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達賴的死因,成了一個永遠的迷。
傳說一,倉央嘉措在押解進京途中,病逝于青海湖;
傳說二,倉央嘉措在路上被政敵拉藏汗秘密殺害;
傳說三,倉央嘉措被清帝囚禁于五臺山,抑郁而終;
傳說四,好心的解差將倉央嘉措私自釋放,他最后成為青海湖邊的一個普通牧人,詩酒風流過完余生。
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也就是“密傳”《琵琶音》的說法。“于火豬年當法王(即倉央嘉措)25歲時,被請往內地。”“次第行至東如措納時,皇帝詔諭嚴厲,眾人聞旨,惶恐已極。擔心性命難保,無有良策以對。于是異口同聲對我(倉央嘉措)懇求道:‘您已獲自主,能現仙逝狀或將形體隱去。若不如此,則我等勢必被斬首。’求告再三。倉央嘉措無限悲傷,話別之后,遽然上路,朝東南方向而去……此后,他經打箭爐至內地的峨眉山等地去朝山拜佛。然后,又到前后藏、印度、尼泊爾、甘肅、五臺山、青海、蒙古等地云游,講經說法,廣結善緣,創下無窮精妙業績。
據近年來的考古發現證實,倉央嘉措在內蒙阿拉善地區弘法利生,最后圓寂于此。騰格里沙漠中的承慶寺(六世達賴的圓寂地)、昭化寺(法體停放地)和賀蘭山廣宗寺(真身舍利存入處)就見證了六世達賴這一段生命歷程。
六世達賴于乾隆十一年(1746)5月8日坐化,年64歲。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六世達賴弟子阿旺多爾濟依照師父生前的意旨在賀蘭山中修造廣宗寺,寺內供奉著六世達賴靈塔(六世達賴肉身)。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廷為該寺賜名“廣宗寺”,授予鐫有藏滿蒙漢四種文字寺名的乾隆御筆金匾。此匾的落款為“大清乾隆歲次閏八月十六日”,從此南寺有了這個正式名稱。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造反派闖入南寺,搗毀了六世達賴靈塔,強迫僧侶們自己破壞六世達賴肉身,還焚燒了大量佛像、佛經。守寺的少數喇嘛當做牛鬼蛇神加以批斗后趕出寺院,一些無家可歸的僧人被驅逐到附近社隊。70年代初,將南寺的廟宇全部拆除,木料用作他途,財產由有關部門低價變賣處理。南寺變成了一片廢墟。
后由一老喇嘛將倉央嘉措遺骨偷偷火化,留有舍利存于寺內。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以落實。1981年南寺部分僧人來到原寺址蓋起蒙古包和帳篷,舉行了夏季祈愿法會,并由羅卜桑寧吾,尚巴丹達爾,丹比寧吾等人出資出力.在原葛根倉房的遺址上蓋建了15間平頂佛堂,把桑吉拉布坦精心撿起收藏的六世達賴骨灰重新造塔供奉。在旗人民政府批準下成立的南寺管理、籌措資金。從1989年開始新建了有歇山式屋頂的30間殿堂。1990年7月初新殿舉行了開光儀式。
達娃卓瑪和六世達賴的情緣
五世達賴喇嘛六十六歲時在布達拉宮圓寂,他手下的總管第悉桑結嘉措自作主張隱瞞了達賴喇嘛的死訊,他向外公布說達賴老了,又有病,需要每天在密室里閉關靜坐,研習佛法,不愿公開露面,同時,他秘密派人四處尋訪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
在山南的措那地方,他們找到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兒童,認定他是五世達賴的轉世,把他接到措那城堡悄悄供養起來,到了15歲時,在布達拉宮大殿坐床,他就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倉央嘉措不喜歡被人當神佛一樣供養在布達拉宮里,每天從早到晚沒完沒了的誦經禮佛使他非常厭煩,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長長的假發,化名唐桑旺布,溜到拉薩八角街或布達拉宮下的雪村,找男朋女友玩耍,享受世俗生活的歡樂。他寫的一些詩歌,反映了他過著活佛和俗人的雙重生活,其中有兩首是這樣寫的:
在那東方山頂/ 升起皎潔月亮/ 年輕姑娘面容/ 漸漸浮現心上
黃昏去會情人/ 黎明大雪飛揚/ 莫說瞞與不瞞/ 腳印已留雪上
守門的狗兒/ 你比人還機靈/ 別說我黃昏出去/ 別說我拂曉才歸
人家說我的閑話/ 自以說得不差/ 少年我輕盈步履/ 曾走過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從不展現眼前/ 沒想情人容顏/ 時時映在心中
