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鵯
(鵯)
bēi ?ㄅㄟˉ
◎ 鳥類的一屬,羽毛大部為黑褐色,腹白,腿短而細弱,食果實和昆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鵯
鵯 bēi?
〈名〉
鵯科(Pycnonotidae)各種鳥的通稱 [bulbul]。大多成群活動,叫聲明亮動聽,以漿果及昆蟲為食
漢語字典
[①][bēi]
[《廣韻》府移切,平支,幫。]
[《廣韻》譬吉切,入質,滂。]
“鵯1”的繁體字。
(1)見“鵯鵊”。
(2)見“鵯鴂”。
(3)見“鵯鶋”。
(4)雀形目鵯科各種鳥的通稱。大多成群活動,叫聲明亮動聽,以野生小漿果及各種昆蟲為食,為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常見的留鳥。其品種有白頭鵯、綠翅短腳鵯、紅耳鵯、黃臀鵯、綠鸚嘴鵯等。
音韻參考
[粵 語]:be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鳥字部】 鵯;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1505第14【廣韻】譬吉切【集韻】【韻會】僻吉切,??音匹。鵯鶋,鳥也。【爾雅·釋鳥】譽斯,鵯鶋。【註】鴉烏也。小而多羣,腹下白,江東亦呼爲鵯烏。又【廣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音卑。義同。【集韻】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