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之八 橘頌
詩人:屈原 朝代:先秦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
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圓果摶兮。
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
紛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
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
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秉德無私,參天地兮。
愿歲并謝,與長友兮。
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歲雖少,可師長兮。
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九章之八 橘頌古詩賞析
題解: 贊頌橘樹之美?!绊灐笔且环N詩體,取義于《詩經》“風、雅、頌”之“頌”。前人多以為此詩作于屈原青少年時代,也有人以為作于放逐江南時期。清姚鼐“疑此篇尚在懷王朝初被讒時所作”,似更符合詩中“閉心自慎,不終失過兮”等句透露的詩人境遇。
你天地孕育的橘樹喲,
生來就適應這方水土。
稟受了再不遷徙的使命,
便永遠生在南楚。
你扎根深固難以遷移,
立志是多么專一。
葉兒碧綠,花兒素潔,
意態又何其繽紛可喜。
層層樹葉間雖長有刺兒,
果實卻結得如此圓美。
青的黃的錯雜相映,
色彩喲簡直燦若霞輝。
你外色精純內瓤潔白,
正如堪托大任的君子。
氣韻芬芳,儀度瀟灑,
顯示著何其脫俗的美質。
我贊嘆你南國的橘樹喲,
幼年立志就與眾迥異。
你獨立于世不肯遷移,
這志節豈不令人欣喜。
你扎根深固難以移徙,
開闊的胸懷無所欲求。
你疏遠濁世超然自立,
橫聳而出決不俯從俗流。
你堅守著清心謹慎自重,
何曾有什么罪愆或過失。
你那無私的品行喲,
恰可與天地比德。
我愿在眾卉俱謝的歲寒,
與你長作堅貞的友人。
你秉性善良從不放縱,
堅挺的枝干紋理清純。
即使你現在年歲還輕,
卻已可做我欽敬的師長。
你的品行堪比伯夷,
將永遠是我立身的榜樣。 1.后皇:皇天后土。嘉:美,或釋為生育。
2.徠:同“來”。服:服習南國水土。曾(ceng2層):通“層”。曾枝,層層枝葉。
3.剡(yan3演)棘:尖刺。橘枝有刺。
4.圓果:指橘子。摶(tuan2團):通“團”,指橘子長得圓美。
5.青黃雜糅:橘子皮色有青有黃,相互錯雜。
6.文章:文采,此指橘子色彩。爛:燦爛。
7.精色:橘子外表顏色鮮明。內白:橘子內瓤潔白。
8.任:擔當重任。
9.紛緼:同“氛氳”,香氣盛貌。宜脩:美好。
10.姱(kua1夸):美好。
11.廓:空廓,此指胸懷開闊。
12.蘇世:在世上保持清醒,或日疏遠俗世。
13.橫:橫立世上,或釋為欄木,以喻自我約束。不流:不隨從流俗。
14.秉:執,持。
15.參:合。參天地,上合天地無私之德。
16.歲:歲暮。并謝:百花一齊凋謝。
17.與長友:長與橘為朋友。橘樹四季常青,不因歲寒而凋。
18.淑:美,善。離:通“麗”,附麗。淫:放蕩。
19.梗:直。理:紋理。此以橘之干直而有紋理,喻人之堅守直道、符合正理。
20.比:比美。伯夷:商末孤竹君之子,周滅商,伯夷與弟叔齊義不食周粟,餓死于首陽山中。是后世稱頌的有節之士。
21.置:植,立。像:榜樣。
【賞析】
南國多橘,楚地更可以稱之為橘樹的故鄉了?!稘h書》盛稱“江陵千樹橘”,可見早在漢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產橘而聞名遐邇。不過橘樹的習性也奇:只有生長于南土,才能結出甘美的果實,倘要將它遷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澀的枳實了。《晏子春秋》所記“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這不是一大缺憾嗎?但在深深熱愛故國鄉土的屈原看來,這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秉性,正可與自己矢志不渝的愛國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讒被疏、賦閑郢都期間,即以南國的橘樹作為砥礪志節的榜樣,深情地寫下了這首詠物名作——《橘頌》。
《橘頌》可分兩節,第一節重在描述橘樹俊逸動人的外美。開筆“后皇嘉樹,橘徠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響:一樹堅挺的綠橘,突然升立在廣袤的天地之間,它深深扎根于“南國”之土,任憑什么力量也無法使之遷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氣,“受命不遷”的堅毅神采,頓令讀者升起無限敬意!橘樹是可敬的,同時又俊美可親。詩人接著以精工的筆致,勾勒它充滿生機的紛披“綠葉”,暈染它雪花般蓬勃開放的“素榮”;它的層層枝葉間雖也長有“剡棘”,但那只是為了防范外來的侵害;它所貢獻給世人的,卻有“精色內白”,光采照人的無數“圓果”!屈原筆下的南國之橘,正是如此“紛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節雖以描繪為主,但從字里行間,人們卻可強烈地感受到,詩人對祖國“嘉樹”的一派自豪、贊美之情。
