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雎
jū ? ㄐㄩˉ
◎ 〔雎鳩〕古書上說的一種鳥。亦稱“王雎”。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雎 jū?
〈名〉
(1) (形聲。從隹( zhuī),短尾鳥,且聲。本義:雎鳩,即魚鷹)
(2) 同本義 [osprey,fish hawk]。鶚科的一種鳥,上體深褐色,下體大部純白,常活動于水邊,捕食水中的魚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周南》
(3) 水名 [Ju River]。在湖北省中部偏西。與漳水匯合為沮漳河,于江陵西入長江
漢語字典
[①][jū]
[《廣韻》七余切,平魚,清。]
(1)見“雎鳩”。
(2)通“疽”。癰疽。
(3)水名。在湖北省中部偏西。與漳水匯合為沮漳河,于江陵西入長江。
音韻參考
[廣 韻]:七余切,上平9魚,qū,遇開三平魚清
[平水韻]:上平四支·上平六魚
[粵 語]:zeo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隹字部】 雎;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366第16【廣韻】【韻會】七余切【集韻】千餘切,??音疽。【玉篇】王雎也。【詩·周南】關關雎鳩。【傳】雎鳩,王雎也。鳥摯而有別。【釋文】七胥反。【左傳·昭十七年】雎鳩氏,司馬也。【註】雎鳩,王雎也。摯而有別,故爲司馬,主法制。【釋文】雎本又作睢,七徐反。 又【玉篇】次雎。行難也。 又姓。【正字通】明洪武御史雎稼,請立學宮臥??。 【集韻】本作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