火攻曹軍時的翻江倒海之勢?!磅ⅰ北局该瞳F,比喻勇猛的軍隊?!棒~龍”指潛蟄江中的水族動物,杜甫《秋興》詩有“魚龍寂寞秋江冷”之句,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潛居江中的魚龍,再也不會感到孤獨,它們因為受到戰火的威脅而感到怒不可當了。“卷長波、一鼓困曹瞞”句,刻畫出波瀾壯闊的中流水戰,氣勢磅礴,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有異曲同工之妙,傳神地描繪出曹軍崩潰之快,周瑜取勝之速。詞寫到這里,陡然轉折,用“今如許”三字提出問題:現在又怎樣呢?這轉折一問,問得很好,感慨蒼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國勢一日不如一日,復古將大半生目擊心傷的國事,全含在這一問句中。
  下片“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數句,寫赤壁磯附近的山川形勝,迫懷赤壁之戰的遺跡。詞人認為建安十三年發生在這里的一次戰斗,是兩軍決定存亡的一次戰斗。如今看到這些遺跡,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真勝過讀歷史書籍。下面又將話題一轉,抒寫詞人憂國傷時的感慨:“幾度春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東風吹,光景移,由三國至今,改朝換代的事已經發生不只一次了,歷史的往事已經隨江潮而逝去,這是歷史的規律。千古風流人物,也隨著滾滾東流的長江而流逝了,現在又有誰能收拾祖國殘破的山河?。∠缕慕Y穴處,詞人向道旁楊柳發問:問道旁楊柳在為誰生春,為誰搖動金色的柳條。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時傷世,面對“春風楊柳萬千條”的美景,再也無心觀賞了。這與杜甫的《哀江頭》“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以及姜夔《揚州慢》結穴處的“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是同一種手法,都是以無心觀賞美景來抒寫作者的時代感傷。
  當然,蘇軾是宋代一代詞壇巨匠,后人再寫《赤壁懷古》,要想獲得讀者的贊許,的確有些困難,戴復古寫這闋詞,也難免有望洋生嘆的感覺。
  ●水調歌頭·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樓
  戴復古
  輪奐半天上,勝概壓南樓。
  籌邊獨坐,豈欲登覽快雙眸。
  浪說胸吞云夢,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
  百載一機會,人事恨悠悠。
  騎黃鶴,賦鸚鵡,謾風流。
  岳王祠畔,楊柳煙鎖古今愁。
  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為酬。
  杯酒不在手,雙鬢恐驚秋。
  戴復古詞作鑒賞
  戴復古在詩上是江湖派前輩,學賈島、姚合,頗負盛名。他的詞和他的詩一樣,具有較強的現實性,氣勢奔放,亦不乏舒快自然之作。有《石屏集》,存詞四十余首。
  宋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金兵侵擾黃州、蘄州一帶,南宋軍隊一再擊敗來犯之敵,民心振奮,一度造成了“百載好機會”的有利形勢。在這一年,李季允(名埴)出任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鄂州(今武昌),修建了吞云樓。此時戴復古正在武昌,登高樓而覽勝,寫下了上面這首詞。
  “輪奐半天上,勝概壓南樓?!遍_篇突兀而起。緊扣題目,描寫吞云樓的勝概。巍巍高樓,直聳云天,何等華美、壯觀!“輪奐”,是稱美吞云樓落成的話。第一句是作者站在遠處仰望云端,直抒贊賞之情,是正面描寫樓之高聳入云。第二句用對比手法,說吞云樓的雄姿勝概足以壓倒武昌黃鶴山上的南樓。這個對比很巧妙,“南樓”是詩詞中常提及的名勝,其中有一個著名典故。《世說新語·容止》記載:“庾太尉(亮)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公徐云:‘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虮銚才c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扁琢潦菛|晉聲名赫赫的人物,擁重兵鎮武昌,號征西將軍。李季允身份、職務與庾亮有某些相近,作者言吞云樓勝壓南樓,言下有李季允勝過庾亮之意,這不免有些夸大,但是應酬之作中的常見現象。然而詞人卻不停留于一般的恭維,筆勢出人意外地來了一個逆轉:“籌邊獨坐,豈欲登覽快雙眸”。如此巍峨華美的樓,登臨縱目,自然是賞心樂事;然而對李侍郎來說,重任在身,哪有觀賞風景的閑情呢。李侍郎即使登樓,也是為了觀察地形,然后獨坐苦苦思索破敵大計,這又暗與當年庾亮登南樓的風流雅事對比,襯托出今日李侍郎的一片憂國忠心。
