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對聯
【對聯的定義】 對聯又稱楹聯,起源于桃符,是一種對偶文學,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區分大小詞類相對,可見稱“對聯起源律詩”是根本的錯誤。傳統對聯的對仗要比所謂的詩對聯工整。隨著唐朝詩歌興起,散文對聯,被排斥在外。 散文對聯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過分強調詞性相當,又不失對仗的對聯。 [編輯本段]
【對聯之格律】 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梼杌》)。這要算我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見《應用寫作》1987年第1期《漫話對聯》) 對聯的正規名稱叫楹聯,俗稱對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喜聞樂見。對聯格律,概括起來,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敘如下:
一是字數要相等。
上聯字數等于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有一種特殊情況,即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如民國時某人諷袁世凱一聯: “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是"對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明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但對聯中應盡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 桃花流水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上下聯“之”字同位重復,但因為是虛字,是可以的。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二是詞性相當。
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大詞類,即實詞和虛詞。前者包括:名詞(含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含顏色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后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詞性相當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詞組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規則,這是一個最為基本,含義也最寬泛的規則。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一點即可。其次詞類對應規則,即上述12類詞各自對應。大多數情況下應遵循此規則。再次是義類對應規則,義類對應,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類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天文(日月風雨等)、 時令(年節朝夕等)、 地理(山風江河等)、官室(樓臺門戶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飛禽(雞鳥鳳鶴等)等等。最后是鄰類對應規則,即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如天文對時令、 天文對地理 、地理對宮室等等。
三是結構相稱。
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詞組和句式之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并列結構對并列結構,等等。如李白題題湖南岳陽樓聯: 水天一色; 風月無邊。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結構。其中,“水天”對“風月”皆為并列結構,“一色”對“無邊”皆為偏正結構。 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四是節奏相應。
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過;最難 風雨 故人來。 這是一副七字短聯,上下聯節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較長的對聯,節奏也必須相應。
五是平仄相諧。
什么是平仄?普通話的平仄歸類,簡言之,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古四聲中,平聲為平,上、去、入聲為仄。平仄相諧包括兩個方面: (一)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聯腳)平仄應相反,并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 詞組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中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應平仄相反。 (二)上下聯各自句內平仄交替。當代聯家余德泉等總結了一套“馬蹄韻"規則。簡單說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這樣一直下去,猶如馬蹄的節奏,如: 書山有路勤為徑。 ○○●●○○● 學海無涯苦作舟。 ●●○○●●○ (○為平,●為仄。"學"字按《平水韻部》為入聲) 對聯平仄問題不是絕對的,在許多情況下可以變通。如對聯中出現疊字、復字、回文、諧趣、音韻等等,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有的因聯意需要時也可以例外。
六是內容相關。
什么是對聯?就是既“對”又“聯”。上面說到的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同、節奏相應和平仄相諧都是“對”,還差一個“聯”。“聯”就是要內容相關。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如果上下聯各寫一個不相關的事物,兩者不能照映、貫通、呼應,則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作對聯。 但對聯的任何規則都有例外,“內容相關”也是如此。對聯中有兩類極特殊的對聯。
一是"無情對",上下聯逐字逐詞對仗工整,但內容毫不相關(或有似是而非的聯系),上下聯聯意對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如: 樹已半尋休縱斧; 果然一點不相干。 上下聯中,"樹""果"皆草木類;"已""然"皆虛字;"半""一"皆數字;"尋""點"皆轉義為動詞;"休""不"皆虛字;"縱""相"皆虛字;"斧""干"則為古代兵器。全聯以口語對詩句,更顯出乎意料之趣味。
