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suǒ]
[《廣韻》蘇果切,上果,心。]
“鎖1”的繁體字。亦作“鎻1”。亦作“鏁1”。
(1)以鐵環相勾連而成的鏈子。
(2)以鐵環勾連而成的刑具。
(3)雕鏤或繪畫的連環形花紋。參見“鎖窗”。
(4)一種縫紉方法。用于衣物邊緣或扣眼上,針腳很密,線斜交或鉤連。參見“鎖口”。
(5)拘系;束縛。
(6)安在門窗箱匣等開合處,或鐵鏈的環孔中,通常用鑰匙打開的金屬器具。
(7)指像鎖一樣的東西。
(8)把鎖鎖上。
(9)封閉;封鎖。
(10)皺(眉)。
(11)通“瑣”。細碎。參見“鎖事”、“鎖碎”。
(12)姓。明有鎖以忠。見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僻姓》。
音韻參考
[廣 韻]:蘇果切,上34果,suǒ,果合一上戈心
[平水韻]:上聲二十哿
[粵 語]:so2
[閩南語]:so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鎖;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1317第05【唐韻】【正韻】蘇果切【集韻】【韻會】損果切,??音瑣。【說文】鐵鎖,門鍵也。【集韻】鋃鐺也。【前漢·王莽傳】以鐵鎖瑯當其頸。【註】瑯當,長鏁也。【班固·敘傳】繫名聲之韁鎖。【抱樸子·逸民卷】屈龍淵爲錐鎖之用。 又【正字通】鎖子甲,五環相互,一環受鏃,諸環拱護,故箭不能入。【杜甫詩】雨拋金鎖甲。 【集韻】或作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