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詩人:柳宗元 朝代:唐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中為吏役牽,十祀空悁勞。
外曲徇塵轍,私心寄英髦。進乏廓廟器,退非鄉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責將安逃。屯難果見凌,剝喪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眾口徒嗷嗷。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
再懷曩歲期,容與馳輕舠。虛館背山郭,前軒面江皋。
重疊間浦溆,邐迤驅巖嶅。積翠浮澹滟,始疑負靈鰲。
叢林留沖飆,石礫迎飛濤。曠朗天景霽,樵蘇遠相號。
澄潭涌沉鷗,半壁跳懸猱。鹿鳴驗食野,魚樂知觀濠。
孤賞誠所悼,暫欣良足褒。留連俯欞檻,注我壺中醪。
朵頤進芰實,擢手持蟹螯。炊稻視爨鼎,膾鮮聞操刀。
野蔬盈傾筐,頗雜池沼芼。緬慕鼓枻翁,嘯詠哺其糟。
退想于陵子,三咽資李螬。斯道難為偕,沉憂安所韜。
曲渚怨鴻鵠,環洲凋蘭。ū暮景回西岑,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遠火明連艘。木落寒山靜,江空秋月高。
斂袂戒還徒,善游矜所操。趣淺戢長枻,乘深屏輕篙。
曠望援深竿,哀歌叩鳴艚。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風自颾颾。澗急驚鱗奔,蹊荒饑獸嗥。
入門守拘縶,凄戚增郁陶。慕士情未忘,懷人首徒搔。
內顧乃無有,德輶甚鴻毛。名竊久自欺,食浮固云叨。
問牛悲釁鐘,說彘驚臨牢。永遁刀筆吏,寧期簿書曹。
中興遂群物,裂壤分鞬櫜。岷兇既云捕,吳虜亦已鏖。
捍御盛方虎,謨明富伊咎。披山窮木禾,駕海逾蟠桃。
重來越裳雉,再返西旅獒。左右抗槐棘,縱橫羅雁羔。
三辟咸肆宥,眾生均覆燾。安得奉皇靈,在宥解天弢。
歸誠慰松梓,陳力開蓬蒿。卜室有鄠杜,名田占灃澇。
磻溪近余基,阿城連故濠。螟蛑愿親燎,荼堇甘自薅。
饑食期農耕,寒衣俟蠶繰。及骭足為溫,滿腹寧復饕。
安將蒯及菅,誰慕粱與膏。弋林驅雀鷃,漁澤從鰍鱽。
觀象嘉素履,陳詩謝干旄。方托麋鹿群,敢同騏驥槽。
處賤無溷濁,固窮匪淫慆。踉蹌辭束縛,悅懌換煎熬。
登年徒負版,興役趨代鼛。目眩絕渾渾,耳喧息嘈嘈。
茲焉畢余命,富貴非吾曹。長沙哀糾纆,漢陰嗤桔槔。
茍伸擊壤情,機事息秋豪。海霧多蓊郁,越風饒腥臊。
寧唯迫魑魅,所懼齊焄藨。知罃懷褚中,范叔戀綈袍。
伊人不可期,慷慨徒忉忉。
外曲徇塵轍,私心寄英髦。進乏廓廟器,退非鄉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責將安逃。屯難果見凌,剝喪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眾口徒嗷嗷。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
再懷曩歲期,容與馳輕舠。虛館背山郭,前軒面江皋。
重疊間浦溆,邐迤驅巖嶅。積翠浮澹滟,始疑負靈鰲。
叢林留沖飆,石礫迎飛濤。曠朗天景霽,樵蘇遠相號。
澄潭涌沉鷗,半壁跳懸猱。鹿鳴驗食野,魚樂知觀濠。
孤賞誠所悼,暫欣良足褒。留連俯欞檻,注我壺中醪。
朵頤進芰實,擢手持蟹螯。炊稻視爨鼎,膾鮮聞操刀。
野蔬盈傾筐,頗雜池沼芼。緬慕鼓枻翁,嘯詠哺其糟。
退想于陵子,三咽資李螬。斯道難為偕,沉憂安所韜。
曲渚怨鴻鵠,環洲凋蘭。ū暮景回西岑,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遠火明連艘。木落寒山靜,江空秋月高。
