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池
乘輦夜行游,巡遙步西園;
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
卑枝拂羽蓋,修條摩蒼天;
驚風(fēng)扶輪轂,飛鳥翔我前。
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
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鮮!
壽命非松喬,誰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已終百年。
雜詩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fēng)涼。
輾轉(zhuǎn)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
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
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xiāng)。
愿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
向風(fēng)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雜詩
西北有浮云,
亭亭如車蓋。
惜哉時不遇,
適與飄風(fēng)會。
吹我東南行,
行行至吳會。
吳會非我鄉(xiāng),
安得久留滯。
棄置勿復(fù)陳,
客子常畏人。
燕歌行 {一}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搖踵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注釋:
《燕歌行》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它敘述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筆致委婉,語言清麗,感情纏綿。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
詩歌的開頭展示了一幅秋色圖:秋風(fēng)蕭瑟, 草木零落, 白露為霜,候鳥南飛……。這蕭條的景色牽出思婦的懷人之情,映照出她內(nèi)心的寂寞;最后幾句以清冷的月色來渲染深閨的寂寞,以牽牛星與織女星的“限河梁”來表現(xiàn)思婦的哀怒,都獲得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
詩歌在描述思婦的內(nèi)心活動時,筆法極盡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寫丈夫“思歸戀故鄉(xiāng)”;繼而設(shè)想他為何“淹留寄他方”,遲遲不歸;再轉(zhuǎn)為寫自己“憂來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過活;苦悶極了,想借琴歌排遣,卻又“短歌微吟不能長”,只好望月興嘆了。如此娓娓敘來,幾經(jīng)掩抑往復(fù),寫出了這位女子內(nèi)心不絕如縷的柔情。
這首詩仿柏梁體,句句用韻,于平線的節(jié)奏中見搖曳之態(tài)。王夫之稱此詩“傾情,傾度,傾聲,古今無兩”,雖是溢美之辭;但此詩實為疊韻歌行之祖,對后世七言歌行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
燕歌行【二】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聲浮云往不還。
涕零雨面毀容顏,誰能懷憂獨不嘆?
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仰看星月觀云間。
飛①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能存。
曹丕《燕歌行》在詩史上久負盛名,但歷來對其一“秋風(fēng)蕭瑟”篇分外垂青,而于此首卻問津甚少。其實是雙璧一對,兩篇對觀,更饒意味。
前篇從“霜飛木落”、“燕鵠南歸”感物起興。由時序涉及歸鳥,再由鳥歸而關(guān)聯(lián)所思之人淹留他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曲曲道來。此首與其主題、情思相一,構(gòu)思則另起爐灶,“唯抒情在己,弗待于物”(王夫之《姜齋詩話》),不假外物,直抒胸臆。
人的心里如果遇到困擾,憂慮而感覺不安,就需消除情緒的動蕩,精神求得平衡,苦悶才會消散。否則就尋求種種辦法,以求解脫。而室婦思人,含怨何終,故動人不已。第七句的“展詩清歌”,是寫思婦淺吟低唱懷人幽思的《燕歌行》,這是主人公聊自寬解的第一措施。可是,歡愉難久,憂戚繼之。思苦歌傷,猶如前篇所言“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清商之琴音凄苦不堪,無絲竹相伴的清唱也格外凄冷。二者都是“樂往哀來”,憂上加憂,此之謂“舉杯澆愁愁更愁”。
秋胡行
朝與佳人期,日夕殊不來。嘉肴不嘗,旨酒停杯。
寄言飛鳥,告余不能。俯折蘭英,仰結(jié)桂枝。
佳人不在,結(jié)之何為?從爾何所之?
乃在大誨隅。靈若道言,貽爾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躕。
佳人不來,何得斯須。
注釋:
《秋胡行》屬樂府《相和歌.清調(diào)曲》。古辭原意是歌頌秋胡妻的貞烈。
首二句十字直入主旨,點明了整個事件的原委和結(jié)果:早晨即與佳人相期,但直至日夕,佳人卻終沒有來。其痛苦的語調(diào),濃重的失落感頓時籠罩全篇。
至此,讀者也許會產(chǎn)生兩點疑問:其一,詩中的“佳人”是誰?真是容冶貌美,為魏文曹丕所傾心期的女性?還是他成就大事業(yè)所渴思的賢人?其二,佳人為何失約未來?是關(guān)山迢遞,路遠會難?還是另有曲折,中途變卦?有趣的是:這些為讀者關(guān)心的問題,不知是作者以為不重要,還是另有隱衷,提不得也,故一起略在詩外只字未提。詩人只是在十六句中,反反復(fù)復(fù),絮絮叨叨,極其主觀而詠嘆調(diào)般地傾訴著一個主題,這就是──因佳人失約未來而引起的濃重的失落感。光從字面看,這種失落感和待人不至的焦灼感,似乎是指從早晨與佳人相約開始,到日夕佳人未至這段時間。其實,朝──夕,僅僅是一種光陰的比喻,時間的象征,即以一天象征一生。由朝至夕,乃指從青少年至垂暮之年的整個人生。在自己的整個一生中,始終有一種不能實現(xiàn)的追求,和由不能實現(xiàn)而帶來的巨大而又無法彌補的缺憾感。明白了這一點,“佳人”是男是女,為何失約未至這些問題,也許確實就無關(guān)緊要,可以略去。重要的倒是,詩人是如何組織和表達這一焦急渴心情的,且讓我們欣賞一下:
