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鍮
tōu ? ㄊㄡˉ
◎ 黃銅礦石:“土沃,產鍮”。
◎ 姓。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鍮 tōu?
〈名〉
(1) 鍮石,又簡稱“鍮” [chalcopyrite]。一種黃色有光澤的礦石,即黃銅礦或自然銅
鍮石似金而非金也。——唐· 慧琳《一切經音義》
(2) 又指人造鍮。即以爐甘石(菱鋅礦)與銅共煉而得的一種銅鋅合金 [calamine-copper alloy]
呂盧甘石煉銅成鍮。——《六書故》
漢語字典
[①][tōu]
[《廣韻》託侯切,平侯,透。]
亦作“鋀1”。
(1)黃銅礦或自然銅。
(2)指銅與爐甘石共煉而成的黃銅。參見“鍮石”。
音韻參考
[廣 韻]:託侯切,下平19侯,tōu,流開一平侯透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鍮;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315第05【廣韻】託侯切【集韻】【韻會】他侯切,??音偷。【玉篇】鍮石似金。【一統志】荅兒密,古之丹眉流國,產鍮石。【格古要論】鍮石,自然銅之精也。今爐甘石煉成者,假鍮也。崔昉曰:銅一斤,爐甘石一斤,煉之成鍮石。眞鍮生波斯國者,如黃金燒之,赤色不黑。【本草綱目】水銀墮地,鍮石可引上。 又姓。【正字通】南涼臣鍮勿倫。 【集韻】或作鋀。