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xiǎng]
[《廣韻》許兩切,上養,曉。]
亦作“1”。“薌2”的被通假字。“響1”的繁體字。
(1)回聲。
(2)泛指聲音。
(3)指開口答話。
(4)發出聲音。
(5)謂使發出聲音。
(6)形容聲音洪亮。
(7)指(說話)有影響或聲名遠揚。
(8)猶音訊。
(9)猶遺音。
(10)方言。清楚。
(11)用同“嚮”。趨向;向著。參見“響慕”。
(12)量詞。表示聲音發出的次數。
音韻參考
[廣 韻]:許兩切,上36養,xiǎng,宕開三上陽曉
[平水韻]:上聲二十二養
[粵 語]:hoeng2
[閩南語]:hiang2,hiong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音字部】 響; 康熙筆畫:22; 頁碼:頁1398第02〔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從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樸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 又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 【集韻】或作?。【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