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shùn]
[《廣韻》食閏切,去稕,船。]
“順1”的繁體字。
(1)道理。
(2)順理,合乎事理。
(3)指順理者。
(4)順應;依順。
(5)謂降服。
(6)柔順;和順。
(7)指使和順。
(8)安;安定。《詩·大雅·公劉》:“既順迺宣,而無永歎。”朱熹集傳:“順,安。”一說通“巡”。
(9)沿著同一個方向。
(10)任情;放任。
(11)順便;趁便。
(12)有條理;通順。
(13)順序;次序。
(14)謂使之依循次序。
(15)有次第地放置或移動物件。
(16)前后一致;使整齊,有條理。
(17)通“訓”。教導,教訓。
(18)縱直。與“橫”相對。
(19)謂眼皮下垂,眼睛下視。形容恭順、羞怯或沮喪、無精打采。
(20)特指用祝禱的方式迎接。
(21)通“慎”。謹慎。
(22)通“巡”。周行視察。
(23)姓。明代有順寧。見《江西樂安縣縣志》。
音韻參考
[上古音]:文部床三母,djiu?n
[廣 韻]:食閏切,去22稕,shùn,臻合三去諄船
[平水韻]:去聲十二震
[粵 語]:seon6
[閩南語]:sun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頁字部】 順;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399第17〔古文〕?巡??【唐韻】【正韻】??食閏切,盾去聲。【說文】理也。從頁從巛,會意。川流也。【玉篇】從也。【詩·大雅】有覺德行,四國順之。【箋】有大德行,則天下順從其政。【釋名】順,循也,循其理也。 又放之也。【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執弓,以袂順左右隈。【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順放之。 又山名,水名。【山海經】有順山,順水出焉。 又【釋名】鳳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順。 又【揚子·方言】目好謂之順。【註】言流澤也。 又【增韻】和也。【易·豫卦】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疏】聖人和順而動,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聖人而爲之。【禮·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又【增韻】不逆也。【爾雅·釋詁】舒業順,敘也。【疏】順者不逆有敘也。 又【諡法】慈惠徧服曰順。 又【小爾雅】順,退也。
考證:〔【逸雅】順,循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爾雅·釋詁】舒業順,敘也。【疏】順本不逆有敘也。〕 謹照原文順本改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