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yáo]
[《廣韻》餘昭切,平宵,以。]
“鰩1”的繁體字。
(1)文鰩魚。又名飛魚、燕鰩魚。魚綱飛魚科。胸鰭高,特別發達,擴展后,可以在水面或空中作較長距離的滑翔。生活在大海的上層,喜光,夜晚常飛到船甲板上。
(2)魚類的一科。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表面光滑或有小刺。口小,牙細小而多。尾部常有一對能發電的器官。生活在海中。可供食用,肝可制魚肝油。
音韻參考
[廣 韻]:餘昭切,下平4宵,yáo,效開三平宵A以
[平水韻]:下平二蕭
[粵 語]:jiu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鰩; 康熙筆畫:21; 頁碼:頁1476第08【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文鰩,魚名。【山海經】觀水西流注于流沙,其中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呂氏春秋】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神異經】東南海中有溫湖,中有鰩魚,長八尺。【本草】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與尾齊,一名飛魚。羣飛水上,海人??之,當有大風。
考證:〔【本草】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如尾齊。〕 謹照原文如尾齊改與尾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