斂袂戒還徒,善游矜所操。趣淺戢長枻,乘深屏輕篙。
曠望援深竿,哀歌叩鳴艚。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風自颾颾。澗急驚鱗奔,蹊荒饑獸嗥。
入門守拘縶,凄戚增郁陶。慕士情未忘,懷人首徒搔。
內顧乃無有,德輶甚鴻毛。名竊久自欺,食浮固云叨。
問牛悲釁鐘,說彘驚臨牢。永遁刀筆吏,寧期簿書曹。
中興遂群物,裂壤分鞬櫜。岷兇既云捕,吳虜亦已鏖。
捍御盛方虎,謨明富伊咎。披山窮木禾,駕海逾蟠桃。
重來越裳雉,再返西旅獒。左右抗槐棘,縱橫羅雁羔。
三辟咸肆宥,眾生均覆燾。安得奉皇靈,在宥解天弢。
歸誠慰松梓,陳力開蓬蒿。卜室有鄠杜,名田占灃澇。
磻溪近余基,阿城連故濠。螟蛑愿親燎,荼堇甘自薅。
饑食期農耕,寒衣俟蠶繰。及骭足為溫,滿腹寧復饕。
安將蒯及菅,誰慕粱與膏。弋林驅雀鷃,漁澤從鰍鱽。
觀象嘉素履,陳詩謝干旄。方托麋鹿群,敢同騏驥槽。
處賤無溷濁,固窮匪淫慆。踉蹌辭束縛,悅懌換煎熬。
登年徒負版,興役趨代鼛。目眩絕渾渾,耳喧息嘈嘈。
茲焉畢余命,富貴非吾曹。長沙哀糾纆,漢陰嗤桔槔。
茍伸擊壤情,機事息秋豪。海霧多蓊郁,越風饒腥臊。
寧唯迫魑魅,所懼齊焄藨。知罃懷褚中,范叔戀綈袍。
伊人不可期,慷慨徒忉忉。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古詩賞析
【注釋】
(1)南亭:永州城南某處的亭臺。其遺址今未詳何處。敘志:陳述情懷。志,心志。指思想、情感、心愿等。七十韻:詩題為七十韻,應為一百四十句,而實際上只有六十九韻,一百三十八句,未知何故。
(2)夙(sù):平素,素來。抱:心中懷有。丘壑:山水。壑,溪谷。尚:崇尚,向往,喜好。
(3)率性:順著天性,由著性情。率,循,順著。性,天性,性情。恣(cì):任意的、盡情盡興的。
(4)中:指人生半途之中。吏役:官務,官府差使。牽:羈絆。這里指被牽絆而脫不開身。
(5)祀:年,歲。悁(juàn):憂。
(6)外曲:外表上身子屈曲著。指遵守君臣之禮而屈身。外,外表。指內心之外,即身體。《莊子·人世間》:“然則我內直而外曲。……內直者,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邪?”徇:屈服而順從。塵轍:世俗的道路。指社會中追求入仕做官的風氣。塵:世俗。轍,車跡。指道路。
(7)私心:自己的內心。私,個人,自己。寄:依托,隨附。英髦(máo):俊杰,英豪。髦,長發,喻杰出人才。
(8)進:指進入仕途。廊廟器:能輔佐帝王,善于處理朝廷國事的才干。廊,殿廊。廟,太廟。這都是古代帝王議事的場所,故“廊廟”借指朝廷。器,才干。
(9)退:指退出仕途。鄉曲:鄉里。曲,曲折處,角落。借指偏僻處。
(10)天命:天性。《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斯:這。
(11)鬼責:鬼神的斥責。指災禍。安:何,哪兒,怎么。
(12)屯:卦名,象征艱難。見凌:蒙受凌辱。見,被,蒙受。
(13)剝:卦名,象征厄運。喪:不利,災厄。宜:理當,應該。
(14)神明:神靈。這兒指帝王的神圣賢明。固:通“故”,原本。浩浩:廣闊寬宏的樣子。
(15)徒:空,白白地。嗷嗷(ao ao):眾聲噪雜。
(16)投跡:止步不前。這兒指徘徊、徜徉。
(17)《離騷》:戰國時代楚國大夫屈原的代表作。
(18)曩(nǎng)歲:往年,早年。曩,昔,從前。期:期望,愿望。
(19)容與:閑逸自得的樣子,自由自在的。馳:趕馬快跑。這兒指駕船。舠(dāo),小船。
(20)虛:空的,空寂的。背:背靠。山郭:山城,如城郭一樣高陡的山帶。郭,外城,城墻。
(21)軒:檻欄。皋(gāo):水邊高地,河岸。
(22)間:隔斷。浦溆(xù):水邊。溆,與浦同義。
(23)邐迤
