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詩人:柳宗元 朝代:唐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fù)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滌慮發(fā)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滌慮發(fā)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古詩賞析
【注釋】
(1)巽(xùn)上人:永州龍興寺僧人重巽。上人,佛教中對有智、德、善行者的稱呼,后用作對僧人的尊稱。見贈:相贈,這里是送給我的意思。酬:答謝,回報。
(2)芳叢:這里指芳香的茶樹叢。翳(yì意):遮蔽,掩覆。湘竹:湘妃竹,斑竹。
(3)零:落下,降下。清華:清亮的光華。這兒指清瑩的水滴。
(4)復(fù):又,再,更。雪山客。在雪山隱行修禪的佛祖。
(5)掇(duō):拾取,采摘。靈芽:珍異的茶葉嫩芽。靈,神異的,美妙的。
(6)蒸煙:上升的云氣。瀨(lai賴):湍急的水流。
(7)咫尺:距離很近。咫,古代八寸。凌:在……上方,覆壓。丹崖:赭紅色的山崖。這里其實(shí)就是指山崖,丹崖是古代詩文中常用詞藻。
(8)圓方:圓形的和方形的。這兒指盛茶葉的竹器。麗:附著,附有。
(9)圭(guī)璧:古代帝王、諸候在盛大典禮活動中所執(zhí)的兩種玉器,比喻人品美好。語出《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這兒指茶葉品質(zhì)如同玉一樣美好。纖瑕:細(xì)微的缺點(diǎn)毛病。瑕,玉石上的疵點(diǎn)。
(10)爨(cuàn):炊,這兒指煎煮茶水。金鼎:華貴的炊具。金,黃金,喻華貴。鼎,上古貴族所使用的一種炊具,多為禮器。這里金鼎也是古代詩文中常用的詞藻,其實(shí)是指煎茶的鍋?zhàn)踊驂毓拗悺?br /> (11)馀馥(fù):留下的香氣。馀,剩下的,殘留的。延:延伸開來,擴(kuò)散。幽遐:幽深遙遠(yuǎn)的地方。遐,遠(yuǎn)。
(12)滌(dí)慮:凈化心靈。滌,清洗。慮,心思,精神。發(fā):流露,顯現(xiàn)出來。真照:真相,本性。照,人物的肖像圖影。
(13)還源:回到本源,回復(fù)本性。源,水的源頭,借指人的原初本性或本質(zhì)。蕩:清除,沖洗干凈。昏:昏沉,神志不清。邪:邪氣,影響身心的不正常因素。
(14)甘露飯:佛祖如來的齋飯,味如甘露一樣香甜。語出《維摩詰所說經(jīng)》。
(15)佛事:佛教徒供奉佛祖的法事。這兒指佛祖如來化緣來的齋飯,即上面所說的甘露飯。
(16)咄(duō):嘆詞,猶嘖,表示驚詫贊嘆。這兒用作動詞,意思是對……發(fā)出贊嘆聲。蓬瀛侶:仙客的友伴。這里指香茶,如同修行者的友伴,為寺觀所常備。蓬瀛,二座仙島名,即蓬萊和瀛洲。
(17)無乃:或許,恐怕。貴:比較用法,即比……更珍貴。流霞:流動的紅色云彩,后用作仙酒名。語出《論衡·道虛》。
(2)芳叢:這里指芳香的茶樹叢。翳(yì意):遮蔽,掩覆。湘竹:湘妃竹,斑竹。
(3)零:落下,降下。清華:清亮的光華。這兒指清瑩的水滴。
(4)復(fù):又,再,更。雪山客。在雪山隱行修禪的佛祖。
(5)掇(duō):拾取,采摘。靈芽:珍異的茶葉嫩芽。靈,神異的,美妙的。
(6)蒸煙:上升的云氣。瀨(lai賴):湍急的水流。
(7)咫尺:距離很近。咫,古代八寸。凌:在……上方,覆壓。丹崖:赭紅色的山崖。這里其實(shí)就是指山崖,丹崖是古代詩文中常用詞藻。
(8)圓方:圓形的和方形的。這兒指盛茶葉的竹器。麗:附著,附有。
(9)圭(guī)璧:古代帝王、諸候在盛大典禮活動中所執(zhí)的兩種玉器,比喻人品美好。語出《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這兒指茶葉品質(zhì)如同玉一樣美好。纖瑕:細(xì)微的缺點(diǎn)毛病。瑕,玉石上的疵點(diǎn)。
(10)爨(cuàn):炊,這兒指煎煮茶水。金鼎:華貴的炊具。金,黃金,喻華貴。鼎,上古貴族所使用的一種炊具,多為禮器。這里金鼎也是古代詩文中常用的詞藻,其實(shí)是指煎茶的鍋?zhàn)踊驂毓拗悺?br /> (11)馀馥(fù):留下的香氣。馀,剩下的,殘留的。延:延伸開來,擴(kuò)散。幽遐:幽深遙遠(yuǎn)的地方。遐,遠(yuǎn)。
