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麋
mí ? ㄇㄧˊ
◎ 〔麋鹿〕哺乳動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驢,蹄像牛,頸像駱駝,但從整體看哪種動物都不像,原產中國,是一種珍貴的稀有獸類。俗稱“四不像”。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麋 mí?
〈名〉
(1) (形聲。從鹿,米聲。本義:獸名。即麋鹿)
(2) 同本義 [elk;pere David deer]
麋,鹿屬。從鹿,米聲。麋冬至其角。——《說文》
夏獻麋。——《周禮·獸人》。疏:“麋是澤解獸”。
麋何食兮庭中?!?a href="/r_ci_975f449a7929f8e9edebc491ce0aa3ef/" target="_blank">楚辭·湘婦人》
(3) 又如:麋裘(用幼鹿皮制的皮衣);麋侯(糜皮箭靶);麋田(麋群踩過的田);麋脯(干麋肉)
(4) 通“眉”。眉毛 [brow]
伊尹之狀,面無須麋?!?a href="/r_ci_d2585b620ce6a400601192e1b05b0608/" target="_blank">荀子·非相》
(5) 又如:麋壽(眉壽。長壽);麋首(長壽的人)
(6) 小獸的通稱 [young beast]。如:麋夭(泛指幼獸);麋卵(指未成長的鳥獸)
(7) 通“湄”。水邊,岸旁 [bank of waters]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a href="#">詩·小雅·巧言》
余賜女孟諸之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漢語字典
[①][mí]
[《廣韻》武悲切,平脂,明。]
(1)哺乳動物。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驢,蹄像牛,頸像駱駝,但從整體來看哪一種動物都不像。性溫順,吃植物。原產中國,是一種稀有的珍貴獸類。也叫四不像。
(2)通“眉”。眉毛。
(3)通“湄”。水邊。
(4)通“糜”。粥。
(5)爛;碎爛。
(6)通“蘪”。草名。
(7)通“迷”。參見“麋惑”。
(8)通“黴”。參見“麋墨”。
(9)姓。三國蜀有麋竺。
音韻參考
[上古音]:脂部明母,miei
[廣 韻]:武悲切,上平6脂,mí,止開三平脂B明
[平水韻]:上平四支
[粵 語]:me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鹿字部】 麋;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509第34【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正韻】忙皮切,??音眉。【說文】鹿屬。冬至解其角?!踞屆繚色F也?!舅抉R相如·上林賦】沈牛??麋?!驹]】麋,似水牛。【爾雅·釋獸】麋牡麔,牝麎,其子?,其跡纏,絕有力狄?!臼琛看酸岟缰N類也。【周禮·天官·獸人】冬獻狼,夏獻麋?!驹]】狼膏聚,麋膏散,聚則溫,散則涼?!∮譅怊?,醜人也。【左思·魏都賦】犫麋之與子都?!∮炙葜辉击??!驹姟ば⊙拧烤雍又??!咀髠鳌べ叶四辍砍佑褡誀懎傐陀窭t未之服也。先戰,夢河神謂巳曰:畀余,余賜汝孟諸之麋?!驹]】麋,湄也?!∮中?。蜀將東海麋竺。見【蜀志】?!∮峙c眉同?!拒髯印し窍嗥恳烈疇?,面無鬚麋?!∮峙c蘪通?!境o·九歌】秋蘭兮麋蕪。【註】麋蕪,芎藭名。
考證:〔【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無鬚麋。〕 謹照原文無字上增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