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8)
【粘對】詩律術語。近體詩調平仄,有粘、對的規則。粘,取粘連、粘附之義,指前一聯對句和后一聯出句的平仄必須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對,取相對之義,指同一聯內出句和對句的平仄完全相反對立,即平對仄,仄對平。粘對的標志,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否失誤。最關鍵的位置,是五言第二字,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必須分明。
【失粘】作舊體詩術語。指作律詩、絕句時平仄失誤,不相粘貼,即后聯出句與前聯對句的平仄不合粘的規定,致使前后兩聯雷同。又據宋的陳鵠《耆舊續聞》,表啟之類的駢文,若平仄失調,有當時也叫失粘。參見“粘對”條。
【失對】作舊體詩術語。指作律詩、絕句時,平仄失誤,即一聯之內上下句平仄不符合相反相對的規定。失對就造成上下句雷同。
【詩韻】把同韻的字排列在一起,每韻定一字為韻目,作為押韻的依據。隋陸法言著《切韻》,共分二百零六個韻部,分部過細,不便押韻。唐初規定相鄰近的韻可以同用。南宋時,平水人劉淵編《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同用的韻合并為一百零七個韻,后人又減為一百零六韻,并稱為平水韻,這便是沿用至今的詩韻。唐人實際所用的韻部和平水韻所編的大致相同。
【雙聲疊韻】音韻學術語。雙聲指兩個字的音節聲母相同,如珍珠、參差等。迭韻指兩個字的音節韻部相同,如窈窕、荒唐等。雙聲迭韻是古漢語中構成雙音節詞的重要構詞手段,用于詩歌,則增加語言的音樂美。
【押韻(壓韻)】詩詞等韻文為使聲韻和諧,在句末用同韻的字,謂之押韻,也稱用隕。一般是隔句押韻,也有句句相押的。近體詩都把韻腳放在偶句上。詞和曲的押韻視不同詞調和曲調而定。
【韻腳】指詩詞等韻文在句末或聯末押韻的字。
【寬韻】詩韻術語。韻書中包含字數多的韻部,與“窄韻”相對而言。如平聲的東、支、先、陽、尤等韻,是寬韻。寫詩時,在寬韻中選擇腳字,余地大,比較輕松。 【窄韻】詩韻術語。韻書中包含字數少的韻部,如平聲的微、文、刪、蒸、侵是窄韻,寫詩時,在窄韻中選擇腳字,余地小,限制大。
【葉(xie)韻】也稱協句。詩韻術語。今韻與古韻因古今音變不同,故以今韻讀古韻文,多不和諧。南北朝有些學者用當時語言讀《詩經》,對不和諧的句子中某些字,臨時改讀某音,稱葉韻。至宋人提出古韻通轉,不煩改字之說。朱熹作《楚辭集注》推用稍廣,其弊至于一字數讀,隨處可葉。明陳第始用語音演變原理,認為所謂葉韻的音是古代本音,讀古音就能諧韻,不應隨意改讀。清代對古音研究逐漸安定因素精確,葉韻之說隨之廢除。
【通韻】詩韻術語。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可以相通。作詩時通韻可以互押。如平水韻中的“一東”與“二冬”、“四支”與“五徵”、“十四寒”與“十五刪”等可通押。古體詩通韻較寬,近體詩則受嚴格的限制。
【轉韻(換韻)】指一首詩中押了兩個或更多的韻。在古典詩歌中,古體詩隔若干句則可以轉換一韻,至押二韻或二韻以上者。唐以后的古體詩,有的一韻到底,也有的轉韻。近體詩不得轉韻。新詩用韻自由,不受限制。
【險韻】詩韻術語。1、詩韻中包含字數極少的韻部。如平聲的江、佳、肴、咸等韻,寫詩時從其中選擇韻腳字,余地小,甚至有選不出的危險,故名。2、指詩句用艱僻字押韻,人覺其險,但能化艱僻為平妥,能造成奇特的效果。唐代韓愈喜用險韻,宋代蘇軾曾以“尖”“叉”二字為韻,舊時推為險韻中的名作。
【尖叉】指稱善于用險韻作詩。宋蘇軾有《雪后書北臺壁二首》,其一,末二句為:“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其二,末二句為:“老病自嗟詩力退,寒吟《冰柱》憶劉叉。”用“尖”“叉”二字押韻,雖用險韻,而造語自然,平穩妥貼,為險韻之名作。后因以“尖叉”為善用險韻之代稱。
【首句用韻】作舊體詩術語。近體詩是隔句用韻的,但首句入韻(押韻)或不入韻都可以。如唐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句不入韻,五言詩多如此。唐李白《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直北回。”首句入韻,七言詩多如此。
【失韻】即出韻。指作詩詞押韻違反格律,使用非同韻部的字。多就近體詩而言。唐宋以來,律賦、駢文、詔令、表啟之類,上下句平仄不調,也叫失韻。
【進退韻】亦稱進退格。律詩用韻的一格。進退韻是兩韻間押,即第二、第六句用與甲韻,第四、第八句則用與甲韻相通的乙韻。如“寒”、“刪”二韻,或“虞”、“魚”二韻,一進一退,相同押韻,故名。
【轆轤韻】亦稱轆轤格。律詩用韻的一格。轆轤韻是雙出雙入,即律詩第二,第四句用甲韻,第六、第八句用與甲韻相通的乙韻,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魚”,雙出雙入,有如轆轤,故名。
【葫蘆韻】亦稱葫蘆格。為作詩用韻的一格。葫蘆韻是先二后四,如“東”“冬”通押,先二韻“東”,后四韻“冬”,先小后大,有如葫蘆,故名。 【和韻】和詩一種方式,即比照原詩中的韻作詩,可分為三種情況:用原韻,而與原作韻腳的字不同,稱依韻。用原韻,也用原字,且韻腳字的先后次序都相同,稱次韻,亦稱步韻。用原韻原字,而韻腳字的選后次序不同,稱用韻。
【次韻】又稱步韻,和韻的一種。即和他人詩詞,用原作的韻和韻腳,且韻腳字的先后次序相同。始于唐代元稹與白居易的互相唱和。《舊唐書。元稹傳》自敘:“白居易雅能詩,就中愛驅駕文字,窮極聲韻或為千言,或五百言律詩,以相投寄,小生自審不能過之,往往細排舊韻,別創新辭,名為次韻相酬,蓋欲以難相挑。”至宋以后,尤為盛行。
【分韻】又稱賦韻,舊時作詩的方法之一。數人相約賦詩,選定數字為韻,由各人分拈,并依所拈的韻,賦成詩句。古代詩人聯句時多用之,后人分韻并不限于聯句。 【賦韻】即分韻,舊時作詩的方法之一。賦是給予或分配的意思。(參見“分韻”條)
【限韻】指數人一起寫詩填詞時,限定一個韻,依韻成篇。限韻有兩種情況:限韻不限字。限韻也限字,即限定用某韻中的某幾個字。
