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鈁
(鈁)
fāng ?ㄈㄤˉ
◎ 一種放射性元素。
◎ 古代青銅制方口大腹的容器,用以盛酒或糧食。
◎ 古代指無足的鼎,今指鍋一類的器皿。
英文翻譯
◎ 鈁
francium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鈁
鈁 fāng?
〈名〉
(1) 古代盛酒漿或糧食的容器,青銅制成,方口大腹 [a square-mouthed wine vessel]
鈁,方鐘也。——《說文》
銅鈁容六斗,重三六斤。——《愙齋集古錄》引漢《建平鈁銘》
(2) 堿金屬族的放射性元素,它是作為Ac(錒)的衰變產物發現的,用質子轟擊釷可人工制得鈁 [francium]——元素符號Fr
漢語字典
[①][fāng]
[《廣韻》府良切,平陽,非。]
“鈁1”的繁體字。
(1)古代容器。即方形壺。或有蓋,青銅制。用以盛酒漿或糧食,盛行于戰國末至西漢初,陶制的多是明器。
(2)放射性元素,符號Fr。最穩的同位素,半衰期為21分定鐘。
[②][fǎng]
同“紡1”。“鈁2”的繁體字。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下平七陽
[粵 語]:fo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鈁;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328第06【唐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音方。【說文】方鍾也。【博雅】鑍謂之鈁。 又【廣韻】鑊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