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鴆
(鴆)
zhèn ?ㄓㄣˋ
◎ 傳說中的一種毒鳥。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殺人。
◎ 用鴆的羽毛泡成的毒酒:鴆酒。飲鴆止渴。
◎ 用毒酒害人。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鴆
(1) 鴆 zhèn?
名
(2) (形聲。從鳥。本義:傳說中的一種毒鳥,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3) 同本義 [a legendary bird with poisonous feathers]
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楚辭·離騷》。
(4) 又如:鴆羽(鴆之羽毛);鴆翼(鴆羽)
(5) 用鴆的羽毛泡成的毒酒 [poisoned wine]
宴安鴆毒,不可懷也。——《左傳·閔公元年》。
(6) 又如:鴆酒(毒酒);鴆醴(毒酒);飲鴆止渴
詞性變化
◎ 鴆
(1) 鴆 zhèn?
動
(2) 以毒酒害人 [kill sb. with poisoned wine]
晉人執 衛成公,歸之于 周,使醫鴆之,不死。——《國語·魯語上》。
(3) 又如:鴆殺(以藥酒毒死人);鴆死(鴆殺);鴆弒(以毒酒毒死帝王)
漢語字典
[①][zhèn]
[《廣韻》直禁切,去沁,澄。]
“酖2”的被通假字。“鴆1”的繁體字。
(1)傳說中的一種毒鳥。以羽浸酒,飲之立死。
(2)傳說中的食蜚(幼蝗)的鳥。
(3)指鴆鳥的毒羽。
(4)鴆羽浸制的毒酒。
(5)以鴆酒殺人。
(6)毒害。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二十七沁·去聲二十八勘
[粵 語]:zam6
[閩南語]:tim1,thim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鳥字部】 鴆;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505第14【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禁切,音沈。【說文】毒鳥也。【玉篇】毒鳥食蛇,其羽畫酒,飮之卽死。【廣雅】鴆鳥。其雄謂之運日,其雌謂之隂諧。【廣志】鴆形似鷹,大如鶚,毛黑,喙長,食蛇及橡實。【晉語】置鴆於酒。【屈原·離騷】吾令鴆爲媒兮,鴆告予以不好。又鴆有同名殊類者。【山海經】瑤碧之山有鳥,狀如雉,恆食蜚,名曰鴆。又通作酖。【左傳·閔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懷也。【註】酖與鴆通。又【集韻】徒南切,音覃。義同。又丁紺切,音馾。鳥名。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