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wù]
[《廣韻》亡遇切,去遇,微。]
“霧1”的繁體字。亦作“雺1”。亦作“霚1”。亦作“霿1”。
(1)霧氣。氣溫下降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點,懸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氣中,能使視野模糊不清。
(2)霧氣極易消失,故亦引申謂消散。
(3)云氣。
(4)比喻輕細之物。
(5)喻濃密、盛多。
(6)霧狀的許多小水滴。
(7)通“騖”。飛翔。
[②][méng]
[《集韻》謨蓬切,平東,明。]
“霧2”的繁體字。亦作“霿2”。
昏暗。
音韻參考
[廣 韻]:亡遇切,去10遇,wù,遇合三去虞明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雨字部】 霚;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376第17【唐韻】【集韻】??亡遇切,音務。【說文】地氣發,天不應。從雨敄聲。籀文省作雺。【註】徐鉉曰:今俗從務。【玉篇】天氣下,地氣不應也。 又【廣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蒙。義同。 【玉篇】亦作雺。【廣韻】亦作霿。【集韻】與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