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閧
hòng ? ㄏㄨㄥˋ
◎ 古同“哄”,喧鬧。
漢語字典
[①][xiàng]
[《廣韻》胡絳切,去絳,匣。]
同“巷1”。
[②][hòng]
[《廣韻》胡貢切,去送,匣。]
亦作“闀1”。同“鬨1”。
哄鬧;眾聲并作。
音韻參考
[廣 韻]:胡貢切,去1送,hòng,通開一去東匣
[粵 語]:hung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門字部】 閧;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335第03【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貢切,音哄。【廣韻】兵鬭也。【集韻】鬭聲。【孟子】鄒與魯閧。【博雅】閧,鬭也。【釋文】胡貢反。 又【廣韻】胡絳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降切,??音巷。義同。 又【集韻】與??同。【說文·??字註】里中道也。或作??巷衖。 又姓。 【韻會】毛氏曰:當作鬨,從鬥從共。鬥音鬭,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廣韻云,今與門戸字同,其實非也。【正韻】孟子,鄒與魯鬨。揚子,一鬨之市。皆有兩音,後人傳寫,誤從門。今塲屋中,用孟子揚子,及經史中假借字,姑從門,其餘宜依本文。 【廣韻】俗作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