二是分詠格詩鐘。上下聯分別詠出不相干的兩個事物;逐字逐詞對仗工整;通過聯意從某一點上把兩件事物關連起來。分詠格詩鐘有些類似無情對,還類似謎語,但不同點也很多,有興趣的聯友可作進一步研習。 楹聯強調內容相關,但又禁忌同義相對,稱為“合掌”。所謂忌同義相對,指上下聯相對的語句,其意思應盡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對“朝陽”、“史冊”對“汗青”、“神州千古秀”對“赤縣萬年春”、“生意興隆通四海”對“財源茂盛達三江”等,就屬合掌。當然,個別非中心詞語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聯中比重很小,無傷大雅。 [編輯本段]
【對聯之習俗】
春聯習俗
春聯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關介紹和評定文字如下: 楹聯習俗源于我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西晉時期(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歷史傳衍過程中,楹聯與駢賦、律詩等傳統文體形式互相影響、借鑒,歷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淀逐漸豐厚。楹聯有偶語、儷辭、聯語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肇始于明代。 楹聯以“副”為量詞,一般以兩行文句為一副,并列豎排展示,自上而下讀,先右后左,右邊為上聯,左邊為下聯。楹聯屬格律文學,有種種講究,但無字數和句數的限制,少則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對舉、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辭法相應、節律對拍、形對義聯是其文體特性,其中尤以聲律的平仄與詞性的對仗為關捩。楹聯言簡意賅,雅俗共賞,人稱“詩中之詩”。 楹聯以文字為內容、以書法為載體,制品種類繁多,包括紙裱、鏡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楹聯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相關著述,各類楹聯典籍數以萬計。 楹聯應用廣泛,除名勝宮殿、亭臺樓閣、廳堂書屋懸掛外,還廣泛應用于節慶、題贈、祝賀、哀挽、陵墓等場合。依據功用之不同,它可分為春聯、壽聯、風景名勝聯、自題聯及各種技巧聯等。 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對聯習俗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春聯習俗
春聯古稱春貼,是一年一度新春佳節時書寫張貼的一種時令對聯。春聯習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在湖南,貼春聯是春節文化中的一種重要習俗。春聯具有祝頌性、時效性和針對性特點,并突出一個“春”字。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婚聯習俗。
婚聯是為慶賀結婚之喜而撰寫對聯,通常張貼于婚娶之家的大門、洞房門、廳堂或妝奩堂上。其內容多是對結婚雙方的熱情贊美和良好祝福,帶有濃烈的吉祥、喜慶色彩。
壽聯習俗。
壽聯是為過壽的人祝壽專用的對聯,其內容一般是評贊過壽者的功業才能、道德文章、祝福過壽者多福高壽,美滿幸福,具有熱烈而莊敬的感情色彩。
挽聯習俗。
挽聯,有的地方叫喪聯,系由挽詞演變而來,是一種人們用于對先人、死者表示緬懷、寄托哀思的對聯。往往貼在門口、骨灰盒兩側、追悼會會場兩側、花圈上,一般用白紙配黑字,具有肅穆、莊嚴和沉痛的感情色彩。透過聯語,喚起人們對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網友關注
- 宋詞簡介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3)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5)
- 中秋節來源 中秋節詩詞 月餅別名
- 什么是格律詩?
- 離騷簡介
- 重陽詩篇
- 宋詞與元曲比較區別
- 詩經概述
- 端午節簡介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 《花間集》簡介論文資料
- 論語簡介
- 樂府詩集
- 宋詞入門知識
- 古詩十九首
- 藏頭詩知識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6)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對仗淺談
- 《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 唐詩發展歷史
- 除夕的起源以及習俗簡介以及除夕詩詞
- 人間詞話 王國維
- 屈原寫《離騷》的背景
- 元曲來源元曲起源
- 煉字與煉意
- 重陽節的起源
- 舊體詩格律
- 西江月詞牌釋義
- 什么是宋詞詞牌名
- 詩韻舉要
- 怎樣識別古代的入聲字
- 押韻八戒
- 樂府詩集簡介
- 李景與李煜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4)
- 填詞雜說
-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出自哪首詩
- 什么是對聯
- 楚辭的名稱和來源
- 元曲四大家
- 什么是七言詩、五言詩詩?
- 春節名稱的歷代變化
- 關于詩詞格律(二)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7)
- 關于詩詞格律(一)
- 宋詞起源來源
- 重陽節的習俗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2)
- 詞學名詞解釋
- 飲水詞納蘭性德
- 元曲曲牌名
- 對聯之起源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9)
- 略說韻律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8)
- 詩經和楚辭的不同比較研究
- 杜工部草堂詩話
- 平仄詩二十八式格律表
- 重陽節簡介
精品推薦
- 聞喜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3/16℃
- 彭陽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5/11℃
- 英吉沙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5℃
- 阜寧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獨山子區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陵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尼勒克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1/8℃
- 奎屯市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瑪多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雨夾雪,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4級,氣溫:16/1℃
- 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