【和詩】指作詩與別人相互唱和,多用于詩人間的酬答,和詩有不限定和韻或限定和韻兩種方式。
【分題】舊時作詩方法之一。詩人聚會,分找題目以賦詩,稱分題,亦稱探題。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謂:“有分題”。自注:“古人分題,或各賦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題得某物也。或日探題。”分題有時也分韻,但不限制。
【口占】指作詩的一種方式,不擬草稿,隨口吟成。如隨口吟成絕句或律詩一首,稱做“口占一絕”或“口占一律”。
【口號】古體詩的題名。表示作詩未似草稿,隨口吟成,與“口占”相似。如南朝宋鮑照《還都口號》。唐李白、王維、杜甫等都有口號詩。頌詩的一種。宋時皇帝每當春秋節日和皇帝的生日舉行宴會,樂工致辭,然后獻詩一章,歌功頌德。這種詩稱做口號。見《宋史•樂志》。
【聯句】寫詩的一種方式。兩人或數人共作的一詩時,人各一句或幾句,輾轉相繼而成篇,叫聯句。相傳漢武帝與群臣合作的《柏梁臺詩》,為聯句之始,不可信。此作詩方式起于南朝,沿至唐代較風行。
【集句】用前人一家或數家的詩句,拼集而成一詩的作詩方式。晉代傅咸的《七經詩》為現存最早的集句詩。宋代集句之風,更為盛行,王安石亦工于此。明代傳奇中的下場詩也多為集句詩。
【賦得】凡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南朝時已有此作,如梁元帝有《賦得蘭澤多芳草》一詩。試貼詩、應制之作、詩人集會分題、即景賦詩者,亦都常在題首冠以“賦得”二字。
【首聯】指律詩的第一、第二兩句。律詩共八句,每兩句為一聯,一首詩分成四聯,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首聯不必對仗。 【頷聯】指律詩的第二聯(三、四兩句),必須對仗。參見“首聯”條。
【頸聯】指律詩的第三聯(五、六兩句),必須對仗。參見“首聯”條。
【尾聯】指律詩的第四聯(七、八兩句),不必對仗。參見“首聯”條。
網友關注
- 怎樣識別古代的入聲字
- 押韻八戒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4)
- 元曲四大家
- 略說韻律
- 杜工部草堂詩話
- 詩經概述
- 宋詞與元曲比較區別
- 舊體詩格律
- 屈原寫《離騷》的背景
- 中秋節來源 中秋節詩詞 月餅別名
- 除夕的起源以及習俗簡介以及除夕詩詞
- 詩經和楚辭的不同比較研究
- 樂府詩集
- 宋詞入門知識
- 重陽節簡介
- 端午節簡介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 唐詩發展歷史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 關于詩詞格律(一)
- 離騷簡介
- 煉字與煉意
- 宋詞起源來源
- 《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 李景與李煜
- 關于詩詞格律(二)
- 重陽節的習俗
- 元曲來源元曲起源
- 什么是對聯
- 對聯之起源
- 重陽節的起源
- 什么是宋詞詞牌名
- 平仄詩二十八式格律表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9)
- 什么是格律詩?
- 樂府詩集簡介
- 元曲曲牌名
-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出自哪首詩
- 論語簡介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藏頭詩知識
- 楚辭的名稱和來源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2)
- 詞學名詞解釋
- 填詞雜說
- 古詩十九首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8)
- 飲水詞納蘭性德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5)
- 對仗淺談
- 春節名稱的歷代變化
- 宋詞簡介
- 《花間集》簡介論文資料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3)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7)
- 西江月詞牌釋義
- 詩韻舉要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6)
- 人間詞話 王國維
- 什么是七言詩、五言詩詩?
- 重陽詩篇
精品推薦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績溪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雷陣雨,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1/22℃
- 德令哈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17/8℃
- 中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0/16℃
- 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10℃
- 阿勒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萬榮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3/17℃
- 疏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銀川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巴里坤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