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原名洛桑仁欽倉央嘉措。其之父扎西丹增,原居錯那宗。其母為贊普后裔,名叫次旺拉姆。倉央嘉措誕生于1683年(藏歷第十一繞迥水豬年)3月1日。
1697年(藏歷第十二繞迥火牛年)被藏王第司·桑杰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 同年年燃燈節之際,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布達拉宮的司喜平措大殿,在丹增達賴汗和第悉·桑結嘉措等藏蒙僧俗官員的參加下,舉行了坐床典禮。清朝康熙皇帝從大局考慮,派出章嘉呼圖克圖等參加了典禮,并賞賜了無數珍寶。
1698年(藏歷土虎年),倉央嘉措至哲蚌寺,建立最初的法緣,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開首處,進行了經文傳承,開始聽取法相經典。第悉教授其梵文聲韻知識。另外,還從班禪大師及甘丹寺主持、薩迦、格魯、寧瑪等派有道上師學習大量顯密經典。第悉對于倉央嘉措的學習,管理得非常嚴格。
倉央嘉措成長的時代,恰值西藏政治動蕩,內外各種矛盾接連不斷地開始出現之際。1700年(藏歷鐵龍年),丹增達賴汗在西藏去世。其次子拉藏魯白遂來至前藏,承襲了乃父職位。蒙古施主當中對此也產生了贊同與反對的兩種意見。另外,第悉對第五世達賴喇嘛的圓寂進行了長期保密,這引起了清朝康熙帝的不滿。在西藏內部,由于第悉獨斷專行,長期“ 匿喪”,身穿袈裟而又公開蓄養“主母”等行為,招致哲蚌寺、色拉寺部分首腦表現出不滿情緒,等等。
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倉央嘉措感到“失望,學習也無益處”,遂變得懶散起來, 且喜好游樂,放蕩不羈。
1702年(藏歷水馬年六月),倉央嘉措20歲時,第悉勸其受比丘戒。他聽從勸告。前往扎什倫布寺與班禪大師洛桑益西相見。第五世班禪的傳記里說,“休說他受比丘戒,就連原先受的出家戒也無法阻擋地拋棄了。最后,以我為首的眾人皆請求其不要換穿俗人服裝,以近事男戒而受比丘戒,在轉法輪。但是,終無效應,只得將經過情形詳細呈報第悉。倉央嘉措在扎什倫布寺居17日后返回拉薩?!保ā段迨腊喽U洛桑益西自傳·明晰品行月亮》 209頁)自那以后,倉央嘉措便穿起俗人衣服,任意而為。白天在龍王潭內射箭、飲酒、唱歌,恣意嬉戲。還到拉薩近郊去游玩,與年輕女子尋歡作樂,放棄了戒行。
拉藏汗利用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與第悉·桑結嘉措之間的矛盾,制造越來越多的麻煩。第悉企圖投毒殺害拉藏汗的說法傳開以后,藏蒙福田、施主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公元1705年(藏歷木雞年)一月,第六世達賴喇嘛、吉雪第巴、拉木降神人、色拉、哲蚌二寺堪布、政府各要員、班禪大師的代表、蒙古諸施主等,集議如何解決矛盾。最后議決,第悉·桑結嘉措辭去地方政府的職務,將貢嘎宗撥給他作為食邑;拉藏汗保留“地方政府蒙古王”的稱號,返回青海駐牧。但是,實際上雙方都沒有打算執行決議。拉藏汗從拉薩出發以后,在羊八井、當雄等地駐留多日,緩緩抵達那曲。在那曲集結了藏北各地的蒙古軍隊,準備打仗。他借口第悉未遵守決議,仍然呆在布達拉宮內干預政府的一切事務,從那里折返拉薩。當年5月,拉藏汗在當雄將蒙古軍隊分為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率領,從澎波而來;另一路由其妻次仁扎西及部分軍官率領,從堆龍德慶而來。當時,色拉、哲蚌二寺的上師、密宗院的軌范師以及班禪大師的代表等人聞訊后,急忙先后趕去勸阻。請求汗王罷兵。但是,遭到拒絕。公元1705年(藏歷第十二繞迥木雞年)七月第悉·桑結嘉措被抓獲,押至堆龍德慶的朗孜村立刻斬首。從此以后,蒙古人拉藏汗統治前后長達12年。