橘樹之美好,不僅在于外在形態,更在于它的內在精神。本詩第二節,即從對橘樹的外美描繪,轉入對它內在精神的熱情謳歌。屈原在《離騷》中,曾以“羌無實而容長”(外表好看,卻無美好的內質),表達過對“蘭”、“椒”(喻指執掌朝政的讒佞之臣)等輩“委其美而從俗”的鄙棄。橘樹卻不是如此。它年歲雖少,即已抱定了“獨立不遷”的堅定志向;它長成以后,更是“橫而不流”、“淑離不淫”,表現出梗然堅挺的高風亮節;縱然面臨百花“并謝”的歲暮,它也依然郁郁蔥蔥,決不肯向凜寒屈服。詩中的“愿歲并謝,與長友兮”一句,乃是溝通“物我”的神來之筆:它在頌橘中突然攬入詩人自己,并愿與橘樹長相為友,面對嚴峻的歲月,這便頓使傲霜斗雪的橘樹形象,與遭讒被廢、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疊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載,以“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收結,全詩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華——在兩位古今志士的遙相輝映中,前文所贊美的橘樹精神,便全都流轉、匯聚,成了身處逆境、不改操守的偉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歷史天幕上了!
從現在所能見到的詩作看?!堕夙灐房胺Q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一首詠物詩。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樹的生態和習性,運用類比聯想,將它與人的精神、品格聯系起來,給予熱烈的贊美。借物抒志,以物寫人,既溝通物我,又融匯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銘所贊揚的“看來兩段中句句是頌橘,句句不是頌橘,但見(屈)原與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楚辭燈》)的奇特境界。從此以后,南國之橘便蘊含了志士仁人“獨立不遷”、熱愛祖國的豐富文化內涵,而永遠為人們所歌詠和效法了。這一獨特的貢獻,無疑僅屬于屈原,所以宋劉辰翁又稱屈原為千古“詠物之祖”?!?潘嘯龍)
http://jhl.iok.cn/Article/lmjxku/200501/513.html
(部分詩詞沒有注釋,我們正在完善,請諒解!)
網友關注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弟子規
- 登普滿塔
- 題水仙
- 夜飲歸戲作
- 臨安客中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題墨蘭圖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題高氏煙雨館
- 見與不見
- 贈術者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和帑院叔
- 招石希孟朝飯
- 江樓遲客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庚辰除夕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早春牡丹
- 送放生池碑
- 題趙大年小影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五更
- 辛巳除夕
- 甲辰歲朝把筆
- 折枝
- 種水芭蕉
- 種石菖蒲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寄湯帳干
- 九里松馬上作
- 客中思家
- 養鸂鶒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詠史贈王侍御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重賦暨邑池亭
- 何氏書堂
- 買硯碑
- 觀博陽山火
- 賣鏡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題照禪師道場
- 經過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囧是……
- 斬偶行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九三月丹
- 夜泊法忍寺
- 贈筆工吳升
- 安吉州賦牡丹
- 拜范文正公祠
- 食雪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山行晚歸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上習庵陳先生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尤美亭
- 詩談
- 游金精次韻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邑圃池上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厖蚓圖
- 南林張園
- 墻頭花
- 曲澗
- 古劍詞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精品推薦
- 昌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5℃
- 阿克蘇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循化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4-5級轉3-4級,氣溫:27/13℃
- 達日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3℃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特克斯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9℃
- 新源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9℃
- 精河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4℃
- 永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8℃
- 神農架林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