住在布達拉宮/ 我是持明倉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薩/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倉央嘉措在布達拉宮后面林園的湖中小島上,修建了一座名叫龍王潭的精美樓閣,在這里邀集拉薩城里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唱歌跳舞,飲酒狂歡,倉央嘉措編寫了很多的情歌,讓大家演唱,這些情歌很快在西藏傳唱開來,很受人們的喜愛。在龍王潭,倉央嘉措結識了一個來自瓊結地方的姑娘,名叫達娃卓瑪,達娃卓瑪容貌美麗,性情溫柔,嗓音甜美,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剛剛釀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倉央嘉措和她特別相知相愛,好像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影子,白天他們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會。倉央嘉措非常喜歡達娃卓瑪,認為是神靈的賜于,前世的緣份,他寫了這樣一首歌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拉薩人煙稠密 瓊結人兒美麗 我心心相印的人兒 是瓊結地方來的
俗話說,甜青稞往往釀成苦酒,快樂往往變成悲哀。后來倉央嘉措發現達娃卓瑪好些天沒有到龍王潭來了,給她捎信約會,也像撒在水里的糌粑一樣沒有回音,親自到她住處拜訪,只見門上掛著一把大鎖,跟鄰居們打聽,才知道達娃卓瑪被她父母帶回了瓊結好多天了。倉央嘉措像丟了心愛的珍寶,心里特別難過。他失魂落魄,煩悶的時候,編寫了前面那首“不要再說瓊結瓊結”的歌。從此,倉洋嘉措再沒見過達娃卓瑪,達娃卓瑪成了他夢中的情人。
倉央嘉措達賴轉世靈童 及靈異傳說
達娃卓瑪回到瓊結以后,生兒育女過日子, 但她一天也沒把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忘記,她白天想著他,夜里也想著他,倉央嘉措更是在夢里常常和她相會。在思念中只過了幾年,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就圓寂了,去世時才二十四歲。為了尋找六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活佛和官員們認真查找了六世達賴的遺物,以求得尋找線索。他們在倉央嘉措的詩歌中,發現了這樣一首暗示性很強的詩:
云間白色的仙鶴啊,
請把翅膀借給我,
我不會往很遠的地方飛,
我到理塘轉轉就回來。
根據這首詩歌的意思,人們認為六世達賴很可能在理塘地方轉世,他們去了理塘,通過多方面驗證,找到了一個聰明富態的男孩,后來這個男孩被迎請到布達拉宮坐床,他就是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格桑嘉措雖然出生在理塘,可是他的父親羅桑達吉跟瓊結有很深的關系。羅桑達吉出生在江孜地方,從小在瓊結日烏德寺當喇嘛,后來和寺廟頭人發生沖撞,為免遭迫害,他連夜逃出瓊結跑到拉薩,到哲蚌寺給一個大活佛當傭人。有一次他趕馬幫到了四川省的理塘,在一條河邊看見從上游漂下一個人,他救起來一看,是一位年輕女子。這女子是附近一戶人家的女兒,淌水過河時不小心被水沖走了。這家人非常感謝,決定將姑娘嫁給他為妻,羅桑達吉十分高興,將事情辦完以后,遂和姑娘完婚,在理塘定居下來。不久他們就有了一個孩子,就是后來成了七世達賴的格桑嘉措。
羅桑達吉本是個窮喇嘛,一夜之間成了佛父,擁有了地位和財富。在拉薩布達拉宮住了一些日子,他又回到瓊結,提出要在日烏德寺新修一座彌勒強巴佛殿,塑一尊兩人高的彌勒強巴佛鎦金銅像。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是要感謝瓊結地方的神靈,保佑他生了一個當達賴的孩子;也有人說他是為了在日烏德寺的頭人面前顯示一下自己。這時候,達娃卓瑪雖然已經老了,但因為她和六世達賴喇嘛的關系人人皆知,很受人們的尊重和愛戴。佛像開光之前,羅桑達吉專程前去拜會了達娃卓瑪,并誠懇地請她參加佛像的開光儀式,達娃卓瑪感謝佛父的盛情,開光那天,她專門為佛像供奉了一條自己精心編織的七彩圍裙,這條圍裙被作為圣物裝藏在佛像里面。
一晃二百年過去了,“文化革命”時,一伙人沖進日烏德寺造反,他們搗毀了強巴佛殿,推倒了強巴佛像,一個名叫洛熱娃的騾馬販子,趁人不備,從強巴佛的肚子里,將達娃卓瑪供奉的那條顏色依然鮮艷的圍裙偷偷揣進懷里帶回了家,他喜孜孜地叫老婆圍上,不料他老婆一圍上這條圍裙,便感到天眩地轉,急忙解下來,后來又有幾個人圍過,但都一樣,沒有辦法,洛熱娃只好又把圍裙送回原來的地方。