當時,在西藏地方政府的框架中,噶廈和孜康屬于重要的機構。孜康機構既檢查稽核政府收支,又主持培養官員的學校。不久,殺害第悉·桑結嘉措的兇狠王妃次仁扎西也死去了。
拉藏汗掌握大權以后,對第六世達賴喇嘛多方責難。還特派人員赴京師,讒言桑結嘉措勾結準噶爾人,準備反叛朝廷。還說,第悉 ·桑結嘉措在布達拉宮立的倉央嘉措不是第五世達賴喇嘛真正的轉世靈童,他終日沉湎于酒色,不守清規,請予廢立??滴醯奂磁墒汤珊諌鄣热烁安兀贩饫睾篂?“翊法恭順汗”,賜金印一顆。命將倉央嘉措從布達拉宮的職位上廢除,“執獻京師”。
遵照諭旨,廢掉倉央嘉措以后,不久即“解送”北京。在哲蚌寺前的參尼林卡為其送行時,哲蚌寺僧人將其強行搶至該寺的甘丹頗章宮中。拉藏汗聞報后,立即派兵包圍了哲蚌寺,寺僧們亦準備武力抵抗,雙方即將發生流血沖突。倉央嘉措見此情形于心不忍,便自動走到蒙古軍中,立地平息了這場一觸即發的戰斗。然后,從北路進京,抵達青海的貢噶諾爾時圓寂,時年25歲。這是傳記中的普遍說法。所以,布宮里唯獨沒有六世達賴的靈塔。
其后,拉藏汗將生于公元1686年(藏歷火虎年)的活佛阿旺益西嘉措認定為第六世達賴喇嘛,將其迎至布達拉宮坐床,他在位11年。但是,西藏僧俗群眾皆不承認他是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白噶爾增巴·益西嘉措坐床以后,拉藏汗便上奏康熙皇帝,請求皇帝承認他是達賴喇嘛,并賜金印?;实垡雷啵n金印一顆,印文為:“敕封第六世達賴喇嘛之印”,被修改為“敕賜第六世達賴喇嘛之印?!保ā队¤b清冊》11頁)
為了穩定西藏當時的混亂局面,康熙帝于公元1713年(藏歷第十二繞迥水蛇年)冊封第五世班禪洛桑益西為“班禪額爾德尼”,賜金冊、金印。命他協助拉藏汗管理好西藏地方事務。從此,歷代班禪的“額爾德尼”名號便確定下來。
1697年(藏歷第十二繞迥火牛年)被藏王第司·桑杰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 同年年燃燈節之際,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布達拉宮的司喜平措大殿,在丹增達賴汗和第悉·桑結嘉措等藏蒙僧俗官員的參加下,舉行了坐床典禮。清朝康熙皇帝從大局考慮,派出章嘉呼圖克圖等參加了典禮,并賞賜了無數珍寶。
1698年(藏歷土虎年),倉央嘉措至哲蚌寺,建立最初的法緣,從《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開首處,進行了經文傳承,開始聽取法相經典。第悉教授其梵文聲韻知識。另外,還從班禪大師及甘丹寺主持、薩迦、格魯、寧瑪等派有道上師學習大量顯密經典。第悉對于倉央嘉措的學習,管理得非常嚴格。
倉央嘉措成長的時代,恰值西藏政治動蕩,內外各種矛盾接連不斷地開始出現之際。1700年(藏歷鐵龍年),丹增達賴汗在西藏去世。其次子拉藏魯白遂來至前藏,承襲了乃父職位。蒙古施主當中對此也產生了贊同與反對的兩種意見。另外,第悉對第五世達賴喇嘛的圓寂進行了長期保密,這引起了清朝康熙帝的不滿。在西藏內部,由于第悉獨斷專行,長期“ 匿喪”,身穿袈裟而又公開蓄養“主母”等行為,招致哲蚌寺、色拉寺部分首腦表現出不滿情緒,等等。
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倉央嘉措感到“失望,學習也無益處”,遂變得懶散起來, 且喜好游樂,放蕩不羈。
