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luò]
[《廣韻》盧各切,入鐸,來。]
“駱1”的繁體字。
(1)駱馬。
(2)見“駱駝”。
(3)見“駱驛”。
(4)古種族名。即駱越。
(5)古縣名。漢置,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境內。參閱《漢書·地理志下》。
(6)姓。三國吳有駱統。見晉陸機《辨亡論》。
[②][jià]
[《字彙補》居詐切]
“駱2”的繁體字。
見“駱2田”。
音韻參考
[上古音]:鐸部來母,lak
[廣 韻]:盧各切,入19鐸,luò,宕開一入唐來
[平水韻]:入聲十藥
[粵 語]:lok3lok6
[閩南語]:lok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馬字部】 駱;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438第17【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玉篇】白馬黑鬣。【詩·小雅】嘽嘽駱馬。【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 又國名。【史記·南越王佗傳】佗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註】漢書音義曰:駱,越也。索隱曰:姚氏按廣州記云:交阯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爲駱侯,諸縣自名爲駱將,後蜀王予將兵討駱侯,自稱爲安陽王。尉佗攻破安陽王,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眞二郡,卽甌駱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定襄郡駱縣。 又姓,駱統,見【吳志】。 又與落通。【史記·天官書】大荒駱歲,隂在巳。又【歷書】作大荒落。 又【字彙補】魯故切,與輅同。【史記·秦本紀】非子爲周大駱是也。 又【字彙補】居詐切,音駕。【轉注古音】古駕輅皆同駱字,駱主車駕,故字可互用,猶甸之與椉也。 【玉篇】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