傳說一,倉央嘉措在押解進京途中,病逝于青海湖;
傳說二,倉央嘉措在路上被政敵拉藏汗秘密殺害;
傳說三,倉央嘉措被清帝囚禁于五臺山,抑郁而終;
傳說四,好心的解差將倉央嘉措私自釋放,他最后成為青海湖邊的一個普通牧人,詩酒風流過完余生。
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也就是“密傳”《琵琶音》的說法。“于火豬年當法王(即倉央嘉措)25歲時,被請往內地。”“次第行至東如措納時,皇帝詔諭嚴厲,眾人聞旨,惶恐已極。擔心性命難保,無有良策以對。于是異口同聲對我(倉央嘉措)懇求道:‘您已獲自主,能現仙逝狀或將形體隱去。若不如此,則我等勢必被斬首。’求告再三。倉央嘉措無限悲傷,話別之后,遽然上路,朝東南方向而去……此后,他經打箭爐至內地的峨眉山等地去朝山拜佛。然后,又到前后藏、印度、尼泊爾、甘肅、五臺山、青海、蒙古等地云游,講經說法,廣結善緣,創下無窮精妙業績。
據近年來的考古發現證實,倉央嘉措在內蒙阿拉善地區弘法利生,最后圓寂于此。騰格里沙漠中的承慶寺(六世達賴的圓寂地)、昭化寺(法體停放地)和賀蘭山廣宗寺(真身舍利存入處)就見證了六世達賴這一段生命歷程。
六世達賴于乾隆十一年(1746)5月8日坐化,年64歲。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六世達賴弟子阿旺多爾濟依照師父生前的意旨在賀蘭山中修造廣宗寺,寺內供奉著六世達賴靈塔(六世達賴肉身)。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廷為該寺賜名“廣宗寺”,授予鐫有藏滿蒙漢四種文字寺名的乾隆御筆金匾。此匾的落款為“大清乾隆歲次閏八月十六日”,從此南寺有了這個正式名稱。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造反派闖入南寺,搗毀了六世達賴靈塔,強迫僧侶們自己破壞六世達賴肉身,還焚燒了大量佛像、佛經。守寺的少數喇嘛當做牛鬼蛇神加以批斗后趕出寺院,一些無家可歸的僧人被驅逐到附近社隊。70年代初,將南寺的廟宇全部拆除,木料用作他途,財產由有關部門低價變賣處理。南寺變成了一片廢墟。
后由一老喇嘛將倉央嘉措遺骨偷偷火化,留有舍利存于寺內。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以落實。1981年南寺部分僧人來到原寺址蓋起蒙古包和帳篷,舉行了夏季祈愿法會,并由羅卜桑寧吾,尚巴丹達爾,丹比寧吾等人出資出力.在原葛根倉房的遺址上蓋建了15間平頂佛堂,把桑吉拉布坦精心撿起收藏的六世達賴骨灰重新造塔供奉。在旗人民政府批準下成立的南寺管理、籌措資金。從1989年開始新建了有歇山式屋頂的30間殿堂。1990年7月初新殿舉行了開光儀式。
達娃卓瑪和六世達賴的情緣
五世達賴喇嘛六十六歲時在布達拉宮圓寂,他手下的總管第悉桑結嘉措自作主張隱瞞了達賴喇嘛的死訊,他向外公布說達賴老了,又有病,需要每天在密室里閉關靜坐,研習佛法,不愿公開露面,同時,他秘密派人四處尋訪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
在山南的措那地方,他們找到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兒童,認定他是五世達賴的轉世,把他接到措那城堡悄悄供養起來,到了15歲時,在布達拉宮大殿坐床,他就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倉央嘉措不喜歡被人當神佛一樣供養在布達拉宮里,每天從早到晚沒完沒了的誦經禮佛使他非常厭煩,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長長的假發,化名唐桑旺布,溜到拉薩八角街或布達拉宮下的雪村,找男朋女友玩耍,享受世俗生活的歡樂。他寫的一些詩歌,反映了他過著活佛和俗人的雙重生活,其中有兩首是這樣寫的:
在那東方山頂/ 升起皎潔月亮/ 年輕姑娘面容/ 漸漸浮現心上
黃昏去會情人/ 黎明大雪飛揚/ 莫說瞞與不瞞/ 腳印已留雪上
守門的狗兒/ 你比人還機靈/ 別說我黃昏出去/ 別說我拂曉才歸
人家說我的閑話/ 自以說得不差/ 少年我輕盈步履/ 曾走過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從不展現眼前/ 沒想情人容顏/ 時時映在心中
