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
詩人:詩經 朝代:先秦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雎古詩賞析
【注釋】
①關關雎(jū)鳩(jīu):雎鳩鳥不停地叫。雎鳩,水鳥名,即魚鷹。傳說它們情意專一。
②洲:水中的陸地。
③窈窕:文靜美好的樣子。
④荇菜:水草名,一種可食的水草。
⑤逑:配偶。
⑥寤(wù):睡醒,寐:睡眠。寤寐:日日夜夜。
⑦思服:思念。
⑧琴瑟友之:彈琴鼓瑟表示親近。
⑨芼(mào):挑選。
⑩鐘鼓樂之:敲擊鐘鼓使她歡樂。
②洲:水中的陸地。
③窈窕:文靜美好的樣子。
④荇菜:水草名,一種可食的水草。
⑤逑:配偶。
⑥寤(wù):睡醒,寐:睡眠。寤寐:日日夜夜。
⑦思服:思念。
⑧琴瑟友之:彈琴鼓瑟表示親近。
⑨芼(mào):挑選。
⑩鐘鼓樂之:敲擊鐘鼓使她歡樂。
【譯文】
關關鳴叫的水鳥,棲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麗的姑娘,好男兒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在船左右兩邊撈。
善良美麗的姑娘,日日夜夜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來做夢長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來覆去難入眠。
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挑選。
善良美麗的姑娘,鼓樂之禮娶回家。
善良美麗的姑娘,好男兒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在船左右兩邊撈。
善良美麗的姑娘,日日夜夜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來做夢長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來覆去難入眠。
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挑選。
善良美麗的姑娘,鼓樂之禮娶回家。
【賞析】
此詩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對所思女子真是設想得體貼入微,關懷備至。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來,連個小彎兒也不拐。但從第二章起,細節描寫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徹夜翻來覆去,睡不踏實,這確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穩,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戀愛時總是好往樂觀處想,于是他想到將來結婚時場面多么熱鬧,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諧,生活多么美滿幸福。這一切遐想,都是從“悠哉悠哉,展轉反側”的失眠中幻化出來的。雖說是主觀的一廂情愿,卻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后來的劇作家代劇中人立言,說“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反嫌說得太露;而《關雎》的作者卻以豐富而圓滿的想象來填充眼前無可排遣的相思,這真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了。難得的是這乃屬于典型的東方式的、我國傳統的正常戀愛觀,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為夫婦(用“好逑”字樣可證),而不僅僅是做為情侶(這同《鄭風》里的作品就不同了!),這固然有封建統治階級的烙印,卻也體現了漢民族的傳統特色。
“興”是現實主義的技巧,是不錯的。這首詩即河洲之物而起興,顯見為民間產物;采荇尤見出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女性)。我們對于采荇不免陌生,但采蓮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們能體會。先是順流而取,再則采到手,再則煮熟了端上來。表示雖然一件小小事情也不容易做(正是勞動的真精神),這就象征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與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飯,正是“鐘鼓樂之”的時候了,意味該多么深長!同時這種工作是眼前事實,并非虛擬幻想,一面寫實一面又象征,此所以為比興之正格,這才是中國詩的長處。后妃固然主德,但后妃哪里夢見“采荇”的樂趣,也未必看得見“雎鳩”的比翼雙飛。不過采詩入樂,“太師”的眼光總算夠好的。可惜古人不懂得“向人民學習”罷了。(小如按:此段文字乃轉摘自我的一份劫后殘存的講稿中,當時是把先生的意思做為自己的話寫下來的,因此可能與原文略有出入,讀者鑒之。)
這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興寄,《毛傳》云:“興也。”什么是“興”?孔穎達的解釋最得要領,他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如此詩以雎鳩之“摯而有別”,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點在于寄托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
這首詩還采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兒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并茂。劉師培《論文雜記》云:“上古之時,……謠諺之音,多循天籟之自然,其所以能諧音律者,一由句各葉韻,二由語句之間多用疊韻雙聲之字。”此詩雖非句各葉韻,但對雙聲疊韻連綿字的運用,卻保持了古代詩歌淳樸自然的風格。
用韻方面,這詩采取偶句入韻的方式。這種偶韻式支配著兩千多年來我國古典詩歌諧韻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換韻,又有虛字腳“之”字不入韻,而以虛字的前一字為韻。這種在用韻方面的參差變化,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美。
本詩中每一章的韻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句押韻的句尾韻:鳩、洲、逑)
注意:后兩句實際是一句判斷句。但后人多斷章取義,使后句獨立成句。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隔句押韻的句中韻:流、求)
流:順流而取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句句押韻的句尾韻:得、服、側)
服:亦想也。 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的聯綿詞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隔句押韻的句中韻:采、友)
參差——雙聲聯綿詞 友:親愛。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隔句押韻的句中韻:芼、樂)
窈窕——疊韻聯綿詞 樂:使之樂。
對《關雎》,我們應當從詩義和音樂兩方面去理解。就詩義而言,它是“民俗歌謠”,所寫的男女愛情是作為民俗反映出來的。相傳古人在仲春之月有會合男女的習俗。《周禮·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關雎》所詠未必就是這段史事的記實,但這段史實卻有助于我們了解古代男女相會、互相愛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狀態和風俗習尚。文學作品描寫的對象是社會生活,對社會風俗習尚的描寫能更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使社會生活融匯于社會風習的畫面中,從而就更有真實感。《關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戀情作為社會風俗習尚描寫出來的。就樂調而言,全詩重章疊句都是為了合樂而形成的。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云:“凡律其辭,則謂之詩,聲其詩,則謂之歌,作詩未有不歌者也。”鄭樵特別強調聲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氣的詩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視聲調的和諧。《關雎》重章疊句的運用,說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們口中的詩歌。當然,《關雎》是把表達詩義和疾徐聲調結合起來,以聲調傳達詩義。鄭玄《詩譜序》云:“《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放于此乎?”