(2)夙(sù):平素,素來。抱:心中懷有。丘壑:山水。壑,溪谷。尚:崇尚,向往,喜好。
(3)率性:順著天性,由著性情。率,循,順著。性,天性,性情。恣(cì):任意的、盡情盡興的。
(4)中:指人生半途之中。吏役:官務,官府差使。牽:羈絆。這里指被牽絆而脫不開身。
(5)祀:年,歲。悁(juàn):憂。
(6)外曲:外表上身子屈曲著。指遵守君臣之禮而屈身。外,外表。指內心之外,即身體。《莊子·人世間》:“然則我內直而外曲。……內直者,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邪?”徇:屈服而順從。塵轍:世俗的道路。指社會中追求入仕做官的風氣。塵:世俗。轍,車跡。指道路。
(7)私心:自己的內心。私,個人,自己。寄:依托,隨附。英髦(máo):俊杰,英豪。髦,長發,喻杰出人才。
(8)進:指進入仕途。廊廟器:能輔佐帝王,善于處理朝廷國事的才干。廊,殿廊。廟,太廟。這都是古代帝王議事的場所,故“廊廟”借指朝廷。器,才干。
(9)退:指退出仕途。鄉曲:鄉里。曲,曲折處,角落。借指偏僻處。
(10)天命:天性。《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斯:這。
(11)鬼責:鬼神的斥責。指災禍。安:何,哪兒,怎么。
(12)屯:卦名,象征艱難。見凌:蒙受凌辱。見,被,蒙受。
(13)剝:卦名,象征厄運。喪:不利,災厄。宜:理當,應該。
(14)神明:神靈。這兒指帝王的神圣賢明。固:通“故”,原本。浩浩:廣闊寬宏的樣子。
(15)徒:空,白白地。嗷嗷(ao ao):眾聲噪雜。
(16)投跡:止步不前。這兒指徘徊、徜徉。
(17)《離騷》:戰國時代楚國大夫屈原的代表作。
(18)曩(nǎng)歲:往年,早年。曩,昔,從前。期:期望,愿望。
(19)容與:閑逸自得的樣子,自由自在的。馳:趕馬快跑。這兒指駕船。舠(dāo),小船。
(20)虛:空的,空寂的。背:背靠。山郭:山城,如城郭一樣高陡的山帶。郭,外城,城墻。
(21)軒:檻欄。皋(gāo):水邊高地,河岸。
(22)間:隔斷。浦溆(xù):水邊。溆,與浦同義。
(23)邐迤
【譯文】
我素來向往于自然的山水,真想由著自己的性情盡興地游遨。
可惜半途中被官務所牽絆,十年來都在白白地憂思勞累。
外表上我屈身循禮,隨俗而進入仕途,而內心是想追隨那些有為的英豪。
然而進入朝廷,我缺乏做宰輔大臣的才干,退出仕途,連鄉間的豪士也做不了。
上天賦予的稟性已無法改變,鬼神的斥責又那里可以躲逃?
屯卦預言艱難,果真蒙受凌辱,剝卦警示災厄,當然已經遇到。
幸好神明的君王從來是胸襟寬宏,眾人的讒毀,才算是徒然的亂噪。
我得以徜徉于山水勝地,縱情歌詠著屈原的《離騷》。
重又懷著往昔未了的夙愿,閑逸地駕一葉輕舟浮漂。
空寂的房舍背靠著山郭,前面的軒窗正對著江皋。
重疊的山嶺隔斷了河岸,綿延的石峰像群馬在奔跑。
綠洲浮在微微波動的水面,起初真疑心是負載在神鰲背上的仙島。
叢林中不斷地刮著旋風,江邊的石塊迎對著飛濺的波濤。
空闊晴朗的天光一絲無云,砍柴打草的村民在遠處相互呼號。
清澈的水潭猛然涌出大群的沙鷗,半山陡壁上,嬉鬧的猿猴在騰空縱跳。
鹿群友愛,從叫聲中得到了體驗,魚兒歡樂,到溪溝邊觀看就自然知曉。
孤單一人欣賞景致,誠然是悲哀的事情,但確實值得欣慰,有了片刻的歡笑。
我俯身憑靠著欄檻留連不舍,將壺里的濁酒往杯中不停的傾倒。
一邊把甘脆的菱角大口嚼食,又伸手拿起肥美的蟹螯。
煮飯時,不時看看柴灶上的鼎鑊,切魚時,聽到的是那悅耳的霍霍刀聲。
采來的野菜裝滿了一只大筐,其中還夾雜有不少沼澤的水藻。
不由得深切地思慕那搖槳的漁翁,他長嘯而歌,還能隨眾同醉飲食酒糟。
又想到廉士陳仲子棄祿不取,靠咽食蟲蛀的杏李,才未化作餓殍。
這樣的處世之道,很難與他們一起同行,深深的憂憤又哪里能夠隱韜?