首先是“嘉肴不嘗,旨酒停杯”。為思佳人,茶飯無心。連美酒、連嘉肴都懶得動箸一碰,箸在半空,酒碰到唇邊,忽然像電影來了一個停格。心中涌起的,是追求永遠不能實現(xiàn)的深層的失落感。二是“俯折蘭英,仰結(jié)桂枝”,盡管追求不能實現(xiàn),但自己并不停止這種追求,故其行也高,其志也潔。此化用屈原《離騷》和《九歌》中“結(jié)幽蘭而延佇”,“結(jié)桂枝兮延佇”句式,以示自己貯芬芳而待遠人。三則是表示愿意跟佳人到天涯海角,并讓海神把最寶貴的“明珠”送給她。四是?足眺遠,躊躇徘徊,渴念之情,幾乎急不可耐。為此,詩人什么辦法都想盡了,為訴說自己的情懷,“飛鳥”也托了,“蘭英”也折了,“桂枝”也結(jié)了,誓言也發(fā)了,盡管“步立踟躕”、“何得斯須”,渴慕焦急之情片刻都難忍耐,但“佳人”如終沒有來。此與首句照應(yīng),以種種努力,表明這是一個永恒的絕望。整首詩,如面對親朋故友,娓娓不倦,反復(fù)傾訴自己徹夜難眠的衷腸;又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郁結(jié)無告,故作一熱烈、主觀而又偏執(zhí)的個人內(nèi)心獨白。具有移人情魄的魅力。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說:曹丕詩歌的好處在于“能轉(zhuǎn)能藏”。“轉(zhuǎn)”者,即“變宕不恒”,如《善哉行》(上山采薇)之類,以多重比興寫自己“變宕不恒”的感情流程。“藏”者,即“含蓄無盡”,意味雋永,以舒緩的筆致,纏綿婉約的風(fēng)格,詠嘆調(diào)般的形式特點,抒發(fā)自己失落的惆悵與郁結(jié)不解的“情結(jié)”。這種發(fā)抒形式,比起他父親曹操《短歌行》中求賢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來:一纏綿,一蒼涼;一婉約,一慷慨,其不同如此。
典論
曹丕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今之文人:魯國孔雿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干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yīng)玚德璉、東平劉楨公干,斯七子者,于學(xué)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自以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論文。
王粲長于辭賦,徐干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樓、槐賦、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圓扇、橘賦,雖張、蔡不過也。然于他文,未能稱是。琳、瑀之章表書記,今之雋也。應(yīng)玚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孔融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及其所善,揚、班儔也。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于自見,謂己為賢。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讬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禮,不以隱約而弗務(wù),不以康樂而加思。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于饑寒,富貴則流于逸樂,遂營目前之務(wù),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于上,體貌衰于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論,成一家言。
◎詔答孫權(quán)(黃初三年)
權(quán)前對浩周自陳,不敢自遠,樂委質(zhì),長為外臣。又前后辭旨,頭尾擊地,此鼠子自知不能保爾許地也。又今與周書,請以十二月遣子,復(fù)欲遣孫長緒、張子布隨子俱來,彼二人皆權(quán)股肱心腹也。又欲為子于京師求婦,此權(quán)異心之明效也。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魏略》)
◎策命孫權(quán)九錫文(黃初二年十一月)
蓋圣王之法,以德設(shè)爵,以功制祿;勞大者祿厚,德盛者禮豐。故叔旦有夾輔之勛,太公有鷹揚之功,并啟土宇,并受備物,所以表章元功,殊異賢哲也。近漢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則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龜也。朕以不德,承運革命,君臨萬國,秉統(tǒng)天機,思齊先代,坐而待旦。惟君天資忠亮,命世作佐,深睹歷數(shù),達見廢興,遠遣行人,浮于潛漢。望風(fēng)影附,抗疏稱籓,兼納纖絺南方之貢,普遣諸將來還本朝,忠肅內(nèi)發(fā),款誠外昭,信著金石,義蓋山河,朕甚嘉焉。今封君為吳王,使使持節(jié)太常高平侯貞,授君璽綬策書、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大將軍使持節(jié)督交州,領(lǐng)荊州牧事,錫君青土,苴以白茅,對揚朕命,以尹東夏。其上故驃騎將軍南昌侯印綬符策。今又加君九錫,其敬聽后命。以君綏安東南,綱紀(jì)江外,民夷安業(yè),無或攜貳,是用錫君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君務(wù)財勸農(nóng),倉庫盈積,是用錫君袞冕之服,赤舄副焉。君化民以德,禮教興行,[敦義崇讓,內(nèi)外咸和,](從《書鈔》補)是用錫君軒縣之樂。君宣導(dǎo)休風(fēng),懷柔百越,是用錫君朱戶以居。君運其才謀,官方任賢,是用錫君納陛以登。[君顯直厝枉,群善必舉,](從《書鈔》補)君忠勇并奮,清除奸慝,是用錫君虎賁之士百人。君振威陵邁,宣力荊南,梟滅兇丑,罪人斯得,是用錫君鈇鉞各一。君文和于內(nèi),武信于外,[禽討逆節(jié),折沖掩難](從《書鈔》補)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忠肅為基,恭儉為德,是用錫君秬鬯一卣,圭瓚副焉。欽哉!敬敷訓(xùn)典,以服朕命,以勖相我國家,永終爾顯烈。”
上一篇: 曹操 | 下一篇: 陳子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