  下面接著這層意思,進一步借樓寫人。在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有位齊國烏有先生對楚國使者子虛夸說齊地廣大,并形容道:“吞若云夢(楚地廣闊的大澤)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痹谶@首詞中,戴復古更翻進一層說:“浪說胸吞云夢,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登上這樣的高樓,豈止使人感到“胸吞云夢”,從這里北望中原,簡直有氣吞殘虜(指金兵)的氣概。從此句開始詞的現實性逐漸顯露出來,作者寫此詞決不僅僅是為了贊美它的雄偉或恭維樓的建造者,而是為了抒寫登樓后“西北望神州”,胸中一腔收復失地的豪情。這里,作者巧妙地化用《子虛賦》語,點出“吞云”樓名的來源,同時也就寫出它直入云宵的雄姿,更進一步傳樓之神,樓之神即人之神,李侍郎及詞人自己抗金的壯志亦可“吞云”。
  詞寫到這里,已將“氣吞殘虜”的豪情抒寫得淋漓盡致,突然文勢作了一個大幅度的跌宕:“百載好機會,人事恨悠悠!”前面提到詞作于1221年,渡江已近百年,終于有了與金作戰接連獲勝的大好形勢,可謂“百年一機會”,可是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卻不能抓住這個好機會,一舉收復中原,眼見勝勢漸去,英雄亦失去了建功立業、實現抱負的契機,所以詞人不禁嘆道:“人事恨悠悠”。
  登樓之作除了描景抒情之外,懷古亦是常見內容之一。詞的下片便是將景、情和歷史陳跡融為一體,繼續抒發“人事恨悠悠”的感慨。從吞云樓上放眼望去,江山勝跡,盡收眼底,遠處的黃鶴樓使人想起唐詩人崔顥的詩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馀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而歸結到“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悲感。那白浪接天的江中有一片綠地,正是鸚鵡洲。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漢代文學家禰衡在此作出文采驚人的詞賦,而有“顧六翮之殘毀,雖奮迅其焉如”之嘆息。古人的流風遺韻,依稀還在,卻已不可追尋。再向那黃鵠山下看,那里添了新景。你看那旌忠坊岳王祠畔的楊柳,多么郁郁蔥蔥!但在那煙籠霧罩之中,深鎖著他“十年之力廢于一旦”及忠而見殺的遺恨,當年抗金名將岳飛為了“收拾舊山河”,竟至飲恨慘死于投降派的屠刀之下這等悲壯的事,怎能不讓人生出無限感慨?直至今日,中原仍在陷落中,活著的人何以慰忠魂?因此詞人又調轉筆來,寄厚望于李侍郎“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了。同時作者又感到收復中原這項事業的艱巨,心生凄愴。還是讓我們來干一杯吧,如果沒有酒來解憂,秋風起時,真要愁得雙鬢都變白了。
  登臨是古詩詞中的主要題材之一,如何能寫得不落常套而有新意,是不容易的。成功之作大都不是停留在描模亭臺樓閣的外形而已,而是通過寫物來寫人,來抒情。試將戴復古這首吞云樓詞與蘇東坡黃州快哉亭詞(同是《水調歌頭》)比較,不難看出它們都是通過寫亭臺樓閣抒發人的情志的范例。東坡寫快哉亭上所見情景:“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但東坡見此情景,并不膽戰心驚,而是豪情滿懷地稱贊:“一點浩然氣,十里快哉風?!憋@然,這是抒發他自己作為一個正直的士大夫的情懷,雖是身處逆境,卻胸中自有一股浩然正氣。戴復古吞云樓詞和東坡詞一樣,也是緊扣住亭臺樓閣的名字做文章,他定樓的“吞云”雄姿,卻是為了表現人的“氣吞殘虜”的凌云壯志;他寫登樓所見之景:“騎黃鶴,賦鸚鵡”,“岳王祠畔楊柳”,也都和報國的壯志雄心聯系在一起。樓與人、情與景,結合得很自然。這樣的詞,不僅寫樓之形,而且傳人之神,可謂形神兼備,充滿豪情壯采,并使人感到其時代脈搏的劇烈跳動。由此可見,作為文學,不管寫任何題材,最根本的都是寫人,這是文學的生命所系,否則便不成其為文學了。
  ●木蘭花慢
  戴復古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
  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
  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
  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皋新漲綠溶溶。
  流恨落花紅。
  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
  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