彎彎的江島邊天鵝正在哀鳴,圓圓的沙洲上蘭花已經殘凋。
夕陽的光輝返照著西邊的山峰,北去的瀟湘,飛逝的浪花滔滔。
我徘徊不舍,無奈天色終于昏黑,遠遠的漁火照亮了一隊隊船艚。
樹木零落之后,寒山更加寂靜,江面空闊之處,秋月越發孤高。
我斂起衣袖,莊重地告誡回歸的眾人,善于漂游,還得把舵槳小心地持操。
進入淺灘,長槳該要收起不用,駛入深潭,那就放下輕便的竹篙。
寬闊的視野下,我拿起長長的竹竿,悲傷地歌唱時,大家齊把船舷拍打輕敲。
船兒在江中輕快地飛駛,又隨意的滑行,如同鳥兒在翱翔逍遙。
在水勢靜止的地方,船兒就勢滯停下來,
兀自江上的陣風嗖嗖,秋氣蕭蕭。山澗水急,驚慌的魚兒東奔西竄,
小路草荒,饑餓的野獸低吼長嗥。入門感到壓抑,要安于精神牢籠,
凄慘悲切時,最恨苦悶困擾。仰慕高士的情懷至今尚未忘卻,
懷念親友,卻只能空把頭皮抓撓。反思自身,內在稟賦一無所有,
才德低微,輕過一羽鴻毛。竊有虛名,長期來在蒙騙自己,
俸祿過高,真可謂素餐老饕。關問牽牛,梁惠王哀憐它將被殺來釁鐘,
勸說豬豚,祝宗人驚訝它怕死來到籠牢。最好是永遠能躲開刀筆吏,
怎么還期盼簿書官曹?大唐中興,萬事一切順利,裂土封侯,獎勵有功雄梟。
岷地頑兇劉辟已經緝拿歸案,吳地叛虜李錡也已斬決不饒。
武將捍衛朝廷,強過了周代的方虎,文臣謀略高明,勝過了遠古的伊尹、皋陶。
劈開山嶺,大唐聲威西達仙山昆侖。航行海域,我朝名望東過神島蟠桃,
重新使得越棠族獻來白雉,再次讓西旅國貢上猛獒。
朝廷左右分列著三公九卿,殿下縱橫羅列著一隊隊賢臣俊僚。
各種罪人都徼幸獲得大赦,眾百姓都被浩蕩的皇恩籠罩。
我何時能夠承受皇上的福澤,處在寬宥之列而能解除鐐銬?
如能回歸故里,讓親人真心寬慰,將盡力農耕,開墾家園的蓬蒿。
選址安家在鄠杜兩縣之間,名下幾畝土地位于灃澇。
磻溪邊,房舍靠近姜太公遺留的宅基,還連通著阿房宮原先的溝濠。
我樂意親手焚燒莊稼的害蟲,也甘愿自己去田地中耕耘除草。
饑餓缺食時,能盼到自己農耕的谷物,寒冷少衣時,期待著自家紡織的衣袍。
衣裳能夠遮到膝下就夠了,已經暖和,食物填飽肚子就行了,那里還會貪要?
安心地享用茅草編成的粗蓆,誰還會貪羨黃梁肥膏?
追趕鳥雀,進入山林去射獵,追逐魚群,到湖澤捕撈。
觀察卦象,因為無災無咎而高興,誦讀《詩經》,但卻不敢妄言《干旄》。
既然已托身于山林麋鹿群中,又怎敢與千里騏驥同食共槽?
