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同——曹魏時遼東胡人,在官明察,長于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贊其有濟世之才。
安清-一字世高。安息國太子。原來他已經繼承了王位,但為了能回到中原來,就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出家為僧,信奉佛教。精通梵語,念經修行。于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國河南洛陽來宣傳佛教。定居下來后,為了傳教的需要,他又工讀漢語,通曉漢語,譯梵本為漢語,譯《修行道地經》等30余部,皆屬小乘。
安金藏——唐代長安(今陜西省西安)人,為太常寺樂工。時太子李旦被人誣告謀反,武后下令查處此事,金藏為洗脫太子罪名,當眾引佩刀自剖其胸,腸出,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動,不疑李旦。
安祿山——唐安史之亂的禍首。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雜胡。本名軋(一作阿)犖山(703-757)。母突厥人。安祿山少孤,后隨繼父改姓安,名祿山。 初為邊境互市牙郎。安祿山驍勇機智,熟悉邊地情況,又善逢迎,手段狡詐,初得幽州節度使張守賞識,繼得玄宗寵信,至天寶十載(751年),已身兼平盧(今河北?。?、范陽(今北京市)、河東(今山西省)節度使等職,集三鎮(今遼寧西部、河北、山西一帶)軍、政、民、財權于一身。后乘玄宗晚年政治腐敗,禁軍虛弱,全國軍事布局內輕外重之機,以討權臣楊國忠為名,與史思明于十四載十一月,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同年陷洛陽。次年正月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元圣武。六月陷長安。從此唐半壁江山陷于戰亂之中。至德二載(757年)正月,為其子安慶緒所殺。
安重榮——五代時朔州(今屬山西?。┤?,初任后晉成德軍節度使,后石敬瑭降契丹,自稱兒皇帝,重榮以此為辱,遂起兵聲討石敬瑭,次年因戰敗而身亡。其子安德裕從小被其部下秦習所收養,喜好讀書,博貫文史,精《禮》、《傳》,后于宋開寶初年中進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民——宋代陜西省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權貴,時頒蔡京所書《元黨籍碑》于各州縣,安民刻碑畢才知蔡京乃當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兩酬金,為人稱頌。
安熙——字敬仲(1269-1311),號墨□,元代藁城(今屬河北?。┤?,性淡雅,喜垂釣,不屑仕進,家居教授數十年,教人入學以居敬為本,讀書以經術為先。四方來學者多有成就。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童——元代前期政治家。蒙古札剌兒氏。木華黎四世孫。忽必烈即帝位,召安童入宿衛,為四怯薛之長。至元二年(1265年)任中書右丞相。安童尊禮漢族士大夫,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積極協助忽必烈推行"漢法"。十二年,忽必烈命安童從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鎮阿力麻里,防御叛亂的西北諸王。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等叛變,將那木罕送交術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兒,將安童送交窩闊臺系后王海都。二十一年,被放還,仍為中書右丞相。二十四年,忽必烈重立尚書省,中書省形同虛設,安童因失去忽必烈的寵信,被迫辭職。至元三十年去世。
安盤——明代嘉定州(今屬上海市)人,官至兵科給事中,嘉靖初,以爭大禮廷杖除名。著有《頤山詩話》二卷。
安傳——明代淄川(今山東省淄博)人,萬歷年間中舉,累遷刑部郎中,出知衛輝府。著有《蛩音集》。
安大嵬——明代云夢(今屬湖北省)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學好古,精緯候。
安希范——字小范,號我素,江蘇省無錫人。安國的孫子,安如山的次子,庶出。盡管出生在以富有聞名全國,“鐘鳴鼎食”的家庭里,但幼年時代卻過的是“弱子委孤相依為命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飽覽經史,學問大有長進,自認為他岳父的藏書是他日后為人和治學的得力所在。他在19歲那年就考取了秀才。萬歷年間進士,授禮部主事,著人《天全堂集》等。
安昶——清代書法家,江蘇省金匱人,喜臨摹古帖,尤善草書。
安維峻——字曉峰。甘肅秦安人。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上疏痛斥李鴻章挾外洋以自重,投降賣國,中外臣民無不切齒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職。后隱居柏崖,閉門著書。著有《四書講義》、《詩文集》。
安伸——淄川人,明代萬歷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世高——漢代佛教學者。到中國傳播說一切有部阿毗曇學說和禪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本名清,原為安息國太子。自幼信奉佛教,當其將即位時,出家修道,而讓位于其叔。他精研阿毗曇,修習禪定。于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到達洛陽。不久即通曉漢語,翻譯經典。據晉代道安編纂的《眾經目錄》記載,安世高所譯經典共35種,41卷;現存22種,26卷。
安維峻——甘肅省秦安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授編修。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上疏痛斥李鴻章挾外洋以自重,投降賣國,中外臣民無不切齒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職。后隱居柏崖,閉門著書。安維峻直言敢諫,曾被慈禧革職,后又啟用,充京師大學堂總教習。著有《四書講義》、《詩文集》。