  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戴復古詞作鑒賞
  戴復古《木蘭花慢》,與其妻所作《祝英臺近》背景相似,應為同一婚姻悲劇。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四載:“戴石屏先生復古未遇時,流寓江右武寧,有富家翁愛其才,以女妻之。居二三年,忽欲作歸計,妻問其故,告以曾娶。妻白之父,父怒。妻宛曲解釋。盡以奩具贈夫,仍餞以詞云(略)。夫既別,遂赴水死。可謂賢烈也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九九指出:“《木蘭花慢》懷舊詞,前闋有‘重來故人不見’云云,與江右女子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語意若相酬答,疑即為其妻而作,然不可考矣?!薄赌咎m花慢》“但依然、楊柳小樓東”之句,又與《祝英臺近》“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境界十分相似,那么這首詞很可能是真正的悼亡之作。且戴詞有“十年”之語,亦與其妻之詞相吻合。則《木蘭花慢》此詞,實為復古與妻子訣別十年之后,重來舊地之作。所謂“懷舊”,實為悼亡。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起筆便充滿哀傷。又是一年春天,處處鶯啼燕語。詞人面對大好春光,滿腹傷心事,即使讓那啼叫不停的鶯和燕來訴說,恐怕也無法說盡,更何況人鳥語言不通,它們如何了解詞人的傷心懷抱?“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笔瓴粩嘀[痛,卻道為一點閑愁,貌似平易卻更見痛之深。惱亂即撩亂,宋人口語。十年以來,每逢春天,這種心情就格外為春風所撩亂。詞情遂指向十年前的那個春天。當時妻子作訣別之詞,有“后回君若重來”之句,故下邊寫出“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十年后的今天,詞人終于重來舊地,小樓東畔,楊柳依依,仿佛當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的情景,可是早已是物是人非,故人杳不可見矣?!坝浀猛}粉壁,而今壁破無蹤?!?br />   猶記得,當日夫妻雙雙粉壁題詩,以如今,只剩下這破壁頹垣,題的詩已無影無蹤。這一句通過今昔對比,即當年夫妻二人風流瀟灑的神仙般的生活與今日一人重尋舊地,而另一人早已香銷玉損的無限悲涼的鮮明對比,生發出人世無常的深沉感慨?!氨谄啤倍诛@示出人物兩非的無限哀痛。復古之師陸游,也有相似恨事。陸游與唐婉夫妻恩愛,無奈婆媳不和,二人被迫分開,陸游晚年重游沈園,有“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之句,可與此詞歇拍參讀。
  “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碧m皋語出《離騷》“步余馬兮蘭皋”,指生長芳草的水灣。眼前春水新漲,綠波蕩漾,流不盡的落花殘紅,也帶不走詞人胸中涌起的舊恨新愁。換頭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尤為蘊藉?!澳钪拼荷?,當時送別,燈下裁縫?!贝鲝凸排c武寧妻子是重婚,這事情中間可能有些曲折,從《輟耕錄》所載“父怒,妻宛曲解釋”大約可知。從臨別前夕,妻子在燈下連夜為丈夫縫制春衣這一細節,也看得出她對丈夫的原諒,她仍然愛著丈夫。本來已下決心,在戴復古歸家之后便從此永訣,但分別時仍忍著訣別的血淚把自己的全部情愛縫進衣服里,如今,這春衣已穿破了。但舊事記憶猶新,也看得出詞人對妻子的感激與內疚。但是,重婚畢竟是不能容忍的。
  她所選擇的路,竟是一死。“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謾通漫,漫然即徒然。妻子一死,人天永隔。相思只是徒然自苦而已。自苦,實為內疚。
  想起那兩三年的幸福生活,好似過眼煙云,終是一場空。但是“無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奥淙粘鞜o際,憑欄目送飛鴻?!痹~人憑欄遠眺,落日之蒼茫,楚天之無際,何異心情之蒼涼落寞。長空中飛鴻遠逝,又何異愁苦之彌漫無極。結句語意略近《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痹姴⒃疲骸吧嫌邢腋杪?,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辫搅浩?,古之烈婦也。若結句有取于此,悼亡之意深矣。
  此詞用綿麗之筆,寫哀惋之思,可以稱為佳作。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一評石屏詞曰:“石屏詞往往作豪放語,”綿麗是其本色。這首纏綿悱惻的悼亡詞正是復古詞綿麗本色的集中體現。
  ●祝英臺近