處于微賤,已不在乎什么污濁,安守窮困,就該把逸樂忘掉。
擺脫了世俗的束縛,可以輕行快步,心情愉悅,取代了痛苦煎熬。
多年來,我白白地在官場奔波,不過是興動差役時,才趕去把長鼓急敲。
如今日光昏眩,已看不到渾濁的世事,而且耳膜轟響,再聽不到外界的喧鬧。
從此就這樣終了下半世殘生,富貴終非我們這種人的祈禱。
賈誼謫居長沙,曾為福禍糾纏而悲哀,漢陰丈人則以為機械誘發機巧,而鄙棄桔槔。
如果堯帝時代純樸的民風能夠發揚,巧詐的心計就消隱得不見絲毫。
南海茫茫,霧氣彌漫,越地荒蠻,風中充滿了穢氣腥臊。
這兒處境險惡,并非僅僅被魑魅威脅,天荒地老,更怕自己將會精散魂消。
救援之計雖然未行,知瑩永記心懷,贈袍之情即便已晚,范睢念舊怨拋。
這樣重情義的人,如今已不能抱有期望,慷慨激憤,只能是更加憂愁苦惱。
可惜半途中被官務所牽絆,十年來都在白白地憂思勞累。
外表上我屈身循禮,隨俗而進入仕途,而內心是想追隨那些有為的英豪。
然而進入朝廷,我缺乏做宰輔大臣的才干,退出仕途,連鄉間的豪士也做不了。
上天賦予的稟性已無法改變,鬼神的斥責又那里可以躲逃?
屯卦預言艱難,果真蒙受凌辱,剝卦警示災厄,當然已經遇到。
幸好神明的君王從來是胸襟寬宏,眾人的讒毀,才算是徒然的亂噪。
我得以徜徉于山水勝地,縱情歌詠著屈原的《離騷》。
重又懷著往昔未了的夙愿,閑逸地駕一葉輕舟浮漂。
空寂的房舍背靠著山郭,前面的軒窗正對著江皋。
重疊的山嶺隔斷了河岸,綿延的石峰像群馬在奔跑。
綠洲浮在微微波動的水面,起初真疑心是負載在神鰲背上的仙島。
叢林中不斷地刮著旋風,江邊的石塊迎對著飛濺的波濤。
空闊晴朗的天光一絲無云,砍柴打草的村民在遠處相互呼號。
清澈的水潭猛然涌出大群的沙鷗,半山陡壁上,嬉鬧的猿猴在騰空縱跳。
鹿群友愛,從叫聲中得到了體驗,魚兒歡樂,到溪溝邊觀看就自然知曉。
孤單一人欣賞景致,誠然是悲哀的事情,但確實值得欣慰,有了片刻的歡笑。
我俯身憑靠著欄檻留連不舍,將壺里的濁酒往杯中不停的傾倒。
一邊把甘脆的菱角大口嚼食,又伸手拿起肥美的蟹螯。
煮飯時,不時看看柴灶上的鼎鑊,切魚時,聽到的是那悅耳的霍霍刀聲。
采來的野菜裝滿了一只大筐,其中還夾雜有不少沼澤的水藻。
不由得深切地思慕那搖槳的漁翁,他長嘯而歌,還能隨眾同醉飲食酒糟。
又想到廉士陳仲子棄祿不取,靠咽食蟲蛀的杏李,才未化作餓殍。
這樣的處世之道,很難與他們一起同行,深深的憂憤又哪里能夠隱韜?