安鴻勛——清代江蘇省金匱(今常熟)人,官至訓導,善行草書。
安文欽——陜西省綏德人,清末秀才,抗戰時期積極與八路軍合作,建國后,歷任陜西省人民政府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稱為“陜西四老”之一。著有《滿腹牢騷記》等。
安子介——1912年6月26日出生,香港工商企業家,愛國民主人士。浙江省定??h人。安子介先生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工業家、國際貿易專家、經濟學家、漢字學家、語言學家、發明家、社會活動家……集諸家學問于一身。2000年6月3日,88歲高齡的安子介因病在香港逝世。
安民——宋代陜西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權貴,時頒蔡京所書《元黨籍碑》于各州縣,安民刻碑畢才知蔡京乃當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兩酬金,為人稱頌。
安俊——宋代名將,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史,人稱長髯太保。久在邊地,羌人識之。知環州,種世衡得俘虜,問:“爾畏誰?”答:“畏安太保。”種指安,說:“此長髯將軍正是。”
電流單位——安
電量。
電量Q=I*t。I就是電流,t就是時間。
安就是電流的單位,時就是小時,1安=1000毫安,1毫安=1000微安
電量定義為電池的放電電流(安或毫安)與放電時間(小時)的乘積,如10安時表示可以1安電流持續供電10小時,或以10安電流持續供電1小時,
電流的國際單位制單位是安(培) 符號位:A,常用單位還有:毫安mA,微安μA
開放分類: 物理,單位,電流
[我來完善] sendStat('hasre'); “安”相關詞條: 更多 危景榮武寧卓舒寶吉饒 pageTools.ctrlRelatedLemmaDown=function(){var B=Fe.G("word_more");var A=Fe.G("word_more_con");if(A.style.display=="none"){B.className="word_more2";A.style.display=""}else{B.className="word_more1";A.style.display="none"}}; “安”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 1.quiet; peaceful; calm 2.to be safe; to be in good health 3.to pacify; to set at ease 4.to place in a suitable position 5.to be satisfied 6.to harbour (an intention) 7.to install; to fit 8.security; safety 9.[Electrics] an ampere 10.where; how; what
安清-一字世高。安息國太子。原來他已經繼承了王位,但為了能回到中原來,就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出家為僧,信奉佛教。精通梵語,念經修行。于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國河南洛陽來宣傳佛教。定居下來后,為了傳教的需要,他又工讀漢語,通曉漢語,譯梵本為漢語,譯《修行道地經》等30余部,皆屬小乘。
安金藏——唐代長安(今陜西省西安)人,為太常寺樂工。時太子李旦被人誣告謀反,武后下令查處此事,金藏為洗脫太子罪名,當眾引佩刀自剖其胸,腸出,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動,不疑李旦。
安祿山——唐安史之亂的禍首。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雜胡。本名軋(一作阿)犖山(703-757)。母突厥人。安祿山少孤,后隨繼父改姓安,名祿山。 初為邊境互市牙郎。安祿山驍勇機智,熟悉邊地情況,又善逢迎,手段狡詐,初得幽州節度使張守賞識,繼得玄宗寵信,至天寶十載(751年),已身兼平盧(今河北?。?、范陽(今北京市)、河東(今山西省)節度使等職,集三鎮(今遼寧西部、河北、山西一帶)軍、政、民、財權于一身。后乘玄宗晚年政治腐敗,禁軍虛弱,全國軍事布局內輕外重之機,以討權臣楊國忠為名,與史思明于十四載十一月,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同年陷洛陽。次年正月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元圣武。六月陷長安。從此唐半壁江山陷于戰亂之中。至德二載(757年)正月,為其子安慶緒所殺。
安重榮——五代時朔州(今屬山西?。┤?,初任后晉成德軍節度使,后石敬瑭降契丹,自稱兒皇帝,重榮以此為辱,遂起兵聲討石敬瑭,次年因戰敗而身亡。其子安德裕從小被其部下秦習所收養,喜好讀書,博貫文史,精《禮》、《傳》,后于宋開寶初年中進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民——宋代陜西省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權貴,時頒蔡京所書《元黨籍碑》于各州縣,安民刻碑畢才知蔡京乃當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兩酬金,為人稱頌。
