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鰌
qiū ? ㄑㄧㄡˉ
◎ 同“鰍”。
◎ 古同“遒”,緊迫,引申為箝制。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鰌 qiū?
〈名〉
(1) 同“鰍”
(2) 通“鰌”。蹴踏 [tramp]
然而指我則勝我,鰌我亦勝我。——《莊子·秋水》
漢語(yǔ)字典
[①][qiū]
[《廣韻》七由切,平尤,清。]
[《廣韻》自秋切,平尤,從。]
同“鰍1”。
(1)同“鰍”。
(2)通“”。蹴踏;逼迫。
音韻參考
[廣 韻]:七由切,下平18尤,qiū,流開三平尤清
[粵 語(yǔ)]:cau1jau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鰌; 康熙筆畫:20; 頁(yè)碼:頁(yè)1474第32【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huì)】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秋。【說(shuō)文】鰼也。【廣韻】魚名。二月有之。【正字通】鰌生下田淺淖中。似鱓短,首銳色黃黑,有漦濡滑難握,穴泥中與他魚牝牡。【爾雅·釋魚】鰼,鰌。【註】今泥鰌。【疏】穴於泥中。【莊子·齊物論】鰌然乎哉。【音義】鰌,魚名。【荀子·富國(guó)篇】黿鼉魚??鰌鱣,以時(shí)別一而成羣。【集韻】或作鰍。又海鰌。【水經(jīng)】海鰌魚,長(zhǎng)數(shù)千里,穴居海底,入穴則海水爲(wèi)潮,出穴則潮退。又船名。【宋史·虞允文傳】官軍以海鰌船衝敵軍。又人名。【左傳·襄十年】史鰌。【註】史魚。又【廣韻】自秋切【集韻】字秋切,??音酋。義同。又與?同。【莊子·秋水篇】鰌我亦勝我。【音義】鰌,藉也。亦作?。【荀子·強(qiáng)國(guó)篇】大燕鰌吾後。【註】鰌,踧也。如蹴沓於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