住在布達拉宮/ 我是持明倉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薩/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倉央嘉措在布達拉宮后面林園的湖中小島上,修建了一座名叫龍王潭的精美樓閣,在這里邀集拉薩城里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唱歌跳舞,飲酒狂歡,倉央嘉措編寫了很多的情歌,讓大家演唱,這些情歌很快在西藏傳唱開來,很受人們的喜愛。在龍王潭,倉央嘉措結識了一個來自瓊結地方的姑娘,名叫達娃卓瑪,達娃卓瑪容貌美麗,性情溫柔,嗓音甜美,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剛剛釀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倉央嘉措和她特別相知相愛,好像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影子,白天他們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會。倉央嘉措非常喜歡達娃卓瑪,認為是神靈的賜于,前世的緣份,他寫了這樣一首歌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拉薩人煙稠密 瓊結人兒美麗 我心心相印的人兒 是瓊結地方來的
俗話說,甜青稞往往釀成苦酒,快樂往往變成悲哀。后來倉央嘉措發現達娃卓瑪好些天沒有到龍王潭來了,給她捎信約會,也像撒在水里的糌粑一樣沒有回音,親自到她住處拜訪,只見門上掛著一把大鎖,跟鄰居們打聽,才知道達娃卓瑪被她父母帶回了瓊結好多天了。倉央嘉措像丟了心愛的珍寶,心里特別難過。他失魂落魄,煩悶的時候,編寫了前面那首“不要再說瓊結瓊結”的歌。從此,倉洋嘉措再沒見過達娃卓瑪,達娃卓瑪成了他夢中的情人。
倉央嘉措達賴轉世靈童 及靈異傳說
達娃卓瑪回到瓊結以后,生兒育女過日子, 但她一天也沒把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忘記,她白天想著他,夜里也想著他,倉央嘉措更是在夢里常常和她相會。在思念中只過了幾年,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就圓寂了,去世時才二十四歲。為了尋找六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活佛和官員們認真查找了六世達賴的遺物,以求得尋找線索。他們在倉央嘉措的詩歌中,發現了這樣一首暗示性很強的詩:
云間白色的仙鶴啊,
請把翅膀借給我,
我不會往很遠的地方飛,
我到理塘轉轉就回來。
根據這首詩歌的意思,人們認為六世達賴很可能在理塘地方轉世,他們去了理塘,通過多方面驗證,找到了一個聰明富態的男孩,后來這個男孩被迎請到布達拉宮坐床,他就是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格桑嘉措雖然出生在理塘,可是他的父親羅桑達吉跟瓊結有很深的關系。羅桑達吉出生在江孜地方,從小在瓊結日烏德寺當喇嘛,后來和寺廟頭人發生沖撞,為免遭迫害,他連夜逃出瓊結跑到拉薩,到哲蚌寺給一個大活佛當傭人。有一次他趕馬幫到了四川省的理塘,在一條河邊看見從上游漂下一個人,他救起來一看,是一位年輕女子。這女子是附近一戶人家的女兒,淌水過河時不小心被水沖走了。這家人非常感謝,決定將姑娘嫁給他為妻,羅桑達吉十分高興,將事情辦完以后,遂和姑娘完婚,在理塘定居下來。不久他們就有了一個孩子,就是后來成了七世達賴的格桑嘉措。
羅桑達吉本是個窮喇嘛,一夜之間成了佛父,擁有了地位和財富。在拉薩布達拉宮住了一些日子,他又回到瓊結,提出要在日烏德寺新修一座彌勒強巴佛殿,塑一尊兩人高的彌勒強巴佛鎦金銅像。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是要感謝瓊結地方的神靈,保佑他生了一個當達賴的孩子;也有人說他是為了在日烏德寺的頭人面前顯示一下自己。這時候,達娃卓瑪雖然已經老了,但因為她和六世達賴喇嘛的關系人人皆知,很受人們的尊重和愛戴。佛像開光之前,羅桑達吉專程前去拜會了達娃卓瑪,并誠懇地請她參加佛像的開光儀式,達娃卓瑪感謝佛父的盛情,開光那天,她專門為佛像供奉了一條自己精心編織的七彩圍裙,這條圍裙被作為圣物裝藏在佛像里面。
一晃二百年過去了,“文化革命”時,一伙人沖進日烏德寺造反,他們搗毀了強巴佛殿,推倒了強巴佛像,一個名叫洛熱娃的騾馬販子,趁人不備,從強巴佛的肚子里,將達娃卓瑪供奉的那條顏色依然鮮艷的圍裙偷偷揣進懷里帶回了家,他喜孜孜地叫老婆圍上,不料他老婆一圍上這條圍裙,便感到天眩地轉,急忙解下來,后來又有幾個人圍過,但都一樣,沒有辦法,洛熱娃只好又把圍裙送回原來的地方。
上一篇: 陳曾壽 | 下一篇: 陳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