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髽
zhuā ? ㄓㄨㄚˉ
◎ 古代婦女服喪時用麻扎成的發髻。
◎ 古代婦女服喪時用麻扎發髻。
◎ 梳在頭頂兩旁的發髻。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髽 zhuā?
〈名〉
(1) 古代婦人喪的露髻,用麻束發 [hemp-tied hair]
髽衰三年。——《儀禮》
(2) 又如:髽髻(梳在頭頂兩旁的發髻);髽角兒(頭頂兩旁的發髻上翹如角兒)
漢語字典
[①][zhuā]
[《廣韻》莊華切,平麻,莊。]
(1)古代婦女喪髻。以麻線束發。
(2)梳在頭兩旁的發髻。
音韻參考
[廣 韻]:莊華切,下平9麻,zhuā,假合二平麻莊
[平水韻]:下平六麻
[粵 語]:zaa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髟字部】 髽;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454第30【唐韻】【集韻】【韻會】??莊華切,音撾。【說文】喪結。【儀禮·士喪禮】婦人髽于室。【註】去筓纚而紒也。又【喪服註】露紒也。猶男子之括髮。【禮·檀弓】魯婦人之髽而弔也。自敗于臺鮐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