(12)滌(dí)慮:凈化心靈。滌,清洗。慮,心思,精神。發(fā):流露,顯現(xiàn)出來。真照:真相,本性。照,人物的肖像圖影。
(13)還源:回到本源,回復(fù)本性。源,水的源頭,借指人的原初本性或本質(zhì)。蕩:清除,沖洗干凈。昏:昏沉,神志不清。邪:邪氣,影響身心的不正常因素。
(14)甘露飯:佛祖如來的齋飯,味如甘露一樣香甜。語出《維摩詰所說經(jīng)》。
(15)佛事:佛教徒供奉佛祖的法事。這兒指佛祖如來化緣來的齋飯,即上面所說的甘露飯。
(16)咄(duō):嘆詞,猶嘖,表示驚詫贊嘆。這兒用作動詞,意思是對……發(fā)出贊嘆聲。蓬瀛侶:仙客的友伴。這里指香茶,如同修行者的友伴,為寺觀所常備。蓬瀛,二座仙島名,即蓬萊和瀛洲。
(17)無乃:或許,恐怕。貴:比較用法,即比……更珍貴。流霞:流動的紅色云彩,后用作仙酒名。語出《論衡·道虛》。
【譯文】
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著純潔的光華。
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這珍奇的細(xì)嫩茶芽。
晨霧緊貼著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采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zhì)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
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彌漫到遠(yuǎn)處的人家。
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蕩去內(nèi)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
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嘆,恐怕更珍貴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這珍奇的細(xì)嫩茶芽。
晨霧緊貼著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采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zhì)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
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彌漫到遠(yuǎn)處的人家。
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蕩去內(nèi)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
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嘆,恐怕更珍貴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賞析】
柳宗元于永貞元年(805)冬貶至永州,至則無處可居,只得寄寓在永州龍興寺,得以與僧人重巽相識結(jié)交。重巽贈以新茶,柳宗元作詩回贈,應(yīng)當(dāng)是第二年春以后的事情。觀此詩,柳宗元心情已較平靜,又新茶當(dāng)采于春天,王國安先生《柳宗元詩箋釋》認(rèn)為此詩作于元和二年(807)春,可從。
這首詩主要贊美了重巽所贈茶葉的美好品質(zhì)和茶香的奇妙功效,也流露出詩人對重巽的深厚情誼和保持自己清純品質(zhì)的高尚情操。
