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yuān]
[《廣韻》與專切,平仙,以。]
“鳶1”的繁體字。
(1)鳥名。鷙鳥。屬猛禽類。俗稱鷂鷹、老鷹。體長約65厘米。狀類鷹,唯嘴較短。上體暗褐雜棕白色。耳羽黑褐色,故又名“黑耳鳶”。下體大部分為灰棕色帶黑褐色縱紋。翼下具白斑,尾叉狀,翱翔時最易識別。攫蛇、鼠、雞、雛鳥為食。分布幾遍我國各地,終年留居。
(2)紙鳶,鳥狀的風箏。
音韻參考
[廣 韻]:與專切,下平2仙,yuán,山合三平仙A以
[平水韻]:下平一先
[粵 語]:jyun1
[閩南語]:ia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鳥字部】 鳶;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482第20【唐韻】與專切【韻會】余專切【正韻】于權(quán)切,??音緣。【說文】鷙鳥也。【玉篇】鴟類也。【詩·大雅】鳶飛戾天。【爾雅·釋鳥】鳶鳥醜,其飛也翔。【疏】鳶,鴟也。鴟鳥之類,其飛也布翅翱翔。又【禮·曲禮】前有塵埃,則載鳴鳶。【疏】鳶,鴟也。鳶鳴則將風,畫鴟於旌首而載之,衆(zhòng)見咸知以爲備也。又風鳶。【唐書·田悅傳】臨洺將張伾,以紙爲風鳶,高百餘丈,爲書達馬燧營。【續(xù)博物志】今之紙鳶,引絲而上,令小兒張口望視,以洩內(nèi)熱。又木鳶。【韓非子·外儲説】墨子爲木鳶,三年而成。又人名。【史記·穰侯傳】走魏將暴鳶。又【韻會】或作?。【前漢·梅福傳】?鵲遭害,則仁鳥增逝。【說文】本作??,從鳥屰聲。【徐註】屰非聲,一本從??,疑從雚省。今俗別作鳶,非。
考證:〔【韓非子·右經(jīng)】墨子爲木鳶,三年成飛。〕 謹照原文右經(jīng)改外儲説。三年成飛改三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