彎彎的江島邊天鵝正在哀鳴,圓圓的沙洲上蘭花已經殘凋。
夕陽的光輝返照著西邊的山峰,北去的瀟湘,飛逝的浪花滔滔。
我徘徊不舍,無奈天色終于昏黑,遠遠的漁火照亮了一隊隊船艚。
樹木零落之后,寒山更加寂靜,江面空闊之處,秋月越發孤高。
我斂起衣袖,莊重地告誡回歸的眾人,善于漂游,還得把舵槳小心地持操。
進入淺灘,長槳該要收起不用,駛入深潭,那就放下輕便的竹篙。
寬闊的視野下,我拿起長長的竹竿,悲傷地歌唱時,大家齊把船舷拍打輕敲。
船兒在江中輕快地飛駛,又隨意的滑行,如同鳥兒在翱翔逍遙。
在水勢靜止的地方,船兒就勢滯停下來,
兀自江上的陣風嗖嗖,秋氣蕭蕭。山澗水急,驚慌的魚兒東奔西竄,
小路草荒,饑餓的野獸低吼長嗥。入門感到壓抑,要安于精神牢籠,
凄慘悲切時,最恨苦悶困擾。仰慕高士的情懷至今尚未忘卻,
懷念親友,卻只能空把頭皮抓撓。反思自身,內在稟賦一無所有,
才德低微,輕過一羽鴻毛。竊有虛名,長期來在蒙騙自己,
俸祿過高,真可謂素餐老饕。關問牽牛,梁惠王哀憐它將被殺來釁鐘,
勸說豬豚,祝宗人驚訝它怕死來到籠牢。最好是永遠能躲開刀筆吏,
怎么還期盼簿書官曹?大唐中興,萬事一切順利,裂土封侯,獎勵有功雄梟。
岷地頑兇劉辟已經緝拿歸案,吳地叛虜李錡也已斬決不饒。
武將捍衛朝廷,強過了周代的方虎,文臣謀略高明,勝過了遠古的伊尹、皋陶。
劈開山嶺,大唐聲威西達仙山昆侖。航行海域,我朝名望東過神島蟠桃,
重新使得越棠族獻來白雉,再次讓西旅國貢上猛獒。
朝廷左右分列著三公九卿,殿下縱橫羅列著一隊隊賢臣俊僚。
各種罪人都徼幸獲得大赦,眾百姓都被浩蕩的皇恩籠罩。
我何時能夠承受皇上的福澤,處在寬宥之列而能解除鐐銬?
如能回歸故里,讓親人真心寬慰,將盡力農耕,開墾家園的蓬蒿。
選址安家在鄠杜兩縣之間,名下幾畝土地位于灃澇。
磻溪邊,房舍靠近姜太公遺留的宅基,還連通著阿房宮原先的溝濠。
我樂意親手焚燒莊稼的害蟲,也甘愿自己去田地中耕耘除草。
饑餓缺食時,能盼到自己農耕的谷物,寒冷少衣時,期待著自家紡織的衣袍。
衣裳能夠遮到膝下就夠了,已經暖和,食物填飽肚子就行了,那里還會貪要?
安心地享用茅草編成的粗蓆,誰還會貪羨黃梁肥膏?
追趕鳥雀,進入山林去射獵,追逐魚群,到湖澤捕撈。
觀察卦象,因為無災無咎而高興,誦讀《詩經》,但卻不敢妄言《干旄》。
既然已托身于山林麋鹿群中,又怎敢與千里騏驥同食共槽?
處于微賤,已不在乎什么污濁,安守窮困,就該把逸樂忘掉。
擺脫了世俗的束縛,可以輕行快步,心情愉悅,取代了痛苦煎熬。
多年來,我白白地在官場奔波,不過是興動差役時,才趕去把長鼓急敲。
如今日光昏眩,已看不到渾濁的世事,而且耳膜轟響,再聽不到外界的喧鬧。
從此就這樣終了下半世殘生,富貴終非我們這種人的祈禱。
賈誼謫居長沙,曾為福禍糾纏而悲哀,漢陰丈人則以為機械誘發機巧,而鄙棄桔槔。
如果堯帝時代純樸的民風能夠發揚,巧詐的心計就消隱得不見絲毫。
南海茫茫,霧氣彌漫,越地荒蠻,風中充滿了穢氣腥臊。
這兒處境險惡,并非僅僅被魑魅威脅,天荒地老,更怕自己將會精散魂消。
救援之計雖然未行,知瑩永記心懷,贈袍之情即便已晚,范睢念舊怨拋。
這樣重情義的人,如今已不能抱有期望,慷慨激憤,只能是更加憂愁苦惱。
【賞析】
此詩當作于元和三年(808)秋。理由有三,其一,詩中有“中為吏役牽,十祀空悁勞”之句,柳宗元于貞元十四年(798)及第博學宏詞科,任集賢殿書院正字,開始步入仕途,十年后即是元和三年。其二,詩中提及“岷兇既云捕,吳虜亦已鏖”,據《舊唐書·憲宗紀》,浙西李錡誅于元和二年十一月,已過秋季。而詩中卻有“江空秋月高”之句,應為第二年秋。其三,詩中有“三辟咸肆宥,眾生均覆燾”之句,據《舊唐書·憲宗紀》,元和三年春正月群臣上尊號,曰睿圣文武皇帝,曾大赦天下。
這是柳宗元詩歌集中篇幅最長作品之一。正如詩題那樣,前半為“游南亭夜還”,后半為“敘志”,兩部分通過遭貶出游聯系起來,因遭貶謫,不意實現了游遨山水的夙好,卻不得實現回歸家園的心志。前者將悲痛強壓于自嘲自慰之中,借觀游而排遣,后者則將悲苦轉化為望宥求救之辭,終因絕望而轉添苦惱。
第一部分“游南亭夜還”分三層來寫。第一層是說,早年喜好山水的夙愿由于官務牽絆而耽擱了,又因為不才而遭受貶謫,卻來到了山水勝地。這時柳宗元心中雖然悲憤,卻有所慰藉,可謂不幸之幸。其實,柳宗元被貶,真正原因是權貴對革新派的仇視和摧殘,詩中對自己的譏嘲,對天命、鬼責、卦辭、神明的認可都是憤疾不平之辭,而內心則以屈原自比。第二層寫觀游南亭所見美景和野炊的情趣。寫景突出了山川的幽靜和動物的自在,幽靜流露出內心深處的孤寂和愁苦,自在則反襯自己的拘情和無奈。寫野炊的情趣,暗示自己避開塵世,回歸田園的志向,突出了其個性的清高和品德的正直。第三層寫乘舟夜還的感受。主要突出操舟的體會和入門后的幽郁。對于操舟,柳宗元十分小心,深淺寬急應付得當,實際上借喻人生道路上要走好,保持正確的態度。貶永初期,柳宗元的心情一直是沉痛壓抑的,所以一進門就感到拘束,心情郁悶,勾起了對親友的思念。