  戴復古妻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
  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
  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如何訴。
  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
  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
  后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戴復古詞作鑒賞
  這是封建社會中比較常見的愛情悲劇。復古隱瞞了家中娶妻的實情,而富象翁又因愛戴之才將女許之,婚后二人產生了愛情,女方尤其熾烈。所以,當三年之后,戴如實告以真情并不得不舍妻歸去時,其妻不僅婉言勸父,且以所有裝奩贈夫并以身殉情。此詞是戴復古妻訣別丈夫之際所作。以詞情與本事相印證,則此詞實為其生命與愛情之絕筆,顯然比戴詞更為感動人心。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起筆三句,即說盡全部悲劇。這里的“多才”不僅指富于才華的人,它也是宋元俗語,男女用以稱所愛的對方。這里是戴復古妻用以稱其夫。父親愛復古之才,以女兒嫁之。這在現代人看來已有荒謬意味,更離奇的是婚后女兒竟深深愛上了復古,這是幸事還是不幸?誰料到丈夫竟然已結過婚!這個消息無異于五雷轟頂,但事到如今,自己仍然愛你,只能自傷命薄,盡管千方百計要挽留你,卻無法挽留下你。“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在這訣別之際,展開花箋,又揉碎花箋,怎能忍心寫下讓人肝腸寸斷的訣別辭句?揉碎二字,將女詞人與丈夫訣別之際痛苦無奈的心情展現無遺。所揉碎者,非花箋,乃心也。“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此四句寫至眼前分手之情景。道旁楊柳依依,就象那惜別之情,依依不舍。此句用《詩經。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成句,亦是用樂景寫哀?!扒Ыz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愁緒卻比柳絲多上千萬倍呵!此三句一氣流貫,比興高妙,委婉而深沉地表現了繾綣柔情與無限悲傷,確是詞中不可多得的佳句。
  “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笔轮两袢?,從何說起?又有何可說?今生今世,夫妻緣分,從此結束。是父親當初把我輕率地許配給你啊。這對于我,是可喜還是可哀之事?末句哀而不怨,甚可玩味。女詞人對丈夫仍然是愛的。如果有怨,恐怕主要也不是怨丈夫之不誠,不是怨父親之作主,而是自怨命薄,如起筆之所言。這正是性情柔厚的女詞人當時應有之心態。實際上,事到如今,怨又有何用?“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毖院喦殚L,說得十分深刻。意思是:當年你曾說,只要我喜歡,連天上的月亮你都能摘下來送給我,這可不是作夢時的夢話??!可僅僅三年,誓言竟已成空。緊接著,結曰:“后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苯袢找粍e,便是永訣。只希望你若重來此地,如未忘情,請把一杯酒澆在我的墳土上。意謂你若不忘記我,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可以瞑目了。結筆所提出的唯一要求,凝聚著女詞人執著熱烈的愛,高于生命的愛。情之所鐘,可以震撼人心。
  戴復古妻無疑具有高尚的德性:善良、寬容、堅貞。她對于愛情生死不渝的態度,決不僅僅是由于從一而終的道德觀念,更重要的是基于自己純潔摯烈的愛情本身。在她的心靈中,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真愛。
  這種想法讓人覺得可敬、可哀,又可嘆!此詞有真摯的感情作底蘊,藝術上也比較成熟。上片比興自然高妙,下片語言曉暢自然,全篇意極凝重而辭氣婉厚,回環誦讀,令人不忍釋卷,不愧為詞中之一杰作。
  ●洞仙歌
  戴復古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
  說著重陽怎虛過。
  看畫城,簇簇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
  家鄉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
  一笑且開懷,小閣團欒,旋簇著、幾般蔬果。
  把三杯兩盞記時光,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
  戴復古詞作鑒賞
