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黌
(黌)
hóng ?ㄏㄨㄥˊ
◎ 古代稱學校:黌門。黌宇。黌序。黌宮。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黌
黌 hóng?
〈名〉
(1) 古代的學校 [ancient school]
農事既畢,乃令弟子群居,還就黌學?!?a href="/r_ci_b77c9fa8a4d180deddbadcc0338feab7/" target="_blank">后漢書·仇覽傳》
(2) 又如:黌序(古代的學校。序:學校);黌門(學校);黌宮(學校);黌校(學校)
漢語字典
[①][hóng]
[《廣韻》戶盲切,平庚,匣。]
“橫4”的被通假字?!?a href="#">黌1”的繁體字。
古代的學校。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下平八庚
[粵 語]:hung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黃字部】 黌; 康熙筆畫:25; 頁碼:頁1516第12【廣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橫?!緩V韻】學也?!踞釢h·儒林傳】順帝感翟酺之言,更修黌宇,凡所造搆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自是遊學增盛至三萬餘生?!静滔迨可熘嘿x】遠陶聖世,少齒鄕黌?!鸢词穫魍ㄗ鳈M?;ヒ娔静繖M字註?!∮值孛!舅涀ⅰ繙Z水北逕小黌東,又東逕大黌南,蓋霍原隱敎授之處也。徐廣云:雖千古世懸,猶表二黌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