第二部分“敘志”,分四層來寫。第一層又說到自己無才無德,不堪為官而蒙罪,這實際上又是對自己遭貶原因的自解自嘲,與本詩開頭相應。第二層則極力推頌朝廷中興景象,希望能得到皇上寬赦。事實上,憲宗即位后,朝廷確有所振興,平定了藩鎮劉辟、楊惠琳、李錡等人的謀反,入相當權的李吉甫、裴垍、李藩、權德輿、李絳等人也較為干練得力,在整頓財政,改善政治上做了一些切實的工作。柳宗元盡力歌頌中興景象,當然是為了獲取寬宥,但卻沒有過分的阿諛奉承。而渴望從政,施展才華,也是柳宗元希望遇赦復出的重要原因。但由于革新派一方面多為少年速進,政治根基不牢,一方面又樹敵太多,積怨較深,更重要的是由于永貞革新涉及到皇位繼承的矛盾,憲宗李純對柳宗元等很難原諒,曾發過三次詔命,一再重申“八司馬”不僅不在寬宥之列,而且不得“量移”,所以柳宗元的希望顯得很不現實,很可笑也很可悲。第三層寫自己如果歸返將安心務農,過平淡的田園生活。這里突出了自耕自足的低微要求和不羨富貴的安分思想。一方面顯示出柳宗元的清高品質,一方面又透露出柳宗元遭受打擊后的心灰意冷。從寫法上看,則顯然與第一部分第二層所寫野炊的情趣相關聯。第四層,寫自己所處環境的兇險而將喪命,期盼有人救援,然而,他自己也明白這是不切實際的,于是,感到絕望。這里,寫南蠻之地的兇險,既與第一部分第一層遭貶而投跡山水地相照應,又與第一部分第二層寫景的心情相反相成,一樂一悲,或親或懼,皆由貶謫而起。蒙恩遇赦希望渺茫,回家務農的最低要求也難以實現,因而陷入了極度痛苦、矛盾和怨憤之中。
這是柳宗元詩歌集中篇幅最長作品之一。正如詩題那樣,前半為“游南亭夜還”,后半為“敘志”,兩部分通過遭貶出游聯系起來,因遭貶謫,不意實現了游遨山水的夙好,卻不得實現回歸家園的心志。前者將悲痛強壓于自嘲自慰之中,借觀游而排遣,后者則將悲苦轉化為望宥求救之辭,終因絕望而轉添苦惱。
第一部分“游南亭夜還”分三層來寫。第一層是說,早年喜好山水的夙愿由于官務牽絆而耽擱了,又因為不才而遭受貶謫,卻來到了山水勝地。這時柳宗元心中雖然悲憤,卻有所慰藉,可謂不幸之幸。其實,柳宗元被貶,真正原因是權貴對革新派的仇視和摧殘,詩中對自己的譏嘲,對天命、鬼責、卦辭、神明的認可都是憤疾不平之辭,而內心則以屈原自比。第二層寫觀游南亭所見美景和野炊的情趣。寫景突出了山川的幽靜和動物的自在,幽靜流露出內心深處的孤寂和愁苦,自在則反襯自己的拘情和無奈。寫野炊的情趣,暗示自己避開塵世,回歸田園的志向,突出了其個性的清高和品德的正直。第三層寫乘舟夜還的感受。主要突出操舟的體會和入門后的幽郁。對于操舟,柳宗元十分小心,深淺寬急應付得當,實際上借喻人生道路上要走好,保持正確的態度。貶永初期,柳宗元的心情一直是沉痛壓抑的,所以一進門就感到拘束,心情郁悶,勾起了對親友的思念。
第二部分“敘志”,分四層來寫。第一層又說到自己無才無德,不堪為官而蒙罪,這實際上又是對自己遭貶原因的自解自嘲,與本詩開頭相應。第二層則極力推頌朝廷中興景象,希望能得到皇上寬赦。事實上,憲宗即位后,朝廷確有所振興,平定了藩鎮劉辟、楊惠琳、李錡等人的謀反,入相當權的李吉甫、裴垍、李藩、權德輿、李絳等人也較為干練得力,在整頓財政,改善政治上做了一些切實的工作。柳宗元盡力歌頌中興景象,當然是為了獲取寬宥,但卻沒有過分的阿諛奉承。而渴望從政,施展才華,也是柳宗元希望遇赦復出的重要原因。但由于革新派一方面多為少年速進,政治根基不牢,一方面又樹敵太多,積怨較深,更重要的是由于永貞革新涉及到皇位繼承的矛盾,憲宗李純對柳宗元等很難原諒,曾發過三次詔命,一再重申“八司馬”不僅不在寬宥之列,而且不得“量移”,所以柳宗元的希望顯得很不現實,很可笑也很可悲。第三層寫自己如果歸返將安心務農,過平淡的田園生活。這里突出了自耕自足的低微要求和不羨富貴的安分思想。一方面顯示出柳宗元的清高品質,一方面又透露出柳宗元遭受打擊后的心灰意冷。從寫法上看,則顯然與第一部分第二層所寫野炊的情趣相關聯。第四層,寫自己所處環境的兇險而將喪命,期盼有人救援,然而,他自己也明白這是不切實際的,于是,感到絕望。這里,寫南蠻之地的兇險,既與第一部分第一層遭貶而投跡山水地相照應,又與第一部分第二層寫景的心情相反相成,一樂一悲,或親或懼,皆由貶謫而起。蒙恩遇赦希望渺茫,回家務農的最低要求也難以實現,因而陷入了極度痛苦、矛盾和怨憤之中。
