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髂
qià ? ㄑㄧㄚˋ
◎ 〔髂骨〕腰部下面腹部兩側(cè)的骨,左右各一,下緣與恥骨、坐骨聯(lián)成髖骨。亦稱“腸骨”。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髂 qià?
〈名〉
髂骨 [ilium]。骨盆兩側(cè)各三塊骨中后上方的一塊,在人體內(nèi),它與坐骨和恥骨連接形成髖臼的一部分,上部寬大,下部狹窄
漢語字典
[①][qià]
[《廣韻》枯駕切,去禡,溪。]
(1)腰骨。
(2)指腰部。
(3)通“揢”。捕捉。
[②][gé]
同“骼1”。
音韻參考
[廣 韻]:枯駕切,去40禡,qià,假開二去麻溪
[粵 語]:kaa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骨字部】 髂;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1450第09【廣韻】枯駕切【集韻】【韻會】丘駕切【正韻】枯架切,???去聲。【玉篇】腰骨。【前漢·揚雄傳】折骨拉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