茶葉的品質(zhì)好壞,直接與茶樹的種類、采摘的時間、當(dāng)?shù)氐臍夂虻榷喾N因素相關(guān)。茶樹喜好陰涼濕潤,劉禹錫《試茶歌》云:“陽崖陰嶺各不同,未若竹下莓苔地”,可知古人認(rèn)為竹下茶最佳。重巽所贈茶葉,正是所謂竹間茶。這首詩開頭兩句是說,這茶樹生長在密密的斑竹林中,為清瑩的雨露所滋潤,“湘竹”二字既給茶葉賦予了美麗動人的神話色彩,又照應(yīng)到詩題“竹間”二字。富有經(jīng)驗的采茶者都知道,采茶時間最好是每年初春谷雨前后的新芽之時,若在清晨日出前帶露采摘其品質(zhì)更高。詩中第三四句說重巽親自“晨朝掇芽”,表現(xiàn)出重巽深懂茶道,正合采茶之法。采茶的時間是否適當(dāng),對茶葉品質(zhì)的好壞,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所以詩中用一個“復(fù)”字。這個“復(fù)”字,乍讀之下,很難理解和譯出,其實(shí)是把奇特的竹間茶樹和正確的采摘時間兩方面聯(lián)系起來。第三四句詩,既說明了茶葉品質(zhì)美好的另一個原因,又與詩題中“自采新茶”四字相照應(yīng)。茶葉又以高山云霧茶為佳,詩中第五六句詩所說的“蒸煙”和“丹崖”,正是指明了云霧和高山這兩點(diǎn),表明了茶葉品質(zhì)上乘。第七句是說盛裝茶葉的器具其形狀之美,色澤之奇之特,間接襯托出了這茶葉的名貴與稀罕。第八句則是用典故比喻,直接評述茶葉品質(zhì)的純美無瑕。
詩歌的第二部分是驚贊茶葉香氣的奇妙。首先是香氣持久悠長。第十句,“馀馥”是說香氣不是一飄而盡,而是久留不散。“延”指香氣漸漸彌漫開來,“幽遐”則指香氣傳到了很深很遠(yuǎn)的地方。其次是茶香的神奇功效。喝了好茶,可以提神、祛穢,詩中的第十一句和第十二句,就是圍繞這兩方面來說的。“蕩昏”,即清除心神上的昏沉困倦,可以提神。“蕩邪”,就是除穢。“滌慮”,就是洗去心中的煩躁,去掉昏惑和邪氣,保持心神的安寧和清醒。這樣,喝好茶有益于身心的健康,這是一般人從生理角度來理解的。然而柳宗元則從心理角度加以發(fā)揮,提升到了人的精神思想品格的高度來評價好茶的妙用。“滌慮發(fā)真照”,是說茶香凈化了人的思想道德,顯露出人的毫無污染的真情本相。“還源蕩昏邪”,是說茶香清除了精神意識中的昏濁邪惡,使人回復(fù)到自然天性,保持清白純潔的境界。可見,詩人在此用到了雙關(guān)象征手法,這么立意構(gòu)思,就非常巧妙深刻,富有詩意。正因為這茶香不僅有益于人的生理健康,還能有益于人的精神的健康,使人脫俗,所以才是最為神妙的珍異的上品。也正因為這茶葉具有這樣的神奇功效,所以下面柳宗元連用佛教道教中的兩種神奇的故事來加以比較。佛祖如來的甘露飯,香氣熏染了毗耶城和大千世界,其實(shí)是說佛法廣大,教化感人,使人皈依正道。道家仙客所飲流霞仙酒,使人數(shù)月不饑,其實(shí)是丹藥神力,使人清心寡欲,不貪不癡,修成仙體。它們同為食物,都具有神奇功效,所以柳宗元用它們來與茶葉相比。不過,柳宗元自己更為信佛,而且齋飯、茶葉易得,流霞難求,所以詩中要說香茶“猶同”甘露飯,而“貴”于流霞。
對這珍貴的名茶,柳宗元自然十分贊賞和珍視,但是既為其物,更為其人,因為這是柳宗元在貶謫永州時的第一位友人所贈,且為親手所采,關(guān)愛殷切,情意殷深,使困窘中的柳宗元倍感精神上的慰藉和友情的可貴。贊美茶葉,其實(shí)更是贊美友人的情誼。所以柳宗元要用“金鼎”烹茶,要以自作新詩回贈,更要從精神人品的高度來立意構(gòu)思,這既為共勉,也為自勵。
這首詩主要贊美了重巽所贈茶葉的美好品質(zhì)和茶香的奇妙功效,也流露出詩人對重巽的深厚情誼和保持自己清純品質(zhì)的高尚情操。
茶葉的品質(zhì)好壞,直接與茶樹的種類、采摘的時間、當(dāng)?shù)氐臍夂虻榷喾N因素相關(guān)。茶樹喜好陰涼濕潤,劉禹錫《試茶歌》云:“陽崖陰嶺各不同,未若竹下莓苔地”,可知古人認(rèn)為竹下茶最佳。重巽所贈茶葉,正是所謂竹間茶。這首詩開頭兩句是說,這茶樹生長在密密的斑竹林中,為清瑩的雨露所滋潤,“湘竹”二字既給茶葉賦予了美麗動人的神話色彩,又照應(yīng)到詩題“竹間”二字。富有經(jīng)驗的采茶者都知道,采茶時間最好是每年初春谷雨前后的新芽之時,若在清晨日出前帶露采摘其品質(zhì)更高。詩中第三四句說重巽親自“晨朝掇芽”,表現(xiàn)出重巽深懂茶道,正合采茶之法。采茶的時間是否適當(dāng),對茶葉品質(zhì)的好壞,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所以詩中用一個“復(fù)”字。這個“復(fù)”字,乍讀之下,很難理解和譯出,其實(shí)是把奇特的竹間茶樹和正確的采摘時間兩方面聯(lián)系起來。第三四句詩,既說明了茶葉品質(zhì)美好的另一個原因,又與詩題中“自采新茶”四字相照應(yīng)。茶葉又以高山云霧茶為佳,詩中第五六句詩所說的“蒸煙”和“丹崖”,正是指明了云霧和高山這兩點(diǎn),表明了茶葉品質(zhì)上乘。第七句是說盛裝茶葉的器具其形狀之美,色澤之奇之特,間接襯托出了這茶葉的名貴與稀罕。第八句則是用典故比喻,直接評述茶葉品質(zhì)的純美無瑕。
