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 堯舜時人,炎帝第十四代孫,共工從孫,大約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

前后。他與商末孤竹君長子伯夷并非一人,孤竹國伯夷大約生活于公元前1140年前后,兩人的生活年代相距一千多年。四岳是堯舜時期官職,掌管諸侯事務。此處所說伯夷,是歷任四岳官中的一位,也是被人們紀念的一位。
《四語周語下》載:“昔共工棄此道也----共工之從孫四岳佐之----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也。”相傳,伯夷為姜姓,炎帝神農氏之裔共工的侄孫。曾擔任帝顓頊的大祭司,后為第一代太岳。太岳即華山,因炎帝之裔崇拜天神,以為山高接天,可通天神,而華山在其眼中為第一高峰,故稱之為太岳。后因祭祀天神的緣故,產生了太岳這一官職,伯夷為第一任太岳。以后的太岳部落每遷一地,不忘崇拜山岳的傳統,是故產生了四岳(以太岳部落為中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最高峰,后演變成為官職,由部落首領擔任),分管四座神山的祭祀。他們都是伯夷的子孫。
帝堯時伯夷輔政,掌管禮儀(伯夷為堯“典三禮”、“定五刑”),助堯治理部落聯盟,很有政績,堯想禪位于他,伯夷拒絕堯的美意,不肯接受禪讓,推薦舜做了帝。帝舜時正式任命伯夷為秩宗。禹代行天子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之心腹。伯夷因系共工之后,也善治水,曾助禹治水。帝舜晚年,賜伯夷姜姓,賜氏有呂,并封他為呂侯,封疆河南省南陽,建立了呂國,其后裔有單獨姓呂,也有單獨姓姜,也有呂姜兼姓者,春秋時,呂國被楚國所滅,后來子孫以國為氏,失國至周朝,呂尚(姜太公)復為氏,建立了齊國,郡望于河東又復東平。
上一篇: 白玉蟾 | 下一篇: 鮑令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