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餂
tiǎn ? ㄊㄧㄢˇ
◎ 誘取:“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
◎ 古通“舔”。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餂 tiǎn?
〈動〉
用甜言蜜語誘取、探取 [ferret out;lure or bait with sweet words]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孟子》
漢語字典
[①][tiǎn]
[《集韻》他點切,上忝,透。]
(1)取;誘取。《孟子·盡心下》:“士未可以言而言,是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踰之類也。”趙岐注:“餂,取也。”一說字當作“銛”參閱宋王觀國《學林》卷五。
(2)舔。
[②][tián]
[《集韻》徒兼切,平沾,定。]
同“甜1”。
音韻參考
[廣 韻]:他玷切,上51忝,tiǎn,咸開四上添透
[平水韻]:下平十四鹽·上聲二十八琰
[粵 語]:tim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食字部】 餂;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419第09【玉篇】古文甛字。註詳甘部六畫。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點切,音忝。【韻會】鉤取也。【孟子】是以言餂之也。 又【韻會】【正韻】??他念切,音掭。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