詩歌的第二部分是驚贊茶葉香氣的奇妙。首先是香氣持久悠長。第十句,“馀馥”是說香氣不是一飄而盡,而是久留不散。“延”指香氣漸漸彌漫開來,“幽遐”則指香氣傳到了很深很遠(yuǎn)的地方。其次是茶香的神奇功效。喝了好茶,可以提神、祛穢,詩中的第十一句和第十二句,就是圍繞這兩方面來說的。“蕩昏”,即清除心神上的昏沉困倦,可以提神。“蕩邪”,就是除穢。“滌慮”,就是洗去心中的煩躁,去掉昏惑和邪氣,保持心神的安寧和清醒。這樣,喝好茶有益于身心的健康,這是一般人從生理角度來理解的。然而柳宗元則從心理角度加以發(fā)揮,提升到了人的精神思想品格的高度來評價好茶的妙用。“滌慮發(fā)真照”,是說茶香凈化了人的思想道德,顯露出人的毫無污染的真情本相。“還源蕩昏邪”,是說茶香清除了精神意識中的昏濁邪惡,使人回復(fù)到自然天性,保持清白純潔的境界。可見,詩人在此用到了雙關(guān)象征手法,這么立意構(gòu)思,就非常巧妙深刻,富有詩意。正因為這茶香不僅有益于人的生理健康,還能有益于人的精神的健康,使人脫俗,所以才是最為神妙的珍異的上品。也正因為這茶葉具有這樣的神奇功效,所以下面柳宗元連用佛教道教中的兩種神奇的故事來加以比較。佛祖如來的甘露飯,香氣熏染了毗耶城和大千世界,其實(shí)是說佛法廣大,教化感人,使人皈依正道。道家仙客所飲流霞仙酒,使人數(shù)月不饑,其實(shí)是丹藥神力,使人清心寡欲,不貪不癡,修成仙體。它們同為食物,都具有神奇功效,所以柳宗元用它們來與茶葉相比。不過,柳宗元自己更為信佛,而且齋飯、茶葉易得,流霞難求,所以詩中要說香茶“猶同”甘露飯,而“貴”于流霞。
對這珍貴的名茶,柳宗元自然十分贊賞和珍視,但是既為其物,更為其人,因為這是柳宗元在貶謫永州時的第一位友人所贈,且為親手所采,關(guān)愛殷切,情意殷深,使困窘中的柳宗元倍感精神上的慰藉和友情的可貴。贊美茶葉,其實(shí)更是贊美友人的情誼。所以柳宗元要用“金鼎”烹茶,要以自作新詩回贈,更要從精神人品的高度來立意構(gòu)思,這既為共勉,也為自勵。
網(wǎng)友關(guān)注
- 弟子規(guī)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登普滿塔
- 題照禪師道場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jǐn)護(hù)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囧是……
- 經(jīng)過
- 拜范文正公祠
- 種水芭蕉
- 邑圃池上
- 題水仙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夜飲歸戲作
- 詠史贈王侍御
- 夜泊法忍寺
- 折枝
- 客中思家
- 曲澗
- 山行晚歸
- 贈筆工吳升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jiān)丞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尤美亭
- 江樓遲客
- 厖蚓圖
- 康不領(lǐng)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題墨蘭圖
- 九里松馬上作
- 見與不見
- 五更
- 甲辰歲朝把筆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古劍詞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觀博陽山火
- 食雪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種石菖蒲
- 贈術(shù)者
- 憲使陳習(xí)庵先生除司業(yè)
- 買硯碑
- 何氏書堂
