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鼽
qiú ? ㄑㄧㄡˊ
◎ (鼻孔)堵塞:“使鼻鼽不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鼽 qiú?
〈動〉
(1) 鼻塞不通 [have a stuffy nose]。又名鼻鼽、鼽鼻、鼽水。如:鼽欬(鼻塞不通);鼽窒(鼻塞不通);鼽荼(受鼻塞不通之苦)
(2) 流清鼻涕 [have a running nose]。如:鼽衄(又流鼻涕又流鼻血)
漢語字典
[①][qiú]
[《廣韻》巨鳩切,平尤,羣。]
(1)鼻塞不通。
(2)鼻流清涕。
(3)面頰;顴骨。
音韻參考
[廣 韻]:呼恢切,上平15灰,huī,蟹合一平灰曉
[粵 語]:kau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鼻字部】 鼽;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530第06【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病寒鼻窒也。【釋名】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廣雅】鼽,病也。【禮·月令】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