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鼩
qú ?ㄑㄩˊ
◎ 〔鼩鼱〕哺乳動物,毛色灰褐或灰白,形極似鼠,但吻部細而尖,穿穴地中而造巢,吃昆蟲、蚯蚓等,有益于農作物。亦稱“鼱鼩”;古稱“鼩”或“鼱”。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鼩 qú?
〈名〉
鼩鼠 [shrew],又叫“鼱鼩。食蟲類動物,形似小鼠,體小尾短。如:鼩洞(鼠洞)
漢語字典
[①][qú]
[《廣韻》其俱切,平虞,羣。]
動物名。鼩鼠。
音韻參考
[廣 韻]:其俱切,上平10虞,qú,遇合三平虞群
[平水韻]:上平七虞
[粵 語]:keo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鼠字部】 鼩;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528第10【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劬。【說文】精鼩鼠也。【爾雅·釋獸】鼩鼠。【註】小鼱鼩也。亦名??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