- 詩談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早春牡丹
- 養(yǎng)鸂鶒
- 庚辰除夕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題趙大年小影
- 墻頭花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和帑院叔
- 招石希孟朝飯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九三月丹
- 安吉州賦牡丹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上習(xí)庵陳先生
- 臨安客中
- 里中康節(jié)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斬偶行
- 寄湯帳干
- 重賦暨邑池亭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辛巳除夕
- 題高氏煙雨館
- 南林張園
- 送放生池碑
- 賣鏡
- 游金精次韻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精品推薦
- 泉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是幾本 泉州學(xué)院是一本還是二本
- 和美食有關(guān)的文案短句干凈治愈匯總
- 南通大學(xué)杏林學(xué)院是幾本院校 南通大學(xué)杏林學(xué)院是一本嗎
- 2022七月最后一天傷感說說 七月底最后一天結(jié)束的說說
- 八月語錄簡短 八月語錄正能量大全
- 感覺自己再也沒有快樂的說說 生活沒有以前快樂的句子2022
- 2022生活碎碎念的文案短句 日常生活碎片碎碎念的文案短句
- 山東省體育學(xué)院是一本還是二本 山東體育學(xué)院算幾本
- 2022吃海鮮的幽默說說 吃生猛海鮮幽默風(fēng)趣的說說
- 跟自己最好的朋友掰了的說說 好朋友鬧翻了的傷感句子2022
- 伊寧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26/12℃
- 民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fēng)向:東南風(fēng),風(fēng)力:3-4級轉(zhuǎn)<3級,氣溫:27/13℃
- 洛浦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26/13℃
- 都蘭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fēng)向:西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0/9℃
- 尼勒克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21/8℃
- 伊犁05月30日天氣:晴,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26/12℃
- 奎屯市05月30日天氣:陰轉(zhuǎn)晴,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26/12℃
- 海東地區(qū)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fēng)向:東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6/11℃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fēng)向:東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6/11℃
- 河津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fēng)向:西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