安熙——字敬仲(1269-1311),號墨□,元代藁城(今屬河北?。┤?,性淡雅,喜垂釣,不屑仕進,家居教授數十年,教人入學以居敬為本,讀書以經術為先。四方來學者多有成就。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童——元代前期政治家。蒙古札剌兒氏。木華黎四世孫。忽必烈即帝位,召安童入宿衛,為四怯薛之長。至元二年(1265年)任中書右丞相。安童尊禮漢族士大夫,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積極協助忽必烈推行"漢法"。十二年,忽必烈命安童從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鎮阿力麻里,防御叛亂的西北諸王。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等叛變,將那木罕送交術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兒,將安童送交窩闊臺系后王海都。二十一年,被放還,仍為中書右丞相。二十四年,忽必烈重立尚書省,中書省形同虛設,安童因失去忽必烈的寵信,被迫辭職。至元三十年去世。
安盤——明代嘉定州(今屬上海市)人,官至兵科給事中,嘉靖初,以爭大禮廷杖除名。著有《頤山詩話》二卷。
安傳——明代淄川(今山東省淄博)人,萬歷年間中舉,累遷刑部郎中,出知衛輝府。著有《蛩音集》。
安大嵬——明代云夢(今屬湖北省)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學好古,精緯候。
安希范——字小范,號我素,江蘇省無錫人。安國的孫子,安如山的次子,庶出。盡管出生在以富有聞名全國,“鐘鳴鼎食”的家庭里,但幼年時代卻過的是“弱子委孤相依為命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飽覽經史,學問大有長進,自認為他岳父的藏書是他日后為人和治學的得力所在。他在19歲那年就考取了秀才。萬歷年間進士,授禮部主事,著人《天全堂集》等。
安昶——清代書法家,江蘇省金匱人,喜臨摹古帖,尤善草書。
安維峻——字曉峰。甘肅秦安人。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上疏痛斥李鴻章挾外洋以自重,投降賣國,中外臣民無不切齒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職。后隱居柏崖,閉門著書。著有《四書講義》、《詩文集》。
安伸——淄川人,明代萬歷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世高——漢代佛教學者。到中國傳播說一切有部阿毗曇學說和禪法的第一位外籍僧人。本名清,原為安息國太子。自幼信奉佛教,當其將即位時,出家修道,而讓位于其叔。他精研阿毗曇,修習禪定。于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到達洛陽。不久即通曉漢語,翻譯經典。據晉代道安編纂的《眾經目錄》記載,安世高所譯經典共35種,41卷;現存22種,26卷。
安維峻——甘肅省秦安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授編修。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上疏痛斥李鴻章挾外洋以自重,投降賣國,中外臣民無不切齒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職。后隱居柏崖,閉門著書。安維峻直言敢諫,曾被慈禧革職,后又啟用,充京師大學堂總教習。著有《四書講義》、《詩文集》。
安鴻勛——清代江蘇省金匱(今常熟)人,官至訓導,善行草書。
安文欽——陜西省綏德人,清末秀才,抗戰時期積極與八路軍合作,建國后,歷任陜西省人民政府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稱為“陜西四老”之一。著有《滿腹牢騷記》等。
安子介——1912年6月26日出生,香港工商企業家,愛國民主人士。浙江省定??h人。安子介先生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工業家、國際貿易專家、經濟學家、漢字學家、語言學家、發明家、社會活動家……集諸家學問于一身。2000年6月3日,88歲高齡的安子介因病在香港逝世。
安民——宋代陜西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權貴,時頒蔡京所書《元黨籍碑》于各州縣,安民刻碑畢才知蔡京乃當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兩酬金,為人稱頌。
安俊——宋代名將,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史,人稱長髯太保。久在邊地,羌人識之。知環州,種世衡得俘虜,問:“爾畏誰?”答:“畏安太保。”種指安,說:“此長髯將軍正是。”
電流單位——安
電量。
電量Q=I*t。I就是電流,t就是時間。
安就是電流的單位,時就是小時,1安=1000毫安,1毫安=1000微安
電量定義為電池的放電電流(安或毫安)與放電時間(小時)的乘積,如10安時表示可以1安電流持續供電10小時,或以10安電流持續供電1小時,
電流的國際單位制單位是安(培) 符號位:A,常用單位還有:毫安mA,微安μA
開放分類: 物理,單位,電流
[我來完善] sendStat('hasre'); “安”相關詞條: 更多 危景榮武寧卓舒寶吉饒 pageTools.ctrlRelatedLemmaDown=function(){var B=Fe.G("word_more");var A=Fe.G("word_more_con");if(A.style.display=="none"){B.className="word_more2";A.style.display=""}else{B.className="word_more1";A.style.display="none"}}; “安”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 1.quiet; peaceful; calm 2.to be safe; to be in good health 3.to pacify; to set at ease 4.to place in a suitable position 5.to be satisfied 6.to harbour (an intention) 7.to install; to fit 8.security; safety 9.[Electrics] an ampere 10.where; how; what
上一篇: 哀長吉 | 下一篇: 安鴻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