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鞦
qiū ? ㄑㄧㄡˉ
◎ 見“秋”。
◎ 同“鞧”。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鞦 qiū?
〈名〉
(1) 同“鞧” [leather strap]
黃蘗作驢鞧,始知苦在后。——唐· 寒山《詩》
(2) 又如:鞧繩(絡在牲口股后的皮帶)
(3) (“鞧”當“秋千”的鞧時,已簡化成秋)
漢語字典
[①][qiū]
[《廣韻》七由切,平尤,清。]
(1)指絡在牲口股后尾間的絆帶。
(2)指動物的屁股之間。
(3)見“鞦韆”。
音韻參考
[廣 韻]:七由切,下平18尤,qiū,流開三平尤清
[平水韻]:下平十一尤
[粵 語]:cau1
[閩南語]:chhi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革字部】 鞦;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389第25【廣韻】七由切【集韻】雌由切,??音秋。【玉篇】車鞦也。【廣韻】本作鞧。又作緧??。 又鞦韆,繩戲也。【古今藝術圖】鞦韆,北方戲,以習輕趫者。本作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