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令/菩薩蠻 金陵懷古古詩賞析
宋廷南遷,圍繞定都問題,有過一段時期的爭論。建炎三年(1129)二月,帝在鎮江。當時金軍正擬渡江南下,帝召從臣問計,王淵以杭州有重江之險,主張逃往杭州。高宗畏敵如虎,此話正中下懷。張邵上疏曰 :“今縱未能遽爭中原,宜進都金陵,因江、淮、蜀、漢、閩、廣之資,以圖恢復。”帝不聽 ,去了杭州。紹興六年(1136)七月,張浚上奏曰 :“東南形勝莫重于建康(即金陵),實為中興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常懷憤惕,不敢暇逸。而臨安(即杭州)僻在一隅,內則易生玩肆,外則不足以號召遠近 ,系中原之心。請臨建康,撫三軍,以圖恢復。”
這一回因形勢好轉,即于次年移蹕金陵。但八年回杭州 。張守諫曰 :“建康自六朝為帝王都,氣象雄偉,且據都會以經理中原,依險阻以捍御強敵。陛下席未及暖 ,今又巡幸 ,百司六軍有勤動之苦,民力邦用有煩費之憂 。愿少安于此,以系中原民心。”然而高宗正一心與金人議和不以收復北方失地為大業,執意定都杭州 。同年,宋金簽訂了“紹興和議”,自此南宋都定臨安 。(見《宋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三《南遷定都 》)康與之此詞,正即作于這一歷史時期。名曰“懷古”,實是“傷今”,是針對當時南宋小朝廷奉行逃跑和妥協政策而發的扼腕之嘆。
上闋思接千載,寫歷史長河中的金陵。金陵群山屏障,大江橫陳,是東南形勝之地,自三國吳孫權建都于此 ,歷東晉、宋、齊、梁、陳 ,六朝為帝王之宅,豪華競逐,盛極一時。起二句,即概述那一段燦爛輝煌的往事,以先聲奪人。“龍蟠虎踞”四字用典,漢末諸葛亮出使東吳,睹金陵(時稱秣陵)山阜,有“鐘山龍蟠,石頭虎踞”之見,見《太平御覽·州郡部·敘京都 》引晉張勃《吳錄》。南京山川雄偉人事繁華,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然而,宇宙無窮,山川長在;盈虛有數,人事不居。三百馀年在永恒的歷史面前只是彈指一瞬 。隨著政權更迭,國都無移,金陵的繁華已成古跡。“縹鳳”二句,情緒陡落千丈,與后蜀歐陽炯《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之所謂“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北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之所謂六朝舊事隨流水”同一感慨。由字面可看出 ,明顯是化用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詩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縹鳳,淡清色的鳳鳥。鳳凰臺,故址在今南京花盝岡。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有三鳥翔集于此,狀如孔雀,五色文彩,鳴聲諧和,眾鳥群至,遂筑此臺以紀其瑞。見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江南東道·昇州·江寧縣》。
由于李白詩為人們所熟知,而讀者不難聯想而及同詩中“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等名句,局部返觀為整體,十個字帶出了一連串意境,當年“豪華”之盛 ,今日蕭瑟之衰 ,種種畫面遂一而過。且“龍蟠虎踞”云云以“ 山”起,“臺空江流”云云以“水結”針縷亦極周到。
題面“金陵懷古”之意,上闋四句已足。然詞人之用心原不在“發思古之幽情”,為 “懷古”而“懷古”,“ 懷古”的目的是為了“傷今”,故下闋即轉入此旨 。“下臨”二句,視通萬里,置金陵于有利戰略地位。“全楚地”,語見唐劉長卿《長沙館中與郭夏對雨》詩“ 云橫全楚地”,泛指長江中游地區。春秋戰國時 ,此系楚國的腹地,故云 。“包舉”,包抄而攻取。二句說金陵為長江下游的戰略要地,與長江中游諸重鎮共同構結成包抄中原的態勢。按當時軍事方略,南宋如欲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可于長江中、下游兩路出兵,一路自鄂州(今武漢市一帶)出荊襄,直趨河路;一路自金陵等地出淮南,迂回山東。倘若更置一軍自漢中出 ,攻取關陜 ,三路進擊,則尤佳。詞人能夠高度評價金陵在北伐事業中所占據的重要戰略地位,見識卓越前引張邵、張浚、張守之奏議,與康與之此詞,或為政治家之言論,或為文學家之筆墨,都代表著當時的軍心、民心。南宋愛國詞,與民族、人民的愿望息息相通。行文至此,詞情再度振起。可是,“ 事無兩樣人心別”(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前韻》),以高宗為首的南宋統治集團只知向金人屈膝求和,不知利用民眾力量 。他們龜縮在浙東一隅,視長江天險為第二道院墻,不去利用金陵的戰略位置。
面對這一冷酷的現實,詞人的激情不禁再一次跌到冰點。“可惜草連天,晴郊狐兔眠!”一聲長吁,包含著多么沉重的失望與痛苦啊。作為南宋臣民,詞人不可能直言不諱地去批揭那龍喉下的逆鱗,然而他已經形象地告訴后人,南宋統治者的膽識,在六朝之下!東晉以迄梁陳,文治武功雖不甚景氣,畢竟尚有勇氣定都金陵,與北方抗衡,未至于躲得那么遠呢。
此詞的特點是,上下八句,兩兩相形,共分為四個層次,呈現為“揚——抑——揚——抑”的大起大落,這種章法與詞人懷古傷今時起伏的心潮吻合無間。
由起句的“龍蟠虎踞”到收句的“ 孤臥兔眠”,兩組意象遙遙相對 ,亦是匠心所在 。其意蓋從北周庚信《哀江南賦》“昔之虎踞龍盤 ,加以黃旗紫氣,莫不隨狐兔而窟穴,與風塵而殄瘁”云云化出,更為簡潔。
龍虎地而無有龍騰虎擲的形象 ,卻成為狐兔之樂園,此情此景,本身即是莫大的諷刺,不必更著一字,讀者已隨詞人作喟然之浩嘆矣。
(部分詩詞沒有注釋,我們正在完善,請諒解!)
網友關注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詩談
- 題高氏煙雨館
- 詠史贈王侍御
- 重賦暨邑池亭
- 囧是……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五更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何氏書堂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贈筆工吳升
- 江樓遲客
- 折枝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客中思家
- 經過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登普滿塔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弟子規
- 庚辰除夕
- 種水芭蕉
- 題墨蘭圖
- 夜飲歸戲作
- 題趙大年小影
- 題水仙
- 種石菖蒲
- 厖蚓圖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觀博陽山火
- 夜泊法忍寺
- 拜范文正公祠
- 古劍詞
- 題照禪師道場
- 養鸂鶒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寄湯帳干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見與不見
- 贈術者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山行晚歸
- 斬偶行
- 南林張園
- 邑圃池上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食雪
- 賣鏡
- 和帑院叔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安吉州賦牡丹
- 九三月丹
- 臨安客中
- 辛巳除夕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上習庵陳先生
- 曲澗
- 九里松馬上作
- 買硯碑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尤美亭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游金精次韻
- 早春牡丹
- 送放生池碑
- 招石希孟朝飯
- 墻頭花
- 甲辰歲朝把筆
精品推薦
- 獨山子區05月30日天氣:陰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5-6級,氣溫:31/26℃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垣曲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6℃
- 民豐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4℃
- 定西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1/11℃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
- 彭陽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5/11℃
- 伊犁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巴楚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