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驪
(驪)
lí ? ㄌㄧˊ
◎ 純黑色的馬。
◎ 傳說中黑色的龍:驪珠。
◎ 并列:“驪駕四鹿”。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驪
驪 lí?
〈名〉
(1) 深黑色的馬 [black horse]
驪,馬深黑色。從馬,麗聲。——《說文》
有驪有黃?!?a href="#">詩·魯頌·駉》
戎事乘驪?!?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檀弓》
盜驪?!?a href="#">穆天子傳》
四驪濟濟,垂轡沵沵。——《詩·齊風·載驅》
(2) 又如:驪歌(告別的歌?!绑P駒之歌”的簡稱);驪駒(純黑色的馬;逸“詩”篇名);驪黃(黑馬和黃馬)
(3) 山名。驪山 [Li mountain]。又名藍田山。在今陜西省臨潼縣東南。古代驪戎居此,故名驪山。如:驪山會(西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于驪山舉烽火戲諸侯,失信天下而導致大亂);驪山老母(驪山之姥。神話中的女仙)
(4) 古邑名 [Li,ancient city]。在今陜西省臨潼縣。周初驪戎所居,秦置驪邑。北宋時改稱臨潼
(5) 姓
詞性變化
◎ 驪
驪 lí?
〈形〉
(1) 黑色 [black]
驪,黑也?!?a href="#">小爾雅》
白馬從驪駒?!?a href="#">樂府詩集·陌上桑》
(2) 又如:驪馬(黑色的馬;齊驅并駕的馬);驪龍(古代傳說中頷下有珠的黑龍);驪珠(寶珠。傳說出于驪龍頷下);驪駒(黑色的小馬)
◎ 驪
驪 lí?
〈副〉
(1) 通“麗”。附麗;并列,用兩匹馬駕車 [be drawn by two horses]
驪馬二駟。(并駕之馬八匹。)——《漢書·王莽傳》
(2) 又如:驪駕(車馬并排而行);驪馬(齊驅并駕的馬)
漢語字典
[①][lí]
[《廣韻》呂支切,平支,來。]
[《廣韻》郎溪切,平齊,來。]
“驪1”的繁體字。
(1)深黑色的馬。
(2)黑色。參見“驪色”、“驪黑”。
(3)驪龍的省稱。
(4)驪山的省稱。參見“驪岫”、“驪墳”。
(5)《驪駒》的省稱。
(6)通“麗”。附麗;并列。
(7)姓。參見“驪姬”。
[②][chí]
[《集韻》陳尼切,平脂,澄。]
“驪2”的繁體字。
見“驪2靬”。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四支·上平八齊
[粵 語]:le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馬字部】 驪; 康熙筆畫:29; 頁碼:頁1447第24【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玉篇】盜驪,千里馬也。【爾雅·釋畜】小領盜驪?!驹]】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驹姟R風】四驪濟濟?!径Y·檀弓】夏后氏尚黑,戎事乗驪。又【月令】冬駕鐵驪。 又駕兩馬曰驪?!踞釢h·寇恂傳】光武北征時,軍食急乏,寇恂以輦車驪駕轉輸,前後不絕。【註】驪駕,倂駕也。 又山名。【後漢·郡國志】京兆尹新豐有驪山。【註】杜預曰:古驪戎國。韋昭曰:戎成居此山,故號驪戎?!∮指呔潴P,國名?!∮挚h名?!厩皾h·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帧緩V韻】郞奚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義同。 又【集韻】陳尼切,音馳。驪靬,縣名。【前漢·地理志】張掖郡驪靬縣?!驹]】李奇曰:音遲虔。師古曰:驪,力遲反。靬音虔。令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
考證:〔【爾雅·釋畜】小領盜驪?!驹]】周穆王八駿有盜驪。盜驪,竊驪也。竊淺靑色,驪純黑色?!场≈敯粗苣峦踉圃婆c爾雅註不符。謹照原文註字以下改: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