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yù]
[《廣韻》餘律切,入術,以。]
“鷸1”的繁體字。
(1)水鳥名。體色暗淡,喙細長,腿亦長,趾間沒有蹼。常棲田澤,捕食小魚及昆蟲。是一種候鳥。天將雨即鳴。
(2)翠鳥的別名。
(3)今為鷸科多種鳥的通稱。有時也專指鷸屬各種鳥。常見的有丘鷸、細嘴濱鷸、烏腳濱鷸、三趾鷸、闊嘴鷸等。
(4)疾飛貌。
[②][shù]
“鷸2”的繁體字。
見“鷸2子”。
音韻參考
[廣 韻]:餘律切,入6術,yù,臻合三入諄以
[平水韻]:入聲四質
[粵 語]:neot6wat6
[閩南語]:ut8,lut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鳥字部】 鷸;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1501第16【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說文】鷸,知天將雨鳥也。知天文者冠鷸。陳藏器云:鷸如鶉,色蒼喙長,在泥塗。邨民云:田鷄所化。【戰國策】蘇秦曰:鷸蚌相持。又一種翠鳥曰鷸。【爾雅·釋鳥】翠鷸。【郭註】似燕,紺色,生鬰林。【疏】李巡曰:鷸,一名翠,其羽可以爲飾。又一種,赤足,黃文,曰鷸。【左傳·僖二十四年】鄭子臧好聚鷸冠,是也。又【正韻】疾飛貌。【木華·海賦】鷸如驚鳧之失侶。又【集韻】食律切,音術。【廣雅】鶙鵳鷸子籠脫鷂也。【曹憲註】鷸音述。驚字原刻從敬從鳥。【考證】已改正。
考證:〔【木華·海賦】鷸如〈敬下鳥〉鳧之失侶。〕 謹照原文〈敬下鳥〉鳧改驚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