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概述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詩經》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 《詩經》共收集了311篇詩歌,其中6篇為笙詩,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現存305篇。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大量樂譜失傳,僅存的歌詞則編入《詩經》。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
編集關于《詩經》的編集,漢代有三種說法:①行人采詩說?!稘h書·藝文志》載:“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詩經》305 篇的韻部系統和用韻規律和詩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時間長、地域廣,在古代交通不便、語言互異的情況下,如果不是經過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產生這樣一部詩歌總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詩說是可信的。②孔子刪詩說?!妒酚?middot;孔子世家》載:“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穎達、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對此說均持懷疑態度?!对娊洝反蠹s成書于公元前6世紀,此時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 544年吳公子季札至魯國觀樂,魯樂工為他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說明那時已有了一部《詩》,此時孔子年僅 8 歲 。因此近代學者一般認為刪詩說不可信 。但根據《論語》中孔子所說:“吾自衛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確曾為《詩》正過樂。只不過至春秋后期新聲興起,古樂失傳,《詩三百》便只有歌詩流傳下來 ,成為今之所見的詩歌總集。 ③獻詩說。在周代的時候公卿列士獻詩、陳詩,以頌美或諷刺,是有史籍考正的。當時因為天子為了“聽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惡”,而命諸侯百官獻詩。
《國語·周語》:“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師箴,瞍賦,曚誦。”這主要是為了反映民情,考察政治得失,最終用來維持自己的統治,這也正是《漢書·文藝志》里說:“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還有朱熹在《詩集傳》也說過:“詩”是“諸侯采之貢于天子”。而且在《漢書·食貨志》、《禮記·王制》、《晉語六》也有類似的記載。 體例分類 《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对娊洝返捏w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 分為風 、雅、頌三類。①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多為民間的歌謠?!讹L》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即朝廷之樂,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 ,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 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③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俄灐吩娪址譃椤吨茼灐?1篇,《魯頌》4篇 ,《商頌》5篇 ,共40篇。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當產生在西周后期至東遷時 ;《 國風 》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當產生于春秋時期。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思想內容 《詩經》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其中有些詩,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劉 》、《綿》、《皇矣》、《大明》等,記載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紂,是周部族起源、發展和立國的歷史敘事詩。 有些詩,如《魏風·碩鼠》、《魏風·伐檀》等,以冷嘲熱諷的筆調形象地揭示出奴隸主貪婪成性、不勞而獲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聲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顯示了奴隸制崩潰時期奴隸們的覺醒。有些詩,如《小雅·何草不黃》、《豳風·東山》、《唐風·鴇羽》、《小雅·采薇》等寫征夫思家戀土和對戰爭的哀怨;《王風·君子于役》、《衛風·伯兮》等表現了思婦對征人的懷念。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時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戰爭徭役給人民帶來的無窮痛苦和災難。有些詩,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畫了婦女們采集車前子的勞動過程;《豳風·七月》記敘了奴隸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小雅·無羊》反映了奴隸們的牧羊生活。 還有不少詩表現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如《秦風·兼葭》表現了男女之間如夢的追求;《鄭風·溱洧》、《邶風·靜女》表現了男女之間戲謔的歡會;《王風·采葛》表現了男女之間痛苦的相思;《衛風·木瓜》、《召南·摽有梅》表現了男女之間的相互饋贈;《鄘風·柏舟》、《鄭風·將仲子》則反映了家長的干涉和社會輿論給青年男女帶來的痛苦。另如《邶風·谷風》、《衛風·氓》還抒寫了棄婦的哀怨,憤怒譴責了男子的忘恩負義,反映了階級社會中廣大婦女的悲慘命運。 藝術成就及其影響《周禮·春官·大師》云:“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六詩在《毛詩序》中又作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手法而言。