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zá]
[《廣韻》徂合切,入合,從。]
亦作“襍1”。“雜1”的繁體字。“糴2”的被通假字。亦作“雑1”。
(1)組合;配合。
(2)混雜;參雜。
(3)駁雜;不精純。
(4)紊亂;使紊亂。
(5)多;繁多。
(6)裝飾。
(7)兼及。
(8)共同,一起。
(9)一種詩體。參見“雜詩”。
(10)古代雜劇、傳奇中生、旦、凈、丑以外的一種行當,一般扮演各種臨時上場、無關重要的人物。
(11)通“集”。集合;聚集。
(12)通“匝”。圓周。
音韻參考
[廣 韻]:徂合切,入27合,zá,咸開一入覃從
[平水韻]:入聲十五合
[粵 語]:zaap6
[閩南語]:chap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隹字部】 雜;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368第40【廣韻】徂合切【集韻】【韻會】昨合切,??音?。【說文】五彩相合也。【玉篇】糅也。【易·坤卦】夫??黃者,天地之雜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又【禮·玉藻·雜帶註】雜,猶飾也,卽上之韠也。 又【玉篇】同也。【廣韻】集也。【易·繫辭】雜物撰德。【疏】言雜聚天下之物。 又【揚子·方言】碎也。【易·繫辭】其稱名也,雜而不越。【疏】辭理雜碎,各有倫序,而不相乖越。 又【玉篇】厠也。 又最也。 又【廣韻】帀也。 又穿也。 又鳥名。【爾雅·釋鳥】爰居,雜縣。【疏】爰居,海鳥也,一名雜縣。 又【集韻】七盍切【韻會】【正韻】七合切,??音囃。【公羊傳·成十五年】諸大夫皆雜然曰:仲氏也,其然乎。【釋文】雜,七合反,又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