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机,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

查字典logo
您的位置: 查字典 > 漢語字典 > 鼎的意思
  • 拼音: dǐng
  • 注音: ㄉㄧㄥˇ
  • 部首筆劃:12
  • 總筆劃:12
  • 繁體字: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筆順:豎折橫橫橫折橫撇豎橫豎折

基本解釋


dǐng ? ㄉㄧㄥˇ
◎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鑊
◎ 鍋:鼎罐鼎鍋
◎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問鼎鼎祚(國運)。
◎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對峙:鼎峙鼎足之勢
◎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 正當,正在:鼎盛shèng )。

英文翻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dǐng?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義: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義 [tripod caldron]。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3)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舊時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國家)
(4) 比喻帝王 [emperor]。如:問鼎;定鼎中原;鼎甲(科舉考試殿試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業(帝王的大業)
(5) 指宰相 [prime minister]。如:鼎臺(宰輔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輔、重臣之位 [high official]。如:鼎輔(三公,宰輔);鼎司(三公的職位)
(7) 指國家 [state]。如:鼎祚(國祚,國運);鼎運(國運)
詞性變化
dǐng?
〈形〉
(1) 顯貴 [important]。如:鼎臣(大臣,重臣)
(2) 顯赫,盛大 [great]
高門鼎貴。——晉· 左思《吳都賦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門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舉世無匹);鼎族(巨族,豪門貴族)
(4)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tripartite]。如:鼎分(三分)
dǐng?
〈動〉
變革 [change;reformation]
鼎新麾一舉,革故法三章。——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
鼎革固天啟。——徐浩謁禹廟

漢語字典

[①][dǐng]
[《廣韻》都挺切,上迥,端。]
亦作“1”。亦作“1”。
(1)古代炊器,又為盛熟牲之器。多用青銅或陶土制成。圓鼎兩耳三足,方鼎兩耳四足。盛行于商周。多用為宗廟的禮器和墓葬的明器。
(2)相傳夏禹鑄九鼎,歷商至周,為傳國的重器。后遂以指代國家政權和帝位。
(3)古時烹殺罪人的刑具。
(4)煉丹煮藥之器。
(5)卦名之一。巽下離上,去故取新之象。
(6)引申為更新。參見“鼎新革故”。
(7)顯赫,盛大。參見“鼎族”、“鼎貴”。
(8)比喻三公、宰輔、重臣之位。
(9)指地位和功名。
(10)比喻三方并立之勢。參見“鼎立”、“鼎足”。
(11)最,頂。
(12)量詞。
(13)副詞。表示正在進行或正處于某種狀態。相當于“”、“正當”、“”。參見“鼎盛”、“鼎來”。
(14)姓。宋有鼎澧。見《奇姓通》。

音韻參考

[廣 韻]:都挺切,上41迥,dǐng,梗開四上青端
[平水韻]:上聲二十四迥
[粵 語]:ding2
[閩南語]:teng2,tia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鼎字部】 鼎;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525第08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又【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又【正韻】鼎,當也。 又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又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又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又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荊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又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又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又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又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又姓。未將鼎澧。 又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又【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又【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又葉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考證:〔【周禮·天官·膳夫】王旦舉。〕 謹按旦字乃日一二字之譌。謹照原文改爲王日一舉。

字源字形

鼎

鼎的意思、基本信息

  • 五筆86:HNDN
  • 五筆98:HNDN
  • 五行:火
  • UniCode:U+9F0E
  • 四角號碼:22227
  • 倉頡:BUVML
  • GBK編碼:B6A6
  • 規范漢字編號:26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军事| 光泽县| 密云县| 西林县| 汨罗市| 蒙城县| 永福县| 乐安县| 民权县| 称多县| 高密市| 泾阳县| 延津县| 西充县| 汝阳县| 盐边县| 安西县| 隆尧县| 阳曲县| 宜黄县| 辉县市| 集安市| 保德县| 诏安县| 垦利县| 德州市| 丹江口市| 西吉县| 伊宁县| 南和县| 从江县| 长宁县| 阳朔县| 怀集县| 监利县| 政和县| 宝坻区| 贵定县| 新安县|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