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蘭山寄張五古詩賞析
【注釋】
①萬山:襄陽西北十里,又稱方山、蔓山、漢皋山等。一作“蘭山”,誤。
②張五:一作張子容,兄弟排行不對,張子容排行第八。
③北山:萬山在襄陽以北。
④試:一作“始”。“心隨”一句:又作“心飛逐鳥滅”、“心隨飛雁滅”、“心隨鳥飛滅”等。
⑤清秋:一作“清境”。
⑥平沙:又作“沙行”。
⑦舟:又作“洲”。
②張五:一作張子容,兄弟排行不對,張子容排行第八。
③北山:萬山在襄陽以北。
④試:一作“始”。“心隨”一句:又作“心飛逐鳥滅”、“心隨飛雁滅”、“心隨鳥飛滅”等。
⑤清秋:一作“清境”。
⑥平沙:又作“沙行”。
⑦舟:又作“洲”。
【譯文】
面對北山嶺上白云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什么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什么時候你能載酒到這里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賞析】
?、@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開頭四句,先點自悅,然后登山望張五;五、六兩句點明秋天節氣;七、八兩句寫登山望見山下之人;九、十兩句,寫遠望所見;最后兩句寫自己的希望。
?、?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景情淡而優美?!痹娙藨压视讯歉撸w雁而孤寂,臨薄暮而惆悵,處清秋而發興,自然希望摯友到來一起共度佳節?!俺钜虮∧浩?,興是清秋發”,“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細細品嘗,夠人玩味。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張五名子容,隱居于襄陽峴山南約兩里的白鶴山。孟浩然園廬在峴山附近,因登峴山對面的萬山以望張五,并寫詩寄意。全詩情隨景生,而景又烘托情,兩者緊密聯系,真做到了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景清淡而優美,為孟詩代表作之一。
晉代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孟浩然這首詩開頭兩句就從陶詩脫化而來。
三四兩句起,進入題意?!跋嗤北砻髁藢埼宓乃寄睢S伤寄疃暗侨f山”遠望,望而不見友人,但見北雁南飛。詩人的心啊,似乎也隨鴻雁飛去,消逝在遙遠的天際。這是寫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見了,而又近黃昏時分,心頭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卻使人逸興勃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是寫從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勞動一日,三三兩兩逐漸歸來。他們有的行走于沙灘,有的坐歇于渡頭。顯示出人們的行動從容不迫,帶有幾分悠閑。再放眼向遠處望去,一直看到“天邊”,那天邊的樹看去細如薺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黃昏的朦朧中卻清晰可見,似乎蒙上了一層月色。
這四句詩是全篇精華所在。在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著力刻畫人物的動作,也未著力描寫景物的色彩。用樸素的語言,如實地寫來,是那樣平淡,那樣自然。既能顯示出農村的靜謐氣氛,又能表現出自然界的優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謂:“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挥性葡鲋d,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潛評孟詩為“語淡而味終不薄”,這實為孟詩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這四句詩里,作者創造出一個高遠清幽的境界,這同“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詩的意境,是頗為近似的。正所謂“每誦之,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這代表了孟詩風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照應開端數句。既明點出“秋”字,更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示出友情的真摯。
?、?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景情淡而優美?!痹娙藨压视讯歉撸w雁而孤寂,臨薄暮而惆悵,處清秋而發興,自然希望摯友到來一起共度佳節?!俺钜虮∧浩?,興是清秋發”,“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細細品嘗,夠人玩味。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張五名子容,隱居于襄陽峴山南約兩里的白鶴山。孟浩然園廬在峴山附近,因登峴山對面的萬山以望張五,并寫詩寄意。全詩情隨景生,而景又烘托情,兩者緊密聯系,真做到了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景清淡而優美,為孟詩代表作之一。
晉代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孟浩然這首詩開頭兩句就從陶詩脫化而來。
三四兩句起,進入題意?!跋嗤北砻髁藢埼宓乃寄睢S伤寄疃暗侨f山”遠望,望而不見友人,但見北雁南飛。詩人的心啊,似乎也隨鴻雁飛去,消逝在遙遠的天際。這是寫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見了,而又近黃昏時分,心頭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卻使人逸興勃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是寫從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勞動一日,三三兩兩逐漸歸來。他們有的行走于沙灘,有的坐歇于渡頭。顯示出人們的行動從容不迫,帶有幾分悠閑。再放眼向遠處望去,一直看到“天邊”,那天邊的樹看去細如薺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黃昏的朦朧中卻清晰可見,似乎蒙上了一層月色。
這四句詩是全篇精華所在。在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著力刻畫人物的動作,也未著力描寫景物的色彩。用樸素的語言,如實地寫來,是那樣平淡,那樣自然。既能顯示出農村的靜謐氣氛,又能表現出自然界的優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謂:“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挥性葡鲋d,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潛評孟詩為“語淡而味終不薄”,這實為孟詩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這四句詩里,作者創造出一個高遠清幽的境界,這同“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詩的意境,是頗為近似的。正所謂“每誦之,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這代表了孟詩風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照應開端數句。既明點出“秋”字,更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示出友情的真摯。
網友關注
- 囧是……
- 賣鏡
- 夜泊法忍寺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厖蚓圖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種水芭蕉
- 食雪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早春牡丹
- 題墨蘭圖
- 觀博陽山火
- 墻頭花
- 辛巳除夕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安吉州賦牡丹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重賦暨邑池亭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題照禪師道場
- 贈術者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古劍詞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山行晚歸
- 客中思家
- 招石希孟朝飯
- 曲澗
- 寄湯帳干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尤美亭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上習庵陳先生
- 贈筆工吳升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江樓遲客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登普滿塔
- 何氏書堂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臨安客中
- 斬偶行
- 南林張園
- 養鸂鶒
- 題趙大年小影
- 詠史贈王侍御
- 折枝
- 邑圃池上
- 游金精次韻
- 庚辰除夕
- 九三月丹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送放生池碑
- 弟子規
- 買硯碑
- 種石菖蒲
- 題水仙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經過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見與不見
- 和帑院叔
- 夜飲歸戲作
- 詩談
- 五更
- 拜范文正公祠
- 甲辰歲朝把筆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九里松馬上作
- 題高氏煙雨館
精品推薦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仙桃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21℃
- 化隆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0/6℃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瓊海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6℃
- 五指山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3℃
- 烏蘇市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新市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建湖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8℃
- 裕民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