1702年(藏歷水馬年六月),倉央嘉措20歲時,第悉勸其受比丘戒。他聽從勸告。前往扎什倫布寺與班禪大師洛桑益西相見。第五世班禪的傳記里說,“休說他受比丘戒,就連原先受的出家戒也無法阻擋地拋棄了。最后,以我為首的眾人皆請求其不要換穿俗人服裝,以近事男戒而受比丘戒,在轉法輪。但是,終無效應,只得將經過情形詳細呈報第悉。倉央嘉措在扎什倫布寺居17日后返回拉薩?!保ā段迨腊喽U洛桑益西自傳·明晰品行月亮》 209頁)自那以后,倉央嘉措便穿起俗人衣服,任意而為。白天在龍王潭內射箭、飲酒、唱歌,恣意嬉戲。還到拉薩近郊去游玩,與年輕女子尋歡作樂,放棄了戒行。
拉藏汗利用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與第悉·桑結嘉措之間的矛盾,制造越來越多的麻煩。第悉企圖投毒殺害拉藏汗的說法傳開以后,藏蒙福田、施主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公元1705年(藏歷木雞年)一月,第六世達賴喇嘛、吉雪第巴、拉木降神人、色拉、哲蚌二寺堪布、政府各要員、班禪大師的代表、蒙古諸施主等,集議如何解決矛盾。最后議決,第悉·桑結嘉措辭去地方政府的職務,將貢嘎宗撥給他作為食邑;拉藏汗保留“地方政府蒙古王”的稱號,返回青海駐牧。但是,實際上雙方都沒有打算執行決議。拉藏汗從拉薩出發以后,在羊八井、當雄等地駐留多日,緩緩抵達那曲。在那曲集結了藏北各地的蒙古軍隊,準備打仗。他借口第悉未遵守決議,仍然呆在布達拉宮內干預政府的一切事務,從那里折返拉薩。當年5月,拉藏汗在當雄將蒙古軍隊分為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率領,從澎波而來;另一路由其妻次仁扎西及部分軍官率領,從堆龍德慶而來。當時,色拉、哲蚌二寺的上師、密宗院的軌范師以及班禪大師的代表等人聞訊后,急忙先后趕去勸阻。請求汗王罷兵。但是,遭到拒絕。公元1705年(藏歷第十二繞迥木雞年)七月第悉·桑結嘉措被抓獲,押至堆龍德慶的朗孜村立刻斬首。從此以后,蒙古人拉藏汗統治前后長達12年。
當時,在西藏地方政府的框架中,噶廈和孜康屬于重要的機構。孜康機構既檢查稽核政府收支,又主持培養官員的學校。不久,殺害第悉·桑結嘉措的兇狠王妃次仁扎西也死去了。
拉藏汗掌握大權以后,對第六世達賴喇嘛多方責難。還特派人員赴京師,讒言桑結嘉措勾結準噶爾人,準備反叛朝廷。還說,第悉 ·桑結嘉措在布達拉宮立的倉央嘉措不是第五世達賴喇嘛真正的轉世靈童,他終日沉湎于酒色,不守清規,請予廢立??滴醯奂磁墒汤珊諌鄣热烁安兀贩饫睾篂?“翊法恭順汗”,賜金印一顆。命將倉央嘉措從布達拉宮的職位上廢除,“執獻京師”。
遵照諭旨,廢掉倉央嘉措以后,不久即“解送”北京。在哲蚌寺前的參尼林卡為其送行時,哲蚌寺僧人將其強行搶至該寺的甘丹頗章宮中。拉藏汗聞報后,立即派兵包圍了哲蚌寺,寺僧們亦準備武力抵抗,雙方即將發生流血沖突。倉央嘉措見此情形于心不忍,便自動走到蒙古軍中,立地平息了這場一觸即發的戰斗。然后,從北路進京,抵達青海的貢噶諾爾時圓寂,時年25歲。這是傳記中的普遍說法。所以,布宮里唯獨沒有六世達賴的靈塔。
其后,拉藏汗將生于公元1686年(藏歷火虎年)的活佛阿旺益西嘉措認定為第六世達賴喇嘛,將其迎至布達拉宮坐床,他在位11年。但是,西藏僧俗群眾皆不承認他是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白噶爾增巴·益西嘉措坐床以后,拉藏汗便上奏康熙皇帝,請求皇帝承認他是達賴喇嘛,并賜金印?;实垡雷啵n金印一顆,印文為:“敕封第六世達賴喇嘛之印”,被修改為“敕賜第六世達賴喇嘛之印?!保ā队¤b清冊》11頁)
為了穩定西藏當時的混亂局面,康熙帝于公元1713年(藏歷第十二繞迥水蛇年)冊封第五世班禪洛桑益西為“班禪額爾德尼”,賜金冊、金印。命他協助拉藏汗管理好西藏地方事務。從此,歷代班禪的“額爾德尼”名號便確定下來。
上一篇: 陳曾壽 | 下一篇: 陳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