“興”是現實主義的技巧,是不錯的。這首詩即河洲之物而起興,顯見為民間產物;采荇尤見出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女性)。我們對于采荇不免陌生,但采蓮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們能體會。先是順流而取,再則采到手,再則煮熟了端上來。表示雖然一件小小事情也不容易做(正是勞動的真精神),這就象征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與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飯,正是“鐘鼓樂之”的時候了,意味該多么深長!同時這種工作是眼前事實,并非虛擬幻想,一面寫實一面又象征,此所以為比興之正格,這才是中國詩的長處。后妃固然主德,但后妃哪里夢見“采荇”的樂趣,也未必看得見“雎鳩”的比翼雙飛。不過采詩入樂,“太師”的眼光總算夠好的。可惜古人不懂得“向人民學習”罷了。(小如按:此段文字乃轉摘自我的一份劫后殘存的講稿中,當時是把先生的意思做為自己的話寫下來的,因此可能與原文略有出入,讀者鑒之。)
這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興寄,《毛傳》云:“興也。”什么是“興”?孔穎達的解釋最得要領,他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如此詩以雎鳩之“摯而有別”,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點在于寄托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
這首詩還采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兒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并茂。劉師培《論文雜記》云:“上古之時,……謠諺之音,多循天籟之自然,其所以能諧音律者,一由句各葉韻,二由語句之間多用疊韻雙聲之字。”此詩雖非句各葉韻,但對雙聲疊韻連綿字的運用,卻保持了古代詩歌淳樸自然的風格。
用韻方面,這詩采取偶句入韻的方式。這種偶韻式支配著兩千多年來我國古典詩歌諧韻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換韻,又有虛字腳“之”字不入韻,而以虛字的前一字為韻。這種在用韻方面的參差變化,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美。
本詩中每一章的韻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句押韻的句尾韻:鳩、洲、逑)
注意:后兩句實際是一句判斷句。但后人多斷章取義,使后句獨立成句。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隔句押韻的句中韻:流、求)
流:順流而取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句句押韻的句尾韻:得、服、側)
服:亦想也。 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的聯綿詞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隔句押韻的句中韻:采、友)
參差——雙聲聯綿詞 友:親愛。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隔句押韻的句中韻:芼、樂)
窈窕——疊韻聯綿詞 樂:使之樂。
對《關雎》,我們應當從詩義和音樂兩方面去理解。就詩義而言,它是“民俗歌謠”,所寫的男女愛情是作為民俗反映出來的。相傳古人在仲春之月有會合男女的習俗。《周禮·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關雎》所詠未必就是這段史事的記實,但這段史實卻有助于我們了解古代男女相會、互相愛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狀態和風俗習尚。文學作品描寫的對象是社會生活,對社會風俗習尚的描寫能更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使社會生活融匯于社會風習的畫面中,從而就更有真實感。《關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戀情作為社會風俗習尚描寫出來的。就樂調而言,全詩重章疊句都是為了合樂而形成的。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云:“凡律其辭,則謂之詩,聲其詩,則謂之歌,作詩未有不歌者也。”鄭樵特別強調聲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氣的詩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視聲調的和諧。《關雎》重章疊句的運用,說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們口中的詩歌。當然,《關雎》是把表達詩義和疾徐聲調結合起來,以聲調傳達詩義。鄭玄《詩譜序》云:“《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放于此乎?”
網友關注
- 邑圃池上
- 拜范文正公祠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厖蚓圖
- 種水芭蕉
- 和帑院叔
- 斬偶行
- 題趙大年小影
- 南林張園
- 養鸂鶒
- 古劍詞
- 贈術者
- 寄湯帳干
- 弟子規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九三月丹
- 詠史贈王侍御
- 曲澗
- 折枝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經過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題照禪師道場
- 早春牡丹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江樓遲客
- 游金精次韻
- 重賦暨邑池亭
- 食雪
- 賣鏡
- 墻頭花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招石希孟朝飯
- 題墨蘭圖
- 觀博陽山火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山行晚歸
- 五更
- 買硯碑
- 送放生池碑
- 夜泊法忍寺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題高氏煙雨館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九里松馬上作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詩談
- 客中思家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臨安客中
- 種石菖蒲
- 見與不見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題水仙
- 上習庵陳先生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何氏書堂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庚辰除夕
- 尤美亭
- 安吉州賦牡丹
- 囧是……
- 甲辰歲朝把筆
- 辛巳除夕
- 登普滿塔
- 贈筆工吳升
- 夜飲歸戲作
- 文宣公祠宇新成
精品推薦
-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6℃
- 樂東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7/25℃
- 白沙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3℃
- 儋州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裕民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9/8℃
- 濱海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7℃
- 昌吉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中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0/16℃
- 新和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和布克賽爾蒙古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