關于賦、比、興,宋代朱熹在《詩集傳》中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例如《豳風·七月》、《衛風·氓》都是賦體:前者鋪敘了奴隸春耕、采桑、紡織、田獵、造酒、貯藏和準備過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勞動生活,表現了階級的對立和奴隸們的悲憤之情;后者倒敘了棄婦與氓由戀愛到結婚直至被氓遺棄的悲慘遭遇,表現了棄婦的哀怨和決絕。又如《魏風·碩鼠》、《邶風·新臺》都是比體:前者把剝削者比作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亂無恥的衛宣公比作大癩蛤?。欢叨技脑⒘藰O大的諷刺之意。另如《周南·關雎》、《魏風·伐檀》都是興體:前者以貞鳥雎鳩的“關關”叫聲起興,聯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隸們的“坎坎”伐木聲起興,聯想到奴隸主階級的不勞而獲。在《詩經》中,賦、比、興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賦而比也”,有“比而興也”,還有“興而比也”。如《衛風·氓》是賦體,但詩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吁嗟鳩兮,無食桑葚”又顯然是“興而比也”。另如《衛風·碩人》,用鋪陳的手法描寫莊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傳神地表現出莊姜的天生麗質 , 這顯然又是“ 賦而比也”。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 《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綿詞來狀物、擬聲、窮貌。“以少總多,情貌無遺”。此外,《詩經》在押韻上有的句句押韻,有的隔句押韻,有的一韻到底,有的中途轉韻,現代詩歌的用韻規律在《詩經》中幾乎都已經具備了。 《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于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后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对娊洝返挠绊戇€越出中國的國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很早就傳入漢文版《詩經》。從18世紀開始,又出現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譯本?!对娊洝分械臉犯?,原來的主要用途,一是作為各種典禮儀的一部分,二是娛樂,三是表達對于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但到后來,《詩經》成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學習《詩經》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這種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語言的作用,特別在外交場合,常常需要摘引《詩經》中的詩句,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叫“賦《詩》言志”,其具體情況在《左傳》中多有記載?!墩撜Z》記孔子的話說:“不學《詩》,無以言。”“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可以看出學習《詩經》對于上層人士以及準備進入上層社會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詩經》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義?!抖Y記-經解》引用孔子的話說,經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溫柔敦厚”?!墩撜Z》記載孔子的話,也說學了《詩》可以“遠之事君,邇之事父”,即學到事奉君主和長輩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見(理應也是當時社會上層一般人的意見),“《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就是,《詩經》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總體上)是符合于當時社會公認道德原則的。否則不可能用以“教化”。 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論來推測當時人對《詩經》的看法,他們所定的“無邪”的范圍還是相當寬廣的。許多斥責統治黑暗、表現男女愛情的詩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認為是“無邪”即正當的感情流露。第二,盡管如此,《詩經》畢竟不是一部單純的詩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項文化積累,又是貴族日常誦習的對象。所以,雖然其中收錄了不少民間歌謠,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與社會公認的政治與道德原則相沖突的內容。 秦代曾經焚毀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詩經》是易于記誦的、士人普遍熟悉的書,所以到漢代又得到流傳。漢初傳授《詩經》學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個學派:齊之轅固生,魯之申培,燕之韓嬰,趙之毛亨、毛萇,簡稱齊詩、魯詩、韓詩、毛詩(前二者取國名,后二者取姓氏)。齊、魯、韓三家屬今文經學,是官方承認的學派,毛詩屬古文經學,是民間學派。但到了東漢以后,毛詩反而日漸興盛,并為官方所承認;前三家則逐漸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傳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詩經》,就是毛詩一派的傳本。
《詩經》“六義”指的是 風、雅、頌、賦、比、興,前三個說的是內容,后三個說的是手法。 《風》、《雅》、《頌》三部分的劃分,是依據音樂的不同?!讹L》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稱作“十五國風”共160篇。 《雅》分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宮廷樂歌,共105篇。 《頌》包括《周頌》(31篇),《魯頌》(4篇),和《商頌》(5篇),是宗廟用于祭祀的樂歌和舞歌,共40篇。 “風”的意義就是聲調。它是相對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而言的。它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古人所謂《秦風》、《魏風》、《鄭風》,就如現在我們說陜西調、山西調、河南調。 國風·周南 國風·召南 國風·邶風 國風·鄘風 國風·衛風 國風·王風 國風·鄭風 國風·魏風 國風·唐風 國風·齊風 國風·秦風 國風·陳風 國風·檜風 國風·曹風 國風·豳風 “雅”是“王畿”之樂,這個地區周人稱之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范的音樂。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猶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朱熹《詩集傳》曰:「雅者,正也,正樂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說又有正變之別。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饗之樂也;正大雅,朝會之樂,受釐陳戒之辭也。......辭氣不同,音節亦異?!构识笮⊙胖惸嗽陟镀鋬热?。 “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毛詩序》說:“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這是頌的含義和用途。王國維說:“頌之聲較風、雅為緩。”(《說周頌》)這是其音樂的特點。
“賦”按朱熹《詩集傳》中的說法,“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說,賦是直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 如“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即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对娊洝分杏帽扔鞯牡胤胶芏?,手法也富于變化。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鶴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碩人》連續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膚,“瓠犀”喻美人之齒,等等,都是《詩經》中用“比”的佳例。 “賦”和“比”都是一切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手法,而“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興”字的本義是“起”,因此又多稱為“起興”,對于詩歌中渲染氣氛、創造意境起著重要的作用。《詩經》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它往往用于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有時一句詩中的句子看似比似興時,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來判斷是否是興。例衛風·氓中“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就是興。.大約最原始的“興”,只是一種發端,同下文并無意義上的關系,表現出思緒無端地飄移聯想。就像秦風的《晨風》,開頭“鴥彼晨風,郁彼北林”,與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云云,很難發現彼此間的意義聯系。雖然就這實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時代懸隔才不可理解,但這種情況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現代的歌謠中,仍可看到這樣的“興”。 進一步,“興”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較有實在意義的用法。但正因為“興”原本是思緒無端地飄移和聯想而產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較實在的意義,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虛靈微妙的。如《關雎》開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以興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關雎和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的和諧恩愛,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確定。又如《桃夭》一詩,開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寫出了春天桃花開放時的美麗氛圍,可以說是寫實之筆,但也可以理解為對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說這是在烘托結婚時的熱烈氣氛。由于“興 ”是這樣一種微妙的、可以自由運用的手法,后代喜歡詩歌的含蓄委婉韻致的詩人,對此也就特別有興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陳出新,不一而足,構成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特殊味道。 《詩經》的作用 《毛詩大序》中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但是詩與樂舞終將會分離,因為進入文明時代之后,藝術必然趨向于細化,因此詩歌便從歌辭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文體。
《詩經》中的樂歌,原來的主要用途,一是作為各種典禮儀的一部分,二是娛樂,三是表達對于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但到后來,《詩經》成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學習《詩經》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這種教育一方面具有美化語言的作用,特別在外交場合,常常需要摘引《詩經》中的詩句,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叫“賦《詩》言志”,其具體情況在《左傳》中多有記載。《論語》記孔子的話說:“不學《詩》,無以言。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可以看出學習《詩經》對于上層人士以及準備進入上層社會的人士,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詩經》的教育也具有政治、道德意義?!抖Y記·經解》引用孔子的話說,經過“詩教”,可以導致人“溫柔敦厚”?!墩撜Z》記載孔子的話,也說學了《詩》可以“遠之事君,邇之事父”,即學到事奉君主和長輩的道理。按照孔子的意見(理應也是當時社會上層一般人的意見),“《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就是,《詩經》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總體上)是符合于當時社會公認道德原則的。否則不可能用以“教化”?!∵@里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就孔子所論來推測當時人對《詩經》的看法,他們所定的“無邪”的范圍還是相當寬廣的。許多斥責統治黑暗、表現男女愛情的詩歌,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仍可認為是“無邪”即正當的感情流露。第二,盡管如此,《詩經》畢竟不是一部單純的詩集,它既是周王朝的一項文化積累,又是貴族日常誦習的對象。所以,雖然其中收錄了不少民間歌謠,但恐怕不可能包含正面地、直接地與社會公認的政治與道德原則相沖突的內容。
詩經中還出現了歌頌教師的篇目,極有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歌頌教師的詩歌。(《菁菁者莪》)其中的 “君子”即是指教師。雖然今人多認為是愛情詩,但證據不足。比如說,《詩序》中就提到了“菁菁者莪,樂育人也;君子能長育人才,則天下喜樂之矣。”從這里就很明顯能看出這首詩歌真正的方向。 《詩經》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十分豐富,它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經濟,祭祀典禮,戰爭徭役,定都建國,燕饗歡聚,狩獵耕耘,采摘漁牧,君王貴族,將軍大夫,君子淑女,農夫商賈,思婦棄婦,游子隱逸,初戀思慕,閨怨春情,幽期密會,洞房花燭,迎親送葬,懷人悼亡,草木魚蟲,飛禽走獸,鶯啼馬鳴,風蕭雨晦,波光山影,火山地震,祈禱祝愿,占卦圓夢等等,其信息量之大,文獻價值之高,令人驚嘆??梢哉f,一部《詩經》立體地再現了生存環境、事態人情,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反映,其內容在世界古代詩歌作品中是獨一無二的,遠比印度的《吠陀》與基督教《圣經》中的詩篇要廣泛得多。它的主題已不限于宗教性的,或僅僅表達一種虔誠的感情,它也不像荷馬史詩只談論戰爭與冒險,它歌唱的是人的生活,人的感情,用英國詩人華茲華斯的詩說:“卑俗的山歌俚曲,/現今日常熟悉的事情,/天然的悲苦和傷逝,/過去有過,以后還會有。”(選自《孤獨的割麥女》)在如此自然,如此樸素,如此親切地表現普通人民的心聲和感情方面,很少有別的詩集堪與《詩經》相提并論。
《詩經》的作者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于民間的歌謠。這些民間歌謠是如何集中到朝廷來的,則有不同說法。漢代某些學者認為,周王朝派有專門的采詩人,到民間搜集歌謠,以了解政治和風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種說法:這些民歌是由各國樂師搜集的。樂師是掌管音樂的官員和專家,他們以唱詩作曲為職業,搜集歌謠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唱詞和樂調。諸侯之樂獻給天子,這些民間歌謠便匯集到朝廷里了。這些說法,都有一定道理。
網友關注
- 元曲來源元曲起源
- 論語簡介
- 元曲四大家
- 除夕的起源以及習俗簡介以及除夕詩詞
- 人間詞話 王國維
- 煉字與煉意
- 李景與李煜
- 宋詞入門知識
- 重陽節的習俗
- 楚辭的名稱和來源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4)
- 唐詩發展歷史
- 平仄詩二十八式格律表
- 飲水詞納蘭性德
- 重陽節簡介
- 什么是宋詞詞牌名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7)
- 填詞雜說
- 對仗淺談
- 《花間集》簡介論文資料
- 春節名稱的歷代變化
- 西江月詞牌釋義
- 關于詩詞格律(二)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9)
- 藏頭詩知識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6)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8)
- 元曲曲牌名
- 重陽節的起源
- 中秋節來源 中秋節詩詞 月餅別名
- 宋詞起源來源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端午節簡介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 什么是格律詩?
- 《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 詩韻舉要
- 詩經和楚辭的不同比較研究
- 對聯之起源
- 詞學名詞解釋
- 宋詞簡介
- 舊體詩格律
- 什么是對聯
- 屈原寫《離騷》的背景
- 樂府詩集簡介
-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出自哪首詩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怎樣識別古代的入聲字
- 押韻八戒
- 略說韻律
- 什么是七言詩、五言詩詩?
- 離騷簡介
- 重陽詩篇
- 杜工部草堂詩話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5)
- 關于詩詞格律(一)
- 樂府詩集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3)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2)
- 宋詞與元曲比較區別
- 詩經概述
精品推薦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囊謙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5℃
- 永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3℃
- 大安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5/14℃
- 伊寧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晉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南風,風力:<3級,氣溫:22/13℃
- 麻城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8/22℃
- 賀蘭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積石山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烏爾禾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