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發展歷史
中國唐代詩歌的稱謂。標志著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唐代詩歌創作繁榮,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流派眾多、體制齊備,作家作品量多質高,據《全唐詩》存錄,詩有4.89萬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詩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經濟進一步發展、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在社會思想比較開放,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推動下,詩人們繼承和發揚《詩經》、《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廣泛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結果。它顯示出中國古典詩歌已發展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發展過程 唐詩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個階段。
①初唐詩歌。
初唐詩歌仍處于陳隋時期余光返照中。太宗李世民及周圍的文人詩作浮艷柔麗。上官體綺錯婉媚。只有魏徵、王績、王梵志等少數人能自拔于流俗。直到初唐四杰,詩歌的內容和形式才有所開拓。但他們仍未擺脫六朝后期“采麗競繁”的影響。真正廓清梁陳詩風影響的,是武后時期的陳子昂。他提倡“漢魏風骨”,以復古為革新,抵制浮靡詩風。與他略同時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問和文章四友(李嶠、崔融、蘇味道、杜審言),他們的作品多是奉和應制、點綴升平,但他們其他題材詩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審言的詩。但他們的主要貢獻在律體完成方面。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稱為五、七言律詩定型的奠基人。
②盛唐詩歌。
盛唐詩人在陳子昂和沈、宋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正確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結合起來。玄宗開元、天寶間,詩歌全面繁榮,名家大量出現。他們的作品精麗華美、雄健清新、興象超妙、韻律和諧,表現了時代共同的藝術特色。邊塞詩和田園山水詩在盛唐詩中比重很大。邊塞詩派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為代表,其作品氣氛濃郁、情調悲壯,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絕。田園山水詩人以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最知名,他們的詩多反映閑適、退隱的思想情緒,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絕和五言古體。這派詩人在發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進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維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是盛唐詩歌最高成就的標志。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亂前為多。內容、題材豐富,氣勢雄放,想象豐富,風格飄逸,多側面、多層次地反映唐朝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時代心理。杜甫的詩則是動亂時代的詩史,忠實地記錄了國家的變亂和人民的苦難;博大精深,沉郁頓挫;開新樂府運動先聲。在詩歌語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轉益多師,廣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為后世詩歌發展開辟了眾多途徑。另外,元結、沈千運、孟云卿等人也是此期較有特色的詩人。
③中唐詩歌。
中唐之初,國家衰落,詩壇也不景氣。劉長卿和大歷十才子詩學王維,精致秀潤,但內容多浮淺。盧綸、李益有部分蒼涼傷感、意境雄渾的邊塞絕句。此期較杰出者是韋應物,其田園山水詩高雅閑淡,而其樂府歌行則于婉麗流美中頗寄諷喻。此外,戎昱、顧況、戴叔倫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貞革新和元和中興使詩壇重新活躍。白居易、元稹、李紳、張籍、王建一派倡導新樂府運動,寫下大量廣泛反映現實、批評時政的政治諷喻詩,風格舒徐坦易。而韓愈、孟郊、李賀、賈島一派則以奇險峭刻見長。但韓詩氣豪,孟詩思深,李詩幽麗,賈詩清苦。此外,姚合詩清奇僻苦,盧仝、劉叉等人以奇崛見長。兩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詩或澹泊雅麗,或哀怨激越。劉禹錫的詩精練含蓄,意境優美,韻律和諧。這一時期,詩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個性風格是異常突出的。
④晚唐詩歌。
