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yáng]
[《廣韻》與章切,平陽,以。]
[《廣韻》餘亮切,去漾,以。]
“飏1”的繁體字。
(1)飛揚;飄揚。
(2)風吹起。
(3)船緩緩前進。
(4)(向上)飛。亦指遁去。
(5)水波蕩漾。
(6)謂聲音高揚。
(7)顯揚;發揚;傳播。
(8)顯明;出眾。
(9)顯示。
(10)頌揚;稱頌。
(11)往上撒;簸揚。
(12)拋;丟。
音韻參考
[廣 韻]:與章切,下平10陽,yáng,宕開三平陽以
[平水韻]:下平七陽·去聲二十三漾
[粵 語]:joeng4
[閩南語]:iaN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風字部】 颺;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413第46【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說文】風所飛揚也。 又【書·益稷】工以納言,時而颺之。【傳】是正其義而揚道之。 又大言而疾曰颺。【書·益稷】臯陶拜手稽首颺言。 又簸颺,颺去糠粃也。與揚通。【晉書·孫綽傳】簸之颺之,糠粃在前。【詩·小雅】作簸揚。 又【左傳·昭二十八年】子少不颺。【註】顏貌不揚顯。 又【正字通】舟徐行貌。【陶潛·歸去來辭】舟遙遙以輕颺。 又鳥飛去曰颺。【魏志·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則爲用,飽則颺去。 又【廣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義同。 從昜。俗作??,非。【字彙補】亦作?。
考證:〔【書·益稷】工以納言,時而颺之。【傳】當正其義而揚道之。〕 謹按傳文當下有是字,是字解時字不可省。今省當字改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