網友關注
- 客中思家
- 題照禪師道場
- 招石希孟朝飯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游金精次韻
- 買硯碑
- 賣鏡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詩談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早春牡丹
- 南林張園
- 詠史贈王侍御
- 觀博陽山火
- 拜范文正公祠
- 九三月丹
- 邑圃池上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九里松馬上作
- 曲澗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送放生池碑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經過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種石菖蒲
- 臨安客中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庚辰除夕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夜泊法忍寺
- 和帑院叔
- 尤美亭
- 山行晚歸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見與不見
- 夜飲歸戲作
- 斬偶行
- 題墨蘭圖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江樓遲客
- 甲辰歲朝把筆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五更
- 題高氏煙雨館
- 題趙大年小影
- 囧是……
- 厖蚓圖
- 贈術者
- 墻頭花
- 何氏書堂
- 弟子規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折枝
- 寄湯帳干
- 辛巳除夕
- 食雪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題水仙
- 贈筆工吳升
- 種水芭蕉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重賦暨邑池亭
- 登普滿塔
- 安吉州賦牡丹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養鸂鶒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古劍詞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上習庵陳先生
- 拜掃易齋先生墓
精品推薦
- 樂都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26/11℃
- 青銅峽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6℃
- 阜康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4℃
- 賀蘭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1/14℃
- 冠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昌吉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1℃
- 澄邁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4℃
- 烏魯木齊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海晏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5℃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