  這首詞的作者戴復古,終生仕途失意,浪跡江湖,生活貧窮之狀況可想而知。他的詞作不多僅存四十余首,風格接近他的老師陸游。其主要內容之一,是歌唱自己的“一片憂國丹心”(《大江西上曲》)。明代毛晉輯《宋六十家詞》,收入他的詞集《石屏詞》,毛晉在《石屏詞跋》中稱戴復古:“性好游,南適甌閩,北窺吳越,上會稽,絕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廬、五老、九嶷諸峰,然后放于淮泗,歸老委羽之下?!笨梢娝擞谓臅r間很長。足跡所至之地甚多,且多為祖國的秀麗山川。《四庫全書提要》盛稱他的《赤壁懷古》詞,以為“豪情壯采”不減蘇軾。他長期飄零在外,除了晚年于家鄉隱居,幾乎一生都“在路上”,這種體驗在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中相當普遍,無論作官,還是白衣,幾乎都有深重的飄泊感。于是思念家鄉和親人成為他們作品中永恒的主題之一。這首詞的獨特之處在于寫作者如何超脫了思鄉的哀愁。
  這首《洞仙歌》寫得很活潑,運用清新俚俗的語言,以素描手法對酒肆風光加以描寫。詞中的主人公,正是作者自己,所以使人讀了之后,仿佛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如聞其聲,和作者一道分享市飲酒聽曲、驅遣旅途勞累的快樂。作者長期在異鄉行走,內心深處有著深重的孤獨寂寞之情,對家鄉亦是時時想念。但作者并沒有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而是力圖自我安慰,酒肆自然是排遣寂寞的地好去處。時節已近重陽,就從在鬧市上聽到賣花的叫賣聲寫起。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這三句寫賣花人擔著初開的黃菊走來,邊走邊叫賣:“重陽快到了,不要虛過呀!一年才一次,不能錯過這么美的菊花啊!寥寥數語,將花之美姿,人之妙語生動逼真地呈現給讀者。作者在賣花聲中點明季節,落筆非常自然。接著以”看畫城“三句,表明此刻并沒有買花,他縱目街頭,只見繁華的大街上,高樓櫛次鱗比,到處有酒店歌樓。街市越熱鬧作者越感寂寞,無處容身,不由嘆道:”在這樣紅塵世界,寶馬香車,來來往往,怎奈沒有個好處所安排我啊!下片“家鄉煞哩”三句,緊接上片。作者徘徊良久,隨意觀賞了一會兒,不由排遣自己說:“家鄉可遠哩,總是想念,枉自把眉頭緊鎖,只是自尋煩惱?。 彼剂康酱?,這才爽然一笑,趕緊找個合意的所在。下面“一笑且開懷”三句,是說自己進了個酒店,選個小閣兒,定了個雅座。很快地酒保擺上了幾盤時果和菜蔬,篩上了酒。為了喝上個三杯兩盞度過這重陽時光,作者不但開懷暢飲,還想聽支曲兒聊佐清歡。結句“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把酒肆飲酒的心情,寫得極為歡暢。這在當時,非常符合作者的身份和環境,唱曲佐酒,在唐、五代、北宋時期的酒店里,早有這種風氣,唐代的旗亭,北宋的樊樓,都是“征歌侑酒”的場所。
  南宋也不例外。歌唱者不少是民間藝人,或寄身樂隊的妙齡女郎,她們備個摺子,任人點曲,名為清唱。作者用點唱兩句,作詞的結語,使得酒肆風光,歷歷在目,而且給人以親切自然之感。
  詞至南宋末,崇尚醇雅之風,戴復古此詞卻一反時尚,用了很多俚言俗語,極有生活氣息,使人備感親切有味。此外,這首詞在構思上頗為靈活,把作者在異鄉的生活、思想、情感曲折地呈現出來,顯示出一定的思力。

上一篇: 戴敏 下一篇: 杜耒

網友關注

詩詞搜索

古詩詞大家

詩仙 詩圣 詩王 詩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賀
帝王也風騷
毛澤東李世民武則天 劉邦劉徹 乾隆
詩骨 詩杰 詩狂 詩家天子
陳子昂 王勃 賀知章 王昌齡
詩佛 詩囚 詩奴 詩豪
王維 孟郊 賈島 劉禹錫
詞妖
李清照李義辛棄疾
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 馬致遠 鄭光祖 白樸
唐宋八大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王安石曾鞏蘇軾蘇轍
小李杜
李商隱杜牧
初唐四杰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禎卿
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解縉楊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蕲春县| 德州市| 盐城市| 陵水| 利津县| 广饶县| 龙岩市| 沾益县| 高碑店市| 句容市| 上饶市| 宁化县| 福安市| 漳州市| 满城县| 台北市| 红河县| 夹江县| 江门市| 广昌县| 育儿| 中卫市| 囊谦县| 郁南县| 济南市| 石嘴山市| 东源县| 岱山县| 化隆| 富源县| 屏南县| 芮城县| 华蓥市| 谷城县| 商都县| 札达县| 永定县| 江川县| 阳曲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