晚唐五代詩風漸趨纖巧。雖有過在文學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作者和作品,但總的來說,缺少盛、中唐的闊大氣魄與渾融境界。杰出詩人李商隱、杜牧在詩歌藝術上有獨特的貢獻。其詩聲情流美,翰藻醲郁,但傷時憂國,哀怨深沉,有種沒落感。溫庭筠才思清綺,詞采秾麗,但格調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總體風格輕淺纖微。此后詩家多是效法前人,藝術上無重大突破。較有名的詩人有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杜荀鶴、羅隱、韓偓等人。 成就 唐代詩歌體制多樣,宋以后的整個中國古典詩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圍。唐人古體詩既可抒情,又可敘事、議論。由于受近體詩影響,唐人古詩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律,皆不同于晉、宋以前古詩的純任自然。五古在唐初猶承齊梁變體,經陳子昂的變革,張九齡、李白的發揚,至杜甫而堂廡頓開。七言則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詩與精工整煉、有律化傾向的傳統歌行體的雙軌并行。樂府是古體詩中特殊的一類。唐人樂府多不合樂,或借舊題寫新意,或立新題記新事。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為最高。五七言律詩是唐代新興詩體。五律經王績、初唐四杰,至沈、宋終于實現體制規范化。七律興起較晚,至沈、宋和杜審言始有成篇。經王維、李頎和高、岑等人的發展,到杜甫境界大開。
此后,五七言律平行發展。大歷十才子、賈島、姚合、許渾、趙嘏等均是律體名家。至晚唐李商隱,七律的音調美和語言技巧,發展到更為成熟的境地。律詩中又有排律,多數作者往往逞博矜奧,夸多斗靡。少有佳作。杜甫的部分排律,寫重大題材,工整流美,成就較高。 唐人絕句用來和樂歌唱,創作之盛,終唐之世未衰。盛唐前絕句,興象玲瓏,語意渾成,情景單純,韻味悠長;以李白、王維、王昌齡最為擅場。中晚唐絕句含思婉轉,筆意曲折;杜牧、李商隱是其代表。此外,杜甫開絕句中議論一體;劉禹錫、白居易仿民歌作《竹枝詞》、《楊柳枝詞》、《浪淘沙》,風趣活潑,音調往往拗中取峭,添絕句新格。 編選和研究 唐代詩對后世影響巨大,被奉為典范。后人的編選、箋注、品評、研究未曾間斷。唐詩總集有明胡震亨的《唐音統簽》、清彭定求等的《全唐詩》。選集方面,唐代有《唐人選唐詩(十種)》,宋朝李昉等的大型詩文合編選集《文苑英華》保存了大量唐詩資料,洪邁《萬首唐人絕句》對絕句一體輯錄詳備,都是影響較大的選本。歷代評論、研究的專著也極為豐富。唐孟棨的《本事詩》、張為的《詩人主客圖》,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敖陶孫《臞翁詩評》、嚴羽《滄浪詩話》,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明王世貞《全唐詩說》、胡應麟《詩藪》等都是有名的專著。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簽》則在總結前人成果基礎上,全面研討唐詩,為建立唐詩學作出巨大貢獻。
今人的研究專著,有聞一多《唐詩雜論》、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任中敏《唐聲詩》等。
網友關注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8)
- 煉字與煉意
- 春節名稱的歷代變化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什么是七言詩、五言詩詩?
- 怎樣識別古代的入聲字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5)
- 重陽節簡介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6)
- 宋詞簡介
- 詞學名詞解釋
- 西江月詞牌釋義
- 元曲來源元曲起源
- 唐詩發展歷史
- 樂府詩集
- 填詞雜說
- 重陽節的起源
- 宋詞與元曲比較區別
- 重陽節的習俗
- 《花間集》簡介論文資料
- 藏頭詩知識
- 除夕的起源以及習俗簡介以及除夕詩詞
- 對聯之起源
- 古詩十九首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4)
- 元曲四大家
- 略說韻律
- 宋詞起源來源
- 端午節簡介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 押韻八戒
- 詩韻舉要
-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出自哪首詩
- 飲水詞納蘭性德
- 人間詞話 王國維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3)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 對仗淺談
- 什么是宋詞詞牌名
- 樂府詩集簡介
- 什么是格律詩?
- 宋詞入門知識
- 元曲曲牌名
- 關于詩詞格律(二)
- 《詩經》的特色和影響
- 楚辭的名稱和來源
- 離騷簡介
- 舊體詩格律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2)
- 詩經和楚辭的不同比較研究
- 杜工部草堂詩話
- 什么是對聯
- 平仄詩二十八式格律表
- 中秋節來源 中秋節詩詞 月餅別名
- 詩經概述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1)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9)
- 重陽詩篇
- 屈原寫《離騷》的背景
- 李景與李煜
- 關于詩詞格律(一)
- 論語簡介
-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7)
精品推薦
- 宣城市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級,氣溫:27/21℃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5-6級,氣溫:31/26℃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拜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9℃
- 城西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烏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1/9℃
- 英吉沙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5℃
- 海